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代代相传的伤害,要多久才能抚平?

data.name
一点吧

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作者:赖诚


动力学取向的咨询师,手里的案例通常都做的比较长。长到几十上百次,乃至几百次,要历时好几年。
这让很多人不解。


甚至有人调侃,不就是为了多挣点钱嘛!

是啊,大家都这么忙,效率这么低,要这么久吗?


答案是肯定的。特别对于有情绪障碍、关系障碍的人来说,更是要。


在我个人执业人5年多里,积累了大概3000多小时。最近整理了一下,做到50次以上100次以内的案例有30几个,100次以上的有10几个。在这些中长程的咨询历程中,我看到:“养育者给孩子的造成的伤害,比外人造成的,破坏力更大,影响更深,“治愈”起来耗时更多。”



讲一个案例:


(经来访者同意,且所涉个人信息及咨询内容已作相关处理


青青,女,29岁,硕士学历,就职于一家外企。3年前因失恋前来咨询,并伴焦虑、抑郁、失眠,持续三月。看过精神科,医生建议暂不用药,多休息。自述:家中独女,经济条件尚可,儿时与父母生活。爸爸经营一家企业,母亲是小学校长。在记忆中,青青儿时常自己一个人玩,由一位来家当保姆的远房亲戚照看。父母很忙,常见不到人,脾气暴躁,经常吵架,也会打她。


印象最深的是,经常莫名其妙的被爸爸打,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有可能成为被打理由。轻则几巴掌几脚,重则用板凳、衣架。常被打的爬不起来。与父母之间20多年来,几乎没什么交流,她很少体会到什么是父爱和温情。妈妈是个急性子,对她总是不耐烦,动不动狂吼大叫,急了也会来几巴掌。常常以成绩不好,辅导作业,或衣服弄脏了为名,打骂她。妈妈情绪转变快,翻脸像翻书一样。常常前一秒还在笑,后一秒就翻脸。青青从小成绩不好,妈妈常送她去上各种类型的兴趣班。她爱好画画,但家里却不支持,觉得画画没出息,要求她大学学金融,出国学管理,她都照做了。


读书期间从来没谈过恋爱。回国后由于父亲事业变化,她自己去找的工作。期间经人介绍,认识男友小A。小A,觉得她外形好,学历高,很喜欢她,非常主动,宠爱有加。但青青却感到非常不适应,充满了恐惧。她很矛盾,既享受被疼爱,又害怕不长久,总担心被抛弃。面对小A的热情,她总是一边接受,一边一脸冷漠。她与同事领导相处的不好,感觉大家都针对她,欺负她,她感到工作压力大,但她却表现的不反抗也不吵闹。


当心情不好时,她会与小A闹别扭,给他脸色看,不说原因,也不发火,只是默默流泪,不理他。有时候还会拿头撞墙,并感到身体多处疼痛。任凭小A怎么关心,她就是不说,怎么哄也哄不好,把小A搞的很抓狂。终于在一次别扭后,小A受不了了,提出了分手。小A很果断,拉黑了她所有的联系方式,消失了。刚开始,青青没什么感觉,但过几天后,情绪崩溃了,终日以泪洗面,整夜睡不好,工作也受到影响。三个月后,前来咨询。


第一次咨询时,一个着装得体,面容姣好,略显憔悴,性别不太明显,额头上长了些许痘痘,身材匀称的女性,小心翼翼的走进来。她有点不知所措,轻轻地坐在我的旁边,身体离我远远的,观望着我,一脸的怀疑。我问她,你是感到有些紧张吗?她有些略作淡定,心不在焉,冷冷地说:还好,没有。

谈话就这样开始了,我介绍了我的专业背景,及咨询相关的设置。她表示同意,能理解与遵守,没有异议。


早期,青青比较配合,不迟到,不早退。她会认真讲述关于她的事情。语句不长,多以短语为主,音量不大,语速适中,有些冷淡,陌生。略带沙哑的声音,伴随着一丝颤栗每句话的尾音好像随时都会被吞回去一样两个眼睛像带着任务似的看着我。我说不清楚是怎么了。


咨询没什么阻碍,我们也没什么交集。直到我第一次把它写成案例。


我发现我好像记不住,她跟我说了什么。看着密密麻麻的记录,什么都有,但写成案例时,却发现头疼,很焦虑,什么都想不起来。记得的都是碎片化内容,很难连成句段。我感到一股焦燥。


我尝试着跟她谈谈这些状况,但都在游离中,不了了之了。

随着咨询推进,我们变熟了一些。她敢说的事情变多了,语句也变长了一些,可以整段整段的讲述,有时还能把几件事混在一起讲。只是我却听不懂她在说什么,主题是什么,想表达什么,想要什么,情感是什么。


有时感觉她说什么,完全与咨询无关,有时又感觉她说什内容是在凭我的喜好,她一边猜,一边察颜观色,尽量说我喜欢听的,不“激怒”我,试我底线。

但只要我一尝试跟她讨论这些,她就沉默。之后随我再问什么,她都不说话了。


这样一个阶段,我感到非常煎熬,味同嚼蜡,干燥、乏味、无趣、空洞。就像和康复期精神分裂病人访谈一样。


我们的关系忽远忽近,忽冷忽热。一般每咨询4-5次后,她能稍稍表现出一点放松与情感。但下次来了,便又如陌生人一般,一脸的冷漠,像一个从未见面,第一次相识的人。


我觉察到:我越来越不喜欢这个来访者了,耐心开始耗尽她说什么,我没兴趣,也没耐心听,很烦躁。她坐在我面前,我感受不到,她有任何的吸引力。我开始打哈欠,昏昏欲睡。


刚开始我怀疑是否因我没休息好,还有些自责。后来试着把觉睡足后,再去和她工作。但发现还是一个样,再好的精神头,几分钟后我就哈欠连天,眼睛都睁不开。


在40-80次之间,上述感受最为强烈。常常迫使我强撑,使出浑身的耐性与兴趣,与其讨论咨询中的现象及我的理解,但都收效甚微,每次咨询完,我一身瘫软。


同时她开始频繁取消请假、调整时间、迟到。她不过份违反设置,但总是尝试突破。问她原因及尝试去理解她,基本上都是石沉大海。



在第30次及第80次左右时,明显看到她状态不好,很难受,但她就是说不出来怎么了。我深感无力与焦虑,这两次我都要求她去看了精神科,一边小剂量服用抗焦虑、抑郁药物,一边做咨询。

我就像是陷入了泥潭。


一度这个个案让我想放弃,感觉坚持不下去了。多次去找督导老师讨论、抱怨、诉苦。好在老师不厌其烦的鼓励我,一定要坚持下去还开玩笑似的说:“这个个案坚持下去,并搞懂了,常用的精神分析理论,你就学的差不多了。

咨询当前工作了150多次,细数一下,概前120次,几乎都耗在一件事上,即:建立咨访关系。


理性的讲,青青是一个存在人格障碍的来访者。她的内心其实有很强烈的愤怒与怨恨,但这些巨烈的体验,让她感到恐惧,她不敢去体会,也不敢跟任何人讲起。既使是在咨询室,跟咨询师在一起,她也不敢。她害怕失控,就只能把自己冰冻起来,以保平静。


她的各种精神心理需要,都是被父母忽略及残忍拒绝的,以至于她对自己的情绪、情感、需要,充满了恐惧与陌生,不知道该如何来处理它们。成年后,在各种关系中,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及满足它们。遇到挫折,她只能攻击自己,对自己生气。这让她的身体出现非器质性疼痛。


她对外界充满了敌意与对抗,防备和警觉。而且这些想法非常的固执,其深信不疑。总感觉别人是来者不善,对方说什么做什么,她都担心是不是针对她,要伤害她。这让她有很多恐惧,她必须要用对抗来保护自己,以至于各种关系都充斥着矛盾。


从小遭受的那些肢身及言语上的暴力,让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极度不安全感。她害怕别人对她有情绪,也害怕自己对别人有情绪,担心自己的情绪与不满,会引来对方暴力的对待。她要克制自己,也要防着别人。不敢拒绝,不敢争取,常常离人远远的。


在咨询中,她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告诉我她的难受,但又很想让我知道,同时又害怕我知道。于是她滔滔不绝的讲,然后再把重点与情感都抹杀,绕着弯弯讲。讲的同时,还要睁大眼看,看我的表情,稍有不对,就要立马打住。

......


来访者在咨询中的状态,差不多就是Ta现实世界的缩影。咨询师体会到的各种感受,几乎也就是Ta身边的人,与Ta相处后,体会到的感受。


篇幅有限,本文主要写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心路历程。以此来片面说明,那些饱受伤害的孩子,与人建立关系有多困难,和Ta一起咨询有多艰难。专业的讲是,反移情内容。


关于来访者谈到的事情咨询过程,就不在此讲述了。


好在,经过了几年工作,青青这个个案还是取得了不少突破,焦虑抑郁有了明显的改善,在咨询中表现的越来越丰富,敢讲笑话,说俏皮话了。性格越来越鲜明,我们之间也多了些亲近感,她也能对自己有所反思了,说话能有句有段。那些偏执的想法,开始得到控制。



思考


在较短的咨询里,多数个案都是比较友善,从开始到结束,都能融洽的相处。但在长一点的咨询中,画面却是,咨询师常常要面对来访者或明或暗的:攻击、贬低、挑衅、指责、对抗、怀疑、不信任、威协、冷漠、淡漠等等。而且要出现好长时间,短则三五月,长则三五年,并且反反复复,每次咨询都可能出现。本文案例的前120次,差不多都在干这件事。


这非常考验咨询师的功夫。在通过了考验后,来访者觉得咨询师安全了,可以信任了,Ta才敢谈Ta那些难以承受的的伤痛与遭遇。例如:悲伤、痛苦、亲人离世、委屈、屈辱、侮辱、伤害等等。


等这些再理清楚了,来访者才敢对咨询师及生活中的人:放松、体会到亲切、产生信任、距离上靠近等。


有情绪障碍、关系障碍的人,对人的恐惧和防范更多。Ta会通过各种攻击、贬低、试探来考验咨询师的安全性,直到“江郎才尽”,咨询师都没有翻脸,也没有抛弃,测验才算通过。于是Ta深层的伤痛才会显现出来,咨询师才有机会试着帮Ta抚平。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做不到的。


这个阶段,要占据整个咨询约30%-60%的时间,是心理咨询需要长久的原因之一。


伤痛从不会被忘记,只会变形和发酵。
儿时遭受的伤害,若从未得到过抚平,它会如根根毒针,扎在人性格的筋脉及穴位里。让其狂躁不安,诚惶诚恐,疑神疑鬼,神经兮兮,功能退化,性格发育受阻,随时处在冲动与抑制里,对世界充满偏见,对生活失去热情,对人充敌意。


这都是心理障碍产生的温床。文末对所有人讲,我们那些火爆的脾气,一定要学会控制。若无休止、无顾及的扔给孩子,Ta可能会全盘接收,然后一生都消化不完。未来Ta人生中的苦果,可能有一半以上是缘此而起的。纵使我们不在乎钱,愿意长年去做心理咨询,但修复的再好,也有痕迹,不可能像没发生过一样。


排版:Survival


赞赏
  • shrewd
  • 心愿
2人打赏了作者
举报
相关阅读
達洛懷悠

我也是这样,从小被打到大。衣架,板凳都是小儿科了。羽毛球拍,乒乓球拍打到断试试?从小数学就差,从小学补到高三,基本没有周末和寒暑假。因为数学还是没考好,一直不及格,越补越差。最后高三不补的原因是给我补课的老师突发状况死了。从此就再也不用补数学了。小时候想学钢琴,但是因为这个数学,都是只能看着别人弹。现在看到很多家长让孩子学钢琴画画跳舞,真的很羡慕

2019-09-03 · 回复
  • 一点吧
    一点吧 Lv1  小珍珠
    回复 一点吧 : 有些伤痛真的是痛入骨髓,难以言语,但我们依然活下来了,祝福你越来越好。
    2019-09-04 · 回复
  • shrewd
    shrewd Lv0  小虾米
    回复 shrewd : 抱抱
    2019-09-10 · 回复
xinli_1441

不要过度分析

2019-08-16 · 回复
  • 一点吧
    一点吧 Lv1  小珍珠
    回复 一点吧 : 谢谢支持,😊这是对比较重的来访的长程咨询过程,分析是必要的哈。
    2019-08-17 · 回复
xinli_4824

不实用。。。

2019-08-15 · 回复
  • 一点吧
    一点吧 Lv1  小珍珠
    回复 一点吧 : 谢谢阅读。👻 所描写的内容的确是有局限。本文旨在向大家介绍,较重来访者咨询过程中的状态及困难程度。
    2019-08-17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