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点烟火气的目标,才不容易抑郁

data.name
杨思远

认证作家
文:杨思远
来源:思远心舍(ID:siyuanxinshe)


01


据我妹说,我那个六岁多的小外甥最近对于死亡这个话题开始很感兴趣了,他整天缠着他的妈妈,追问诸如“妈妈,人都会死吗”、“妈妈,我什么时候死啊,你什么时候死啊”、“妈妈,人死了之后会怎么样呢”等此类的问题。


一日夜间,我妹正准备休息睡觉,却突然发现这个小朋友坐在床上默默地哭呢,我妹一惊,跑去问“你怎么啦?怎么哭了呢?”小男孩回答说:“我不想死啊……”,经过好一阵安抚,他才呈现出放松的状态,开始睡觉了。


无独有偶,一个好朋友的儿子,去年刚刚上小学,前段时间也整天拉着她谈论关于“死亡”的话题


人类这个物种比其他动物到底高级在哪儿,我想,非常重要的一点,大概就是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唯一结局是死亡。


我有的时候会想,大概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出厂设置”,造物主觉得人类太可怜了,所以才给予人类思考的能力,仿佛是在告诉人类:反正游戏的结局就这样了,但中间到底怎么玩儿,给你们点权利,你们自己说了算吧。


嗯,造物主还是有些悲悯之心的。


知道自己必然会死,这会给人带来莫大的焦虑,就好像我小外甥知道自己会死然后默默哭泣一样,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死亡焦虑”,从动力学角度,它也可以被称为“死本能”。


因为怕死,为了对抗死亡,人们就会求生,这种求生的意愿,在心理学上,被叫做“生本能”。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佛洛依德认为,力比多(性本能)就是生本能,在他著名的《性学三论》里,他并没有很直接地解释性本能和生本能之间为什么可以划等号,我个人的理解是:性象征着繁衍,而繁衍就代表着生生不息,代表着可以对抗死亡


“死本能”和“生本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看似不同,其实是一回事儿,都是求生的游戏。作为人类最根本的动力,人类所有的行为,几乎都由这两种本能驱动着,比如:



  • 有些人外出旅行,会查看当地的天气,美食,注意事项等等,甚至会做出好几种预案,这实际上就是死本能”驱动的,因为陌生的环境会带来恐惧带来死亡的危险,所以我们做一些事情去避免危险


  • 很多人拼命赚钱,无外乎为了追求名和利。


    名,是希望自己被别人看见,被人追捧;利,是为了换取更好的生活


    但说到底,其实都是“生本能”驱动的,被看见就是证明自己活着,更好的生活其实是追求选择权,根本上还是抵抗死亡焦虑


所以啊,说到底,人类所有的行为,其实都是在做一件事——求生,或者说是为了证明自己有活着的能力


02


既然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求生,那么就难免会产生接下来的问题:人到底该怎么样生活?或者是,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在我有限的记忆里,我第一次很严肃地思考这个问题,是在我大四实习期的时候。我拉着身边的同学、同事,追问他们“你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现在想想,当时没被当成神经病,还真是幸运啊。


在得到的众多答案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一个答案来自单位一位年长的领导,他说:“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只是属于自己,还属于他的身边人。比如,我儿子会因为我的存在更幸福,我母亲也会因为我而更安心,我的存在带给别人更多的幸福感,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我觉得他说得特别好,所以在接下来的十多年,我都把他的答案也奉为我的人生意义。


  • 比如只要时间允许,我就会尽可能地带着家人出去旅行,看着他们开心,我就觉得特别开心;


  • 再比如,找工作我也会思考,这份工作可以惠及更多的人嘛,等等。


在用这套“人生的意义”法则来对抗人生的虚无十多年之后,前段时间,我再次体验到烟波浩渺的虚无感,进入了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如果他们的人生本来就是无意义的,那我做的这些事情又有什么意义呢?


,看了这样的问题,你就会理解,为什么说精神病和哲学家只是一墙之隔。


我把这个问题发给了一位认识了十多年的老友,他看到信息后,首先惊呼的是“你不会是抑郁了吧”,我说“没有,纯粹哲学探讨”,然后他一本正经地回答了我的问题,由于没啥新意,就不说他说了些啥了。不过让人感动的是,凌晨四点,他发了一篇搞笑的帖子给我,附上了一句:抑郁的时候,多看看幽默笑话


你看,还是不能随便和别人探讨哲学问题,不然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神经病。


我后来是怎么从这个哲学问题里逃出来的呢?就是有一天我在书桌前正思考着,手机叮当一响,是我妹:“去西安玩啊?去不?”嗯,估计她是刚刷完《长安十二时辰》。


这条信息将我从形而上学的世界拉回到了现实生活,然后一大堆问题一溜烟地都窜到我的面前:


  • 约稿都写完了吗?


  • 第二本书稿交稿了吗?


  • 房贷都还完了吗?


  • 毕业论文的选题定了吗?


  • 南极去过了吗?……


然后突然间就觉得,麻蛋,还有那么多事儿没干,还感慨个P呀,还虚无个啥呀。


所以呀,这人生还是要有点儿烟火气的目标,这样才不会被广袤的虚无笼罩,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有效防止抑郁。


03


可能有人会说:烟火气的目标,我有啊,可是为什么我还是觉得自己很抑郁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大概是因为你对“目标”这个事情,拥有太多的“我执”。也就是说,在追求某个目标的过程中,你可能太在意那个结果了,而忽略了过程对结果的过分在意,其实就是寻求一种掌控感,最终也是为了抵抗死亡焦虑。可是,人生的意义,恰恰不在结果,在过程


生命是什么呢?生命,其实是时间在空间感上的延续。


这句话听上去有点抽象,我用更加形象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时间,不是线性的,它其实是有空间感的,比如,同样是一刻钟的时间,有的人用它来阅读,有的人用它来健身,有的人用它来摊着……那么,这样的一刻钟,对于不同的这几个人,就意味着不同的空间感,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生命的质量”。


当我们把一刻钟拉长到生命的长度的时候,其实我们可以看见,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由无数个“一刻”构成的,无数个“一刻”的质量,决定了你生命长度的质量而所求的“结果”,其实不过生命长度中的“一刻”。


用这样一个类数学模型,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强调“活在当下”,因为每一个“一刻”,就是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当下”的质量,最终铸造了生命的质量


人生中的那些目标,不是为了最终抵达,而是在广袤而虚无的人生飞盘里,给自己锚定一个方向,朝着那个方向去走的过程,才是人生全部的意义。


之前看过一个段子,说一名香客拜访一位禅师,


香客问:禅师,得道前,你都干什么呢?


禅师答:砍柴、吃饭、睡觉。


香客又问:那得道后,你又都干什么呢?


禅师复答:砍柴、吃饭、睡觉。


香客不解,问:都是一样,为何说得道了呢?


禅师说:得道前,砍柴的时候想着吃饭、吃饭的时候想着睡觉、睡觉时想着砍柴;得道后,砍柴是砍柴、吃饭是吃饭、睡觉是睡觉。


禅师说啥呢?其实,说的就是“活在当下”,活好手头上的每一刻。


所以,最好的人生态度是什么呢?就是有所求,但不被其所累,也就是说,我们充分享受每一个为了目标奋斗的当下,而至于那个结果怎么样,我们都坦然接受。


  • 这就好像谈恋爱,不要总是想着自己会不会和对方在一起,只要喜欢,先爱了再说


  • 再比如创业,不要总想着失败了怎么办,觉得不错,就先干了再说


就好像我们回想儿时,那些最刻骨铭心的记忆,一定不是你考上了重点中学、考上了重点大学的那一刻,而很可能是同桌给你传了一张让人偷笑的小纸条,或者你带着班级和其他班的同学打群架……人生中最闪闪发亮的记忆,都是在爱的过程中,干的过程中被深深烙印的啊


我昨天从朋友圈看到的一段话,很平常,但也至真至善,愿与大家共享(入下图)。



嗯,我费这么大劲熬了这么大一碗关于人生的鸡汤,其实就是想提醒大家,明天七夕,想约谁赶紧就去约吧。


要是实在没人可约,约我做个心理咨询也是不错的。

 

—The End—


作者简介: 杨思远,专栏作者、心理咨询师;追求有用的反鸡汤主义者、拥有积极态度的悲观主义者,让爱成为生命的根基。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思远心舍(ID:siyuanxinshe)。

排版:小鲸鱼,鲸落

举报
匿名

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2020-04-02 · 回复
匿名

老师的文章总是这么暖!

2020-04-01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