羞耻是把隐形刃,伤人于无形之中......

data.name
京师心理...

认证作家
文:京师心理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原文标题:如果有地缝,我想我一天会钻进去千百回......| 羞耻感的科学基础和影响


一个三岁的女孩在花园里兴致勃勃地玩泥巴,而她的妈妈见到这一幕以后却大吼道:“你看看你,怎么把自己弄得这么脏!你太不懂事了,我对你实在是太失望了。你应该为自己感到羞耻。


这一刻,小女孩觉得自己很渺小,她耷拉下脑袋,两眼低垂,看见自己脏兮兮的小手和衣服,开始发自内心地感到羞耻。在妈妈轻蔑而愤怒的语气里,她相信自己不是个好孩子。


一个大学生在公司里实习。有一天,他犯了一个小错,也许是因为开会迟到了一会,也许是因为PPT上出现了一个错别字。而老板只是指出了这个错误,没有过于严厉地斥责他。


尽管如此,大学生还是体验到了失败感,开始认为自己身上出现了难以克服的缺点。他觉得老板可能会不再信任自己,认为同事们也觉得他不适合这份工作。他知道自己不完美,但永远做不到最好但感觉让她觉得自己是个很没用的人。


小女孩和大学生都在情境中体验到了羞耻的感觉。我们也都有过这样那样的羞耻感,也许只是因为读错了一个普通的单词,或是因为穿泳衣的样子,或是被重要的人发现自己说谎……当我们违反自己所信奉的社会规范时,当我们在别人评判的目光中找不到安全的港湾时,那种在胃的深处体验到的不舒服的感觉,就是羞耻感。这个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渺小又糟糕,没有办法直视别人的眼睛,恨不得赶紧找个地缝钻进去。



| 什么样的人容易感到羞耻?


根据柏林自由大学的哲学家希尔格·兰德威尔(Hilge Landweer)的说法,感到羞耻的人必须意识到自己已经违反了规范,也必须认为规范是可取的且有约束力的,因为只有这样,违规行为才能让人真正感到不舒服。在羞耻感产生的过程中,不赞成我们做法的人甚至不一定要在场——只需要依靠我们的想象,比如想起爸妈常说的话:“你不感到羞耻吗?”事实上,我们很可能会把这样的训诫牢记于心,以至于到了成年的时候,童年时期父母所强加的规范和期望仍会继续影响着我们。



2010年,由伯尔尼大学的乌尔里希·奥思(Ulrich Orth)领导的一个心理学家小组研究了2600多名年龄在13岁至89岁之间的志愿者的羞耻感。他们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到羞耻,而青少年的羞耻感比成年人更加强烈。


在羞耻感的年龄差异上,羞耻感最容易发生在青少年时期,随后在中年时减少,而在50岁以后的生活中,人们再次容易感到羞耻。乌尔里希认为这种模式是人格发展的一种功能——青少年的身份认同还没有完全形成,这个年龄段的人也需要遵守界定他们社会地位的各种规范。而当青少年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外部期望的时候,可能会更容易感到羞耻。相反,到了中年,我们的性格或多或少是固定的,规范的影响就会变小。但是当我们进入老年并且开始担心身体和外表的衰老时,我们又开始觉察到自我意识。



| 羞耻感怎样影响人的健康?


我的存在是不是一个致命的错误?我是不是不配得到别人的爱?我是不是被世界抛弃了?当一个人深陷于羞耻感之中,就仿佛是在内心深处遭受了一场精神危机,因此就很容易对这些问题做出“是”的回答。渐渐地,羞耻感让我们拒绝接受来自外界的所有安抚与慰藉,感到精力丧失,想要尽量回避他人。于是,孤独感、低自尊,还有“我什么都不是”的空虚感都随着羞耻而来,很容易一步一步把人拉入抑郁和焦虑的深渊……


几十年来,乔治梅森大学的琼·唐尼(June Tangney)一直在研究羞耻感。在与休斯顿大学的龙达·L·迪林(Ronda L. Dearing)等人的大量合作研究中,她发现羞耻倾向也会增加一个人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风险,尤其是抑郁症。而在2010年的一项研究中,贝勒大学的托马斯·A·费格斯(Thomas A.Fergus)等人发现羞耻感倾向和焦虑症(如社交焦虑症和广泛性焦虑症)之间似乎也存在着联系。




| 内疚和羞耻,相似还是不同


有人猜测,人类感到羞耻是因为羞耻赋予了我们的早期祖先的某种进化优势。例如,羞耻可以通过鼓励个人遵守社会习俗、保持良好风度来促进一个群体社会的和谐发展。


然而,唐尼等人认为,羞耻降低了个体做出社会适应行为的倾向,而能够促进社会适应行为的其实是内疚。人们经常谈论羞耻和内疚,好像它们是一样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与羞耻相似的是,当我们违反道德、伦理或宗教规范并对自我进行批评时,会产生内疚。而不同在于,当我们感到羞耻时,我们会用消极的眼光看待自己(“我做了糟糕的事情!”),而当我们感到内疚时,我们则会消极地看待某个特定的行为(“我做了糟糕的事情!”)。


羞耻让我们把注意力转向内心,使我们容易感受到自身缺点带来的困扰。相反,内疚来自于我们为了负责任而做出的具体行动,使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违规行为和他人的感受上。简单来说,深感羞耻的人害怕自己因不完美而被抛弃,心生内疚的人担心自己因违规而受惩罚。


唐尼和她的合著者在2005年的一篇论文中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点:“一个容易感到羞耻的人,在喝了一晚上的酒后因为上班迟到而被批评,可能会想,‘我真是个失败者,我就是不能振作起来’。而一个有内疚感的人更有可能会想,‘我对迟到感到很难过,我给同事们带来了不便’。羞耻感可能是痛苦和衰弱的,影响一个人的核心自我意识,并可能引发消极情绪的自我挫败循环……相比之下,内疚感虽然痛苦,但没有羞耻那么容易带来伤害,可能会激励人们朝着积极的方向补偿或改变。”


此外,内疚是个体能够共情的标志,这一特征对于个体接受他人的观点、表现出利他行为、关心他人以及拥有亲密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只有当我们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意识到我们的行为造成了痛苦或伤害时,才会感到内疚。对于孩童来说,如果不能感同身受就不能感到内疚。内疚阻止我们伤害他人,并鼓励我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建立关系。当我们感到内疚时,我们会将目光转向外,并寻求策略来扭转我们所造成的伤害。当我们感到羞耻时,我们会将注意力转向内部,主要关注我们内心的情绪,而不是关注我们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



2015年的一项研究明显地将内疚感和共情联系了起来。当时在墨尔本乐卓博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的马特(Matt Treeby)和他的同事首先调查了参与者倾向于羞耻或内疚的程度。然后,他们让363名参与者观察面部表情,并确定这个人是愤怒、悲伤、快乐、恐惧、厌恶还是羞耻。研究发现有内疚感倾向的参与者在观察中更加准确:他们比有羞耻感倾向的志愿者更能识别他人的情绪。


| 摆脱内疚vs克服羞耻


摆脱内疚往往比克服羞耻更容易,部分原因是我们的社会提供了许多方式来挽回导致内疚的罪行,包括道歉、支付罚款、服刑等。某些宗教仪式,如忏悔,也可能帮助我们处理内疚。但是羞耻感具有真正的持久力:为过错道歉要比接受自己容易得多。


当然,有些类型的内疚感可以和羞耻感一样具有破坏性,也就是“自由漂浮”的内疚(与特定事件无关)和对自己无法控制的事件的内疚。但是总的来说,羞耻往往是更具破坏性的情绪。


而由于内疚和羞耻在发生条件上有一定相似之处,它们之间也有机会相互转换。因此,父母、老师、法官等其他想要鼓励建设性行为的人最好能在履行自己职责的过程中避免让违规者蒙羞——他们可以选择帮助违规者了解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然后采取措施弥补自己的违规行为,从而把羞耻感扼杀在摇篮里。


羞耻感确实会伤害我们,但也不是难以攻克的。面对羞耻感,我们需要拥有理解和勇气,保持活力,坚持不懈;还需要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哪怕自己并不完美。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没有人能做到不犯任何错误。拥抱不完美,用更加自由、开放的态度去迎接生活吧,当我们抬起因羞耻而耷拉的头,才会发现自己远没有想象中那样渺小。



-学堂君-


人人都有羞耻感,而羞耻感也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必然会派生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参考文献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the-scientific-underpinnings-and-impacts-of-shame/

作者简介: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排版:小鲸鱼 soon

举报
Charlene

解决办法中中说了半天都是空话,没有实际建议。

2019-10-16 · 回复
这是一个神奇的名字

我想起来了我那本书,羞耻感

2019-10-15 · 回复
匿名

好文,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2019-10-09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