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访6个国家,只有这里的妈妈最让人窒息……

data.name
心理咨询...
咨询达人/认证作家/直播主播
文:芒来小姐
来源: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

最近,朋友圈很流行“如何判断你是不是一个好妈妈”这类文章。


每个看到标题的妈妈们,都心里一颤:“照这篇文说的,我九成九是一个坏妈妈!


一想到自己不够好,妈妈们焦虑了,在网页上疯狂搜索“如何成为好妈妈”,巴不得一夜之间脱胎换骨,成为绝世良母。


可如果你真的按照专家的标准,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完美好妈妈。


且不说你自己受不受得了,你的孩子第一个发疯。



《小欢喜》中的宋倩呕心沥血抚养女儿长大,她毫无疑问是个好妈妈。


却因为对女儿过于严苛,看不见女儿的真实情绪,逼得女儿差点跳河自尽。


宋茜是个好妈妈,却又不是个“好妈妈”。


到底怎样才能成为好妈妈,在中国,这个问题有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周轶君导演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跳出中国,放眼国外,去芬兰、日本等多个国家拍摄孩子们的童年。


妈妈到底“好”在哪里,这部片子或许能给出答案。


芬兰母亲:放养式教育


中国妈妈对“成功的教育”,有着惊人的共鸣,谁家出了个高考状元,巴不得全方位了解状元的童年。


从小时候妈妈怎么培养习惯,到读书时妈妈怎么辅导功课。


妈妈们一边努力的学习别人的教育方法,一边幻想自己的孩子也能考上清华北大。


对中国妈妈而言,孩子考上名校就算教育成功,可对他国的孩子而言,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


《他乡的童年》中,面对“什么是成功”这个问题,一名9岁的芬兰孩子这样回答:


“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妻子,有点钱。



在中国,如果哪个妈妈以此为标准教育孩子长大,一定会被周围的人认为“不够尽心”。


可在人口仅有500万、却有着全球顶尖人口储备的教育强国芬兰,这里的孩子拥有你想象不到的自由:


学校里没有朗朗读书声,没有老师台上讲课学生台下学习,取而代之的是打游戏、打桌游、翻跟斗和跳舞。自由玩耍的学生一抓一大把,课堂上吃东西的学生一抓一大把,没有考试压力,没有作业焦虑,芬兰的学校堪比游乐场。


如果你问芬兰孩子:哪所大学最好?


他们会告诉你:离家最近的那所。



没错,他们完全不需要课堂,你无法用考上名校来定义芬兰母亲的教育是否成功。


因为对芬兰母亲而言,成功的教育不是传授孩子课业,而是帮助孩子学会学习。


比如:


如何帮助孩子在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慢下来去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如何帮助孩子保持高度自我的个人空间,分清自我和他人的界限;


如何帮助孩子避免一切形式的竞争,坚信人人平等。



对芬兰母亲而言,重要的不是成为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好妈妈。


而是让孩子打从心底认为:妈妈能看见我的天性,她坚信,即使她不教我,我也能学会我所需的一切。


日本妈妈:游戏型教育


18年来,日本获得了18次诺贝尔奖,在这个以“纪律、严谨”著称的教育强国,妈妈们很擅长和孩子做“游戏”



孩子不会自己收拾房间,妈妈没有教育他,而是说:


“这个你自己收拾,妈妈和你比赛谁收拾得更好。


孩子心情不好,妈妈没有追问他,而是说:


“我陪你玩你喜欢的游戏,这样你就开心啦。


日本的孩子到了幼儿园,也始终在做一件事:玩耍。


为了配合孩子的玩耍,幼儿园的草地故意设计得凹凸不平,以此帮助孩子更擅长行走;菜园里有自己种的菜和小动物,以此帮助孩子接触真实的世界。


有的孩子喜欢爬树,老师非但不担心他们掉下来,反而认为:


“爬树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来确定,到底危险不危险,不应该强迫他们。



日本母亲以“全职太太”居多,她们拼尽全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玩”的妈妈,自己制作孩子需要的小东西,带孩子去疗养院和老人对话,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


导演周轶君在采访日本妈妈时,情不自禁哭了出来。她说:


“我从小就一直被说,我这个不好,那个不行,我做不到这个做不到那个。


身为中国孩子,周轶君承受了太多父母的强迫要求的“任务”


日本的妈妈却认为,小孩的主要任务就是“玩”,身为母亲,就要在孩子玩的时候,帮助他们玩得更好、玩得更专业、玩得更有水平,而不是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强迫她们成为母亲期望的样子



在日本这个注重礼仪和规则的国家,妈妈们对孩子的仪表规范到了极致,日本孩子从小就懂得遵守并维护团体秩序和规则。


唯独“让孩子玩”这一点,日本妈妈不会改变立场,她们乐于在玩耍中赞美孩子的每一次进步。



对日本母亲而言,孩子遵守秩序和规范很重要,但让孩子在玩耍中成长,也很重要,这会让孩子认为:


“妈妈对我很严厉,可她能看见我真实的需求,我遵守规则不是被迫,而是因为我热爱这个真实的世界。

中国妈妈:投射型教育


看完了芬兰和日本的妈妈,接着来看中国妈妈,不难发现,中国妈妈的投射心理比芬兰和日本更加强烈


所谓投射,就是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想,归属在他人身上例如,


妈妈小时候被父母忽视,这股创伤压抑了很多年,自己成了妈妈,就会非常害怕孩子忽视自己,于是用尽全力对孩子好,但其实,孩子并不需要妈妈如此“尽心”的付出。



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投射有三种:


1、自恋型投射:通过自我牺牲般的付出,获得“看啊,我是个多么伟大的妈妈”的快感。


2、补偿性投射:妈妈的童年缺了个好妈妈,她按自己幻想的标准对娃“好”,以补偿自己当年的创伤。


3、高自尊投射:我付出了那么多,孩子必须让我得偿所愿,让我满意,否则我就不是个好妈妈。


某次读书会上,一位母亲向我们抱怨:


“孩子喜欢爸爸,喜欢外婆,喜欢奶奶,就是不喜欢我,我抱他就会嫌弃我,可是我才是为他付出最多的人!


一位咨询师朋友问她:“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喜欢你吗?


这位妈妈不屑的说:


“不就是因为我管他比较多吗?爸爸外婆都放纵他,给他吃零食,但我会让他遵守规矩,放下零食,我明明是为他好,他就讨厌我了。


咨询师朋友说:


“他讨厌你,不是因为你管他,而是因为你不相信他能管好他自己。每个孩子天生就对世界充满好奇和热情,如果他对你不热情,一定不是他有问题,而是你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这位妈妈非常委屈:


“可是我如果不管他,他能把饭撒一地,把电线咬在嘴里,把自己一身搞得脏兮兮的……”


咨询师说:


“孩子在学习如何照顾自己的过程中,肯定会很笨拙,他们不断的搞砸事情,又不断从错误中摸索到这个真实的世界,这是很正常的。不正常的是,你不能忍受孩子这种笨拙,不能忍受孩子照顾不好自己……”


这位妈妈抢着说:


“我不想别人认为我是个坏妈妈!我小时候父母总是对我说,我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好,我对好妈妈的定义,就是能照顾好一切,如果我放任孩子把一切搞砸,那我还有什么存在价值呢?



中国妈妈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


“无论你多少岁,就算你毕业、结婚、生子了,在我眼里你都是个孩子!


这源于妈妈们渴望被他人当成一个孩子,享受疼爱,这份需求在自己身上落空,便投射在了孩子身上。


通过把孩子当成“孩子”,来满足自己童年时代未尽的遗憾。


每个妈妈都渴望照顾好孩子,但有的妈妈认为的“照顾”,是发挥孩子的天性,关注孩子的情绪,了解孩子真实的需求;


有的妈妈认为的“照顾”,是自身情绪的投射:


因为我想当个好妈妈,所以你必须得当个好孩子。



你不能自己成长,必须要被我管。


这样我才能有机会做个“好妈妈”。


一个所谓的“好妈妈”,不会允许孩子长大,有独立的人格,甚至不允许孩子和自己分离,她们需要一面镜子,来投射自己未尽的遗憾。


这些妈妈不断在内心反问自己:如果孩子长大了,分离了,我内心那份无处不在的焦虑,又该在何处找到寄托?


写在最后


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3》中,黄圣依大打“好妈妈”牌,在她那堪称“豪宅”的老家里,打造了孩子所需的一切:


孩子喜欢玩,就给他造了个个巨大的游乐场;

孩子喜欢滑雪,就给他造了个私人滑雪场;

孩子喜欢什么就给什么,奶奶甚至放话:他要什么我都满足他。


这么了解孩子的喜好,黄圣依一定是个好妈妈吧?



可是在节目安排的“对孩子了解程度”测试里,黄圣依给出的答案和孩子给出的答案,没有一处相同。


节目问:月亮上面有什么?黄圣依说:有兔子。孩子说:有陨石和空间站。

节目问:妈妈爸爸和弟弟,最喜欢谁?黄圣依说:妈妈。孩子说:奶奶和弟弟。

节目问:孩子害怕自己变老吗?黄圣依说:不害怕。孩子说:我想爸爸妈妈变老,这样我就能做很多自己的事情了。


黄圣依感到“出乎意料,万万没想到孩子会这样说”


如果把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你会发现,任何人都无法全方位了解另一个人的想法。


可黄圣依自信满满的回答,刻意换上儿童的思维,似乎都在宣告着:我的孩子我当然了解,孩子是我生的。


事实上,黄圣依只不过把自己的童年时代的想法,投射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真实的孩子比她想象的更加复杂且多面化。


如果你问身边的妈妈:你了解你的孩子吗?


她们一定会告诉你:我还是很了解的,我知道他什么时候饿,什么时候困,什么时候想要出去玩。


可是当你问他们:如果孩子不是你生的,你还能这么了解他吗?


大多数妈妈会一脸懵逼:不是我生的我怎么可能了解他?


事实上,你是否了解孩子,取决于你是否对孩子保持客观的认知,跟你是否生他养他并没有太大关系。



许多妈妈之所以宣称了解孩子,只不过把自己小时候的思维换个路子,投射在孩子身上:


“我小时候这样想的,那么他也是这样想的。


所以现实中,黄圣依这样的母亲非常普遍:按照好妈妈的标准教育孩子,投射着自己童年时未尽的遗憾,看不见孩子真实的情绪和需求。


导致孩子对现状不满意,渴望长大,渴望独立,渴望分离。


这些追求“好妈妈标准”的妈妈,本身就是个没长大、渴望被爱的孩子,如果她们能停止多余的操心,什么都不做,耐下心观察孩子哪怕一小时,都会发现孩子有着自己的探索世界的节奏。


孩子不需要“好妈妈”,因为对孩子而言,妈妈好不好根本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妈妈能不能陪我玩,能不能尊重我身为孩子的天性,能不能客观的看到我真实的需求。



当孩子没学会吃饭,把饭菜糊了自己一身时,妈妈们或许应该停下动作,感受一下内心那股“我必须帮他收拾干净”的焦虑感。


然后告诉自己:“这并不是孩子带给你的,而是我自己对自己的情绪。


那么,你或许就能发现,孩子之所以糊了自己一身,是因为他正在尝试自己进食,即使你没有帮他收拾干净,他也不会因为搞脏了衣服感到难过。


感到难过的,不是你的小孩,而是你内心那个因为小时候学习的笨拙,被父母责骂“什么都做不好”的小孩。



妈妈渴望通过当个好妈妈,来补偿自己内心缺爱的小孩,却从未看见过自己真实的情绪。


投射在孩子身上,就成了对孩子无私付出,却看不见孩子真实的情绪。


如果妈妈们能够收起多余的操心,抱一抱自己内心的小孩,给他一点关注和疼爱,对“好妈妈”的追求,就会被更有幸福感的母子关系替代。


这既是妈妈的特权,也是孩子的期待。


作者简介:芒来小姐,资深男女观察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新书《姑娘,活得大气才够精彩》全网火热销售中,51个活得大气的故事和心得,告诉你长得漂亮不如心态漂亮。微信公众号: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


排版:小鲸鱼    远方的你别回头

赞赏
举报
匿名

感觉终于找到组织了!

2019-09-27 · 回复
匿名

文章再多点就更好啦

2019-09-27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

分享一篇觉得不错的文章,快来看看吧~

长按扫码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