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的忧虑

data.name
思维升级

认证作家
文:吴伯凡
来源:伯凡时间(ID:bofanstime)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调查显示,目前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患有精神障碍疾病,其中,仅焦虑症患者在全国就预计达到了5000万以上。


这些患者担心的焦点往往不是吃不饱穿不暖,而是那庸庸碌碌、难以出人头地的生活。


人们惧怕平庸,每个人都在追赶着提升自己的收入和职级,以彰显自己的优秀和卓越,从而避免被贴上平庸的标签。

 

不甘平庸是我们自身本能的欲望,在王国维的《人间嗜好之研究》中指出,人不仅有“生活之欲”,还有“势力之欲”。


不仅要满足最基本的吃喝拉撒睡等生存欲望,还希望自己在物质和地位上高于别人。

 

我们不能单纯地看待这种欲望或好或坏,“势力之欲”是一把双刃剑,在它的驱使下,每一个人都为了更高的目标而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另一方面,这种观念使得人被区分成了精英、杰出、平庸、低能等类别,不幸的是,长时间被认定为平庸或低能的人,往往会忘记自身的长处,极易在心理上自暴自弃。



01


当今社会对于平庸与否的判断标准十分简单,从一个人的学历、职位、或收入便可以快速地判断出他是精英还是庸人。


如果一个人的职衔并非经理或总裁而只是一个小职员,便很容易联想到他智力、语言表达、性格、工作能力都平平无奇。


如果一个人在社会看重的标准上平庸,那么他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如此。


个人多层面多维度的价值似乎可以被一个片面的标准所定义。

 

这种“优者皆优,劣者皆劣”的观念来源于平均主义的发明者之一弗朗西斯·高尔顿。


他认为生活在平民区的那些人,能力和智力都是普普通通,而那些优秀的名人,例如维多利亚女王和艾萨克·牛顿,他们的各种能力都超过了大多数人。

 

身为数学家的他经过精确的统计和计算,以平均标准对人进行了分类,根据当时大多数人的财富及地位的标准作为“平凡人”的准线,从下延伸到最低等级的“低能者”,从上延伸到最高等级的“杰出者”,给人划分出了14个等级。


根据平均值划分的标准不仅契合了人们给别人贴标签的冲动,也使得先前人类杂乱无章的数据变得有序起来,极大提高了管理和统计的便利性。


以学校为例,通过成绩的平均标准,可以快速地区分出好学生和坏学生。


高尔顿主义思维来看待学生,一个好学生必然是在智力上优于常人,品德和性格上也是积极向上的,而坏学生的标签则是不爱学习、淘气、爱走神、性格怪癖。


通过成绩的筛选机制,可以在小时候就把优秀的孩子筛选出来,把最好的资源投入在最好的苗子上,向着精英的方向培养,可以极大提高社会的选拔培育效率。

 

平均标准极大提升了判断他人的便利性,因而迅速渗透到了整个社会和行为科学界,开始流行起来。


从此,人们开始暗中拿捏着自己与社会定义的平均标准优越或低劣的程度,力图超过每一道平均线。


02


“优者皆优,劣者皆劣”的分类方式似乎简单明了,人们可以开始根据某一项标准对人的优秀与否进行判断。


而事实上,这种单层面的思考方式存在着巨大的漏洞,人的能力曲线并非符合高尔顿所描述的那样高者恒高,低者皆低,而是呈现出参差不齐的锯齿状。



以上图为例,对两个人分别进行韦氏成人智力测试,将反应智力10个方面的分数标注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上,并将这10个方面的分数进行综合计算,最终得到个体的总智商分数。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两位测试者智商看似相同,但却在词汇、常识、记忆、符号搜索等方面都呈现毫无规律、随机的锯齿状,并非高尔顿所描述的“优者皆优,劣者皆劣”的状态。


单纯根据智力商数,根本无法判断出测试者在哪个场景中智力比较出众。


我们不能根据智力商数而对一个人的记忆力作出判断,同样也不能因为一个人记忆力好就判断出其智商高。

 

放置在实际场景中,如果一家企业所需要的是数字记忆最好的员工,但面试官只是要求面试者提供自己的IQ(智商)测试值来判断的话,根本没有办法得到一个有用的参考。


相反,如果正视智力的锯齿性,才能在操作环节体现出实际价值。

 

 “不只人的智力具有锯齿状的特征,几乎我们所关心的所有人类特征,包括天资、身材、性格、创造力等,都是呈锯齿状、参差不齐的。”


哈佛大学教授托德·罗斯在《平均的终结》一书中指出:


“不能用单层面的思考方式来理解复杂且呈‘锯齿状’的事物。


锯齿状特征据需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它必须由多个层面组成;


第二,这些层面彼此之间的相关性很弱。”


智力就是一个符合锯齿状的事物,它包含记忆力、空间想象力、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等多个层面;


并且这些层面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相关性,例如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记忆力好,就单纯认为他的逻辑分析能力也同等优秀。

 

如果不能清晰意识到智力的锯齿特征而轻易地对一个人的智力下定义,将会是极为残忍的,特别是对于孩子而言。


在孩子的教育初期,更多的是考验孩子的词汇、记忆能力,而这些记忆力好或是学前预习过词汇的孩子很可能会被迅速选拔出来,并贴上优秀的标签;


而另一些在词汇和记忆比较薄弱,但逻辑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强的孩子,很可能在这时就被判定为智力平庸,以至于他们还没有机会发挥出自己智力上的长处就被贴上了不聪明的标签。


在自信心的大楼还没盖起时,地基就被这些平均标准碾得粉碎。


03


平均标准在宏观上看似提升了人材的选拔效率,但放在每一个个体身上却都是灾难。


事实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平庸,大多数人所谓的优秀只不过是在某个片面的社会标准下表现出色。


倘若把他们放置在别的场景中,便不一定会表现出相同的优秀水准,反而一些平日看似平庸的人却可以在这个场景中脱颖而出。


每个人的能力都呈现出多层面的锯齿性,个人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一个狭隘的标准就判定自身优秀还是平庸。

 

事实上,很多视野广阔、文化先进的公司已经改变了根据平均标准进行人材选拔的方式。


这一改变源于谷歌的人力资源分析师做的一项调查,他们将与员工成功相关的300多个因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包括标准化考试成绩、学历学位、毕业院校排名和平均成绩等,也包含了项目经理曾要求过的很多特殊的因素)。


最终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根本找不到对谷歌大多数的工作岗位都起作用的单一变量,一个也没有。

 

因此,如果应聘者已经离开学校三年,他们就很少过问平均成绩,也不再要求应聘者提供考试分数。


“我们也不再用原来的眼光来看待学校的人材选拔制度。”


谷歌的人力资源分析师卡莱尔这样看待员工能力的锯齿性:


“相比于成绩,你必须专注于‘招聘包’里的那些最重要的因素。”


换句话说,谷歌对于员工的选拔是由该职位需求的“招聘包”所决定,而不是单纯的学历所决定的。


如果公司想要将招聘工作做到最好,就需要对所有员工都保持敏锐的眼光。

 

这种对待人材的视野充分体现出对每个个体的尊重,也使得谷歌能够连续多年被评为雇员最满意的公司,并得到了来自员工持续不断创新与活力的回报。

 

人的能力呈现锯齿性,各有其擅长之处,因而我们不能单单根据所谓的社会标准来定义自己的道路。


大多数人在自己生活的圈子中持续听到某某很优秀的时候,很容易就会以这个大家所推崇的狭隘标准作为优秀的准绳盲目前进,而忽视了自己喜欢什么或是擅长什么。



 结果很可能是我们死气沉沉地活着,庸庸碌碌地和别人一样爬梯子,却不知通往何方。


高高在上的精英并非样样全能,无人问津的庸人也并非一无是处。


在选择前进的道路前,看清楚自身的长处与短板,才能够从容发力。


可怕的是,尊崇这些狭隘标准的人如果一开始就不幸被贴上了平庸的标签。


那么往往其自身更多的可能性还没有机会施展出来,就会被社会所扼杀,甚至被自己所扼杀。

 

社会的标签不可怕,自己给自己贴的标签才可怕。


沉浸在平均主义思维的我们可能很早就使我们自身接受了平庸,以致没有动力再去实现自身更多的可能性。


而与其面对平庸自怨自艾,倒不如理性正视自身能力的锯齿性,避开自身的不足,找到能力锯齿的高点来实现个人价值。


— The End —


微信公众号简介:伯凡时间(ID:bofanstime),吴伯凡官方账号,分享吴伯凡老师的真知与洞见。

责任编辑:Spencer  我讨厌蚊子


举报
xinli_4824

很感动,总结的很好,很受用👍

2019-07-01 · 回复
xinli_3228

有意义

2019-06-29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

分享一篇觉得不错的文章,快来看看吧~

长按扫码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