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总带着敌意看世界?教你4招破解!

data.name
社交

认证作家
文: Sabrina蔷的薇薇
来源:杨凤池心理工作室(ID: gh_1b32bb27fe09)

心理学是生活的智慧



有一次回乡,陪一位姑姑去看望她老公的姐姐。


她姐姐住在护理之家(也许可以用英语称作carehome),就是那种用乡下一个的简单的老旧房子改造的地方。里面住了几个40多岁的,有力气又脾气好,也有一定的陪护经验的阿姨,照顾的人员是那些家属没法陪伴的,或已无法自理,有一定伤残的老人。

 

我也准备给姑姑姐姐买一些适合老人牙口的食物带过去:比如用开水一泡就能喝的粥呀,松软的蛋糕之类的。


在超市的时候,姑姑一直不停地嘱咐我:“不要买那么多啦,不要啦,会被其他人吃掉的!“

 

其实我也想到了这一点,我说:“这倒是,毕竟大家都熟悉了,有好吃的当然一起分享。不过你来我往,这次我给你吃,下次你给我吃就是。”



姑姑听了,用极不信任的语气说:“不是这样的啦,谁知道会不会被那几个护理阿姨拿回去呢,少买一点!我姐姐她有时都是神智不清的!”

 

我一瞬间有些惊讶,惊讶的是我突然意识到,姑姑的思维模式好像一直就是这样的:在很多事情上,她都倾向先去看到最消极的那一面。

 

在她眼里好像人们都含着恶意,世界就是黑暗的。当然姑姑本质是个很善良和心软的人。(姑姑,你看到这里请重点关注这句话!)

 

比如她去一个口碑很不错的医院,如果医生只看了两分钟开了一堆药,姑姑便会觉得这说明那个医生是为了拿提成,想挣钱而随便敷衍病人;而不会首先观察到那个医院实在患者如云,医生时间有限;也可能是因为医生很有经验,快速就能诊断出来病症。

 

另外,有一次一个朋友说要寄水果给她,姑姑一听心里就琢磨开了:“哎呀,肯定是那个朋友她家水果买多了吃不完。”结果收到一看,哇,好大一箱啊,而且里面都是很新鲜的,甚至价格不菲的进口水果。

 

姑姑一看似乎有点懵,又似乎自我说服地说道:“肯定是他家开店啦,想让我以后多买!”结果最后发现朋友就是单纯地想到几十年前,姑姑买过一大包零食给在孤苦伶仃地当兵的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已。



当然姑姑看到的可能确实是真相:


  • 零食的确可能会被那些护理阿姨拿走一部分;

  • 医院的医生也不一定个个都是尽职责有经验———毕竟平台并不等同于个人能力;

  • 姑姑的朋友也许只不过是手中有几大箱没处处理的水果。这些都是可能存在的事实真相。

 

但是,有的人在遇到同样的事情的时候,会先选择去看到最积极的一面:


  • 零食即使会被分走,总归多少会被姑姐吃到一部分;

  • 医院的口碑和资质在那里,医生再差也差不到那里去,能保证底线;

  • 朋友即使是真的给的是无法处理的水果,那为什么不去给其他人而选择给了姑姑呢,说明在朋友眼里姑姑值得交往。

 

想理解一个人,必须要把他放在他所在的大背景里去看。

 

姑姑形成这种遇事先看消极面的思维不是一天两天,这肯定和她的成长背景等有关系的:

 

姑姑排行在中间,相对于最年长和最年幼的孩子,往往是一般父母眼里会被忽视的那一个:在那个匮乏的年代,连母爱都是匮乏的,姑姑并没有受到过她妈妈及时满足的照顾。

 

根据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s theory),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并且这个理论的重要假定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型态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其日后的人际关系。

 

儿时没有得到过乳房(代表妈妈的角色)的即时满足,总是感觉在自己哭闹饥饿的时候无人理睬。而在年幼时候,孩子没有乳房是活不下去的,乳房就相当于一个孩子的全世界。因为这种经历,就会让孩子觉得世界对自己是充满敌意的。



随着成长中的类似经历的重复,这种模式就会内化到孩子的心中,于是等到真正长大成人,这个孩子的心里也就会觉得自己并不可能会被世界以及他人善意以待,看到事情第一倾向就往消极的方面去想简直是再自然不过。

 

尤其是姑姑长大后,不幸又被自己的同班好友曾经骗过去差点陷入传销,好不容易想办法逃脱了出来。


这一件事曾经也一度成为姑姑的噩梦,无数次地被她提起,直到现在她一看到直销一类的的都会心有余悸,多次告诉我,不要轻易地相信别人,天上没有白掉下来的馅饼等这些话都是她笃定的人生信条。

 

被照顾不周的婴儿会对外界发出敌意,只是因为婴儿自己不能承受这一点,就立即把他经由投射,感知为是外界在对自己发出敌意。

 

含有这样的敌意的人承认,他们和别人的关系和这个世界的关系之所以简单,是因为一旦深入,他们都会把自己内在的黑暗投射到外在关系中,很容易觉得对方是敌意的,来迫害自己的。



姑姑执着于认为外界只有这样一种充满敌意的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抱着外界有敌意,这样就可以让自己一直怀有一种全能感和清白感的幻觉。

 

这样就可以让自己感觉“外面都是坏人,而我才是好人”的清白感了。

 

这种“敌意”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己,但更大的可能性是会让自己的生命中产生很多非常狗血的,不可思议的事情,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破坏和摧毁。

 

比如姑姑因由内在敌意而产生的对人的质疑和怀疑,会让她周围的人感知到,并且产生失望感,继而形成对应的行为,这也符合罗伯特·默顿提出由图式引发的自我实现预言,即让自己的预期成真的预言

 

许多研究发现图式越强大越发达,我们越会倾向于注意力放在与这些图式相符的信息上。


同时,我们的心智自动过滤那些与图式不一致的特征和信息,在通过把更多注意力放在符合既定图式的信息上,图式的正确性也得到了确认(尽管我们不得不过滤很多不支持图式的信息来达到这种确认)。

 

经过了这个处理过程,姑姑看到了周围人对她的态度,就成功地在心中证实了“这个世界真的是敌意的,是坏的。”


外在的坏反衬出她的好,也成功地给自己带来了无辜和清白感,但也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并不愉快的事,或者可以形容为:“怀敌意者,恶未必至,但福必远离。”

 

然而,真的有绝对的客观世界吗?我们感知到的客观世界,其实是与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互为映照。


如何去化解这种敌意呢?


  • 首先,一个人生而为人,尤其是一个从事心理学行业的人,最重要的一点,需要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怎么做?简单来说,自我觉察可以去观察自己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产生的情绪,观点,行为,再稍深入一点,不妨将现实中的事件和理论联系起来进行总结。

 

我的导师徐老师非常推崇自我觉察,将之放置在一个非常高的的高度。他认为,一个人只要一天之内做满7次自我觉察,持续180天,这个人将会有脱胎换骨之感。

 

用武志红老师的话来形容就是:

 

“当你对敌意越来越有觉知,并且还能容纳并转化它。你就会看到敌意是被剥离掉的生命力。”


 

  • 第二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去与人建立一段深刻的关系,幸运的话,这段关系中的对方可能成为你的那些“死能量”的容器,它帮你转化掉那些自体虚弱,恨,毁灭欲望,暴力冲动等。

 

然而如同张学友的歌词所言:“等待别人给幸福的人,往往过得不那么幸福。”


所以对于大部分并不能那么走运的我们来说,改变自己似乎会更容易,进而去影响到关系中的对方,这时可以做的具体的事情是,写感恩日记。

 

  • 感恩日记,通过细数你所得到的眷顾和庇护,每天写5件值得感恩的小事情,这是一种强有力的方式,可以给人带来更健康的心态,让大脑变得更积极(2009年,利用核磁共振大脑成像技术进行的以斜列研究表明,当我们感恩的时候,大脑的下丘脑在内的边缘系统会变得更活跃),从而带来健康的身心,变得更快乐,更抗压等,这是我赞同的第三个方法。

 

  • 第四种方法,也可以看做是以上方法的循序渐进,渐入佳境的万能自我抚慰的方法,即践行阿德勒心理学中的“课题分离。”

 

即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区分开来,让各自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也就是说,你只真实地做自己,将对他人的信任展现出来,而别人是否回报还是辜负你的信任,都让其他人去做他们的选择,因为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课题。

 

当然,做到这一点也需要很大的精神能量支撑,同时你也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有所保留,在特殊环境下,注意保护自己。

 

杨凤池老师就曾回答过这样一个问题。

 

提问者问:“杨老师,您的敌人是什么人?

 

杨老师的答案是:”我仔细想了一下,现实生活中自己没有敌人。想象中的敌人应该有,那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地要伤害我致死的人,这种人基本上就不存在。”

 

因此,内心总对世界有敌意并不可怕,产生了某些东西也不可怕,因为只有产生了,存在了,我们才有机会去超越它。


有恐惧,我们超越了,才得到勇气;有恨意,我们超越了,才能有后来的宽容和深刻。


看到了生活的其中一种真相,我们超越了它,也许才能达到罗曼罗兰那句名言的境界: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依旧热爱生活。”


- END -


作者简介:Sabrina(蔷的薇薇),英日双语高级口译员,双语心理咨询师在读。咨询范围主要为:婚恋关系的婚外情,同性恋,单身婚恋指导,亲子关系沟通,情绪解压等。曾多次发表文章在心理学相关媒体,如“十分心理”等。微信公众号:杨凤池心理工作室(ID: gh_1b32bb27fe09)

责任编辑:Spencer、婉仪

举报
新颜

为何总把别人往坏处想

2022-04-18 · 回复
小鲸鱼ac0636

但真的有对别人指指点点,充满敌意的人,喜欢找别人茬的变态,导致一些性格软弱,心底又善良的人就被欺负,被排挤,被打压,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道德败坏的人啊,给别人造成巨大精神伤害的人。我见到的就是这样的,别人没做任何对他们不利的事情,但就因为看不惯别人,就想毁灭别人,现实生活中很多这种变态啊

2020-10-05 · 回复
  • 小鲸鱼ac0636
    小鲸鱼ac0636 Lv0  小虾米
    回复 小鲸鱼ac0636 : 仅仅是因为看不惯别人,就排挤别人,指桑骂槐别人,说别人坏话的人超级多,心理变态的确实多啊,怎么是自己假想的敌人呢,确实有人格那么败坏的人存在
    2020-10-05 · 回复
浦瑞girl

特别需要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

2020-10-03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