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结婚的男人在想什么?|《不能结婚的男人》

精选
data.name
高浩容

咨询达人/互动达人/认证作家


十多年前有部日剧风靡一时,阿部宽主演的《不能结婚的男人》。


这部日剧的主角是位中年工程师,他过着一个人的生活,每天一个人享受美食,在家用高级音响聆听古典音乐。一度他也动了想要谈恋爱的念头,也遇到互相欣赏的对象,但最后他还是选择单身,拒绝走入婚姻。


不婚现象就像挡不住的浪潮,以美国为例,1980年35岁以上人口仅有6%不婚,但到了2010年这个数字已经翻倍。


2010年台湾教育部的一份调查显示,有大约40%的人认为「结婚不见得比单身好」。至于「结婚是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之一」。


2010年有八成男性认为是,约67%女性表示认可。但现在男女性认为结婚是人生重要大事的比率,都比当年下滑许多。


近几年,这股旋风似乎逐渐在各地发酵,当农村因为男多女少,让男性陷入想结婚却不可得的处境。


一线城市,如上海尽管男女比例平均,却有越来越多人不愿意结婚,男女初婚年龄逼近30岁。


过去对于女性不愿结婚的文章,大体点出女性随着思想、经济各方面的独立,使她们有更好的条件择偶,不必屈就,同时也更愿意把生活重心放在追求自我成功,婚姻变得没那么重要。


加上社会还是父权当道,女性从小受到的歧视和不友善,对男性在时代成长的脚步中趋于迟缓,都是降低女性结婚意愿的负面因素。


如今,不婚男性越来越多,他们不婚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被动因素,也就是使得想结婚,却对结婚无能为力的男性,台湾三军总医院精神医学部主任叶启斌表示,这类不结婚的情况有三:


1.恐惧婚姻带来的责任

2.看见身边婚姻不幸的例子,进而恐婚

3.害怕婚姻会影响目前全心投入的事业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经济」


2019台湾中央研究院公布一项横跨20年的研究显示:男性不论未婚或离婚的比例都高于女性。特别是月薪3万元(约6500人民币)以下男性,有48.39%的男性没有结婚,是女性的两倍。


换言之,男性自认经济实力不够,就不要谈结婚的事。



撇开被动的因素,男性不婚的因素还有主动因素。


这个因素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当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婚姻的想法也在进步,而这个进步来自人性的解放。


过去婚姻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存在,并且这个制度是男性本位,以男人为主导,儒家谈三纲五常就包括「夫为妻纲」,也就是妻子要以丈夫为行事的判准。所以一度妻子如果想要跟丈夫离异,她不能自作主张,而是必须经由丈夫的同意。


随着社会发展,夫为妻纲这套行不通,不只女性觉得自己应该要做自己的主人,男性也意识到过去结婚根本不是自己的意志,而是父母的意志,以及社会鼓吹「婚姻是人生大事」的礼教约束。


实际上,有些人就像《不能结婚的男人》的男主角,他不是为了逃避婚姻而不结婚,而是比起结婚,单身生活显得更加令人愉快。包括下列几点:


1.保持单身,自己可以主导全部经济收入


想要买喜欢的东西,去想去的地方旅游,都能在可控的范围内加以规划。也不需要顾虑别人的意见,可以全凭自己的喜好执行。


2.结婚可以享受开放的交友空间,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


在开放的关系中,大家不是不谈未来,而是大家更加享受当下的快乐。感情的未来应该顺其自然,而不是预设一个既定的终点。没遇到适合的,也不用勉强,合则来,不合则去。


3.一个人比较自在


和别人相处的感受,其实我们内心都很清楚,有的人即使和善,跟他在一起天天过日子,其实并不是那么快乐。没结婚,当我们需要自己的空间,我们可以坦率的表达。也许有些人喜欢身边有个人,但有人就是喜欢自己一个人。


4.旧思想跟不上新时代,现代年轻人其实比老一辈人更了解未来


当某些老人家对子女摧婚,真正焦虑的是他们自己,不是他们的儿女。他们对婚姻的理解,也无法适应现代社会。比如有老人为女儿找对象,隐瞒女儿博士学历,怕学历太高「吓到」潜在的追求者。


诸如此类的想法,都显示这些老人的想法停留在过去,但其实在现代社会长大的年轻人,他们更清楚知道婚姻从当下走向未来的趋势。


这个趋势就是婚姻只是一种制度,制度如果跟不上时代,就可能被时代淘汰。




尤其婚姻如果不能发挥1+1大于2的效果,结婚的意义何在?结婚不是为了父母,也不是为了服务某个虚无飘渺的传统。


结婚的起点首先是自己,如果自己搞不懂为什么要结婚,只是因为大家都说要结婚,于是自己被身边的人搞得很焦虑,因为焦虑而失去判断,进而决定要走入婚姻,那么婚姻不过就是消除焦虑的举动。


所以不结婚的男人,如果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快乐而不结婚,那么正如女性也同样有权力决定自己要不要结婚,都是应该被尊重的选择。


特别当男女都有「结婚很好,不结婚也很好」的观念,许多压在婚姻上的压力就能被解除,男女双方都得到解放。


就像生儿育女,如果解开「养儿防老」等压在生孩子这件事上的压力,父母也能从中得到解放。



面对人生中的课题,有时我们应该反向思维,才能更好的获得人生的答案。


当多数人还在思考:「我要怎么才能结婚?」、「或者我要怎么样才能抗拒父母的摧婚?」因此为了不能结婚而焦虑。

我们或许应该换个思考角度,想想:「我一个人要怎么安排退休的生活?」、「我该怎么让自己过得充实快乐?」


先不要把婚姻纳入人生的课题,而是先就眼前的课题,排除未知的婚姻状态,纯粹以自给自足、一个人生活的角度去构想。


那么当我们一个人的日子过得好了,要是遇到适合的人,我们可以选择结婚,这个婚姻就像从天而降的幸运。


如果没遇到,我们也不用着急,因为我们本来就没有强迫自己非结婚不可。


进而,无论父母或任何人拿你没结婚来要挟你,或贬低你,你都不用跟他们一般见识。


因为你很清楚,你的人生是自己的,包括结婚。




◎作者:高浩容
哲学、教育双博士生
台湾哲学谘商学会监事
著有《烦恼心理学》、《别害怕当个流泪的大人》等书
现居上海,专职咨询与写作
公众号:高浩容的小酒馆

排版:Survival



赞赏
举报
歌来了

婚姻只是一种制度。

2022-12-12 · 回复
陆螭

哎,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趋利避害的说谁都会,只提单身有利的部分,而脱离了现实,以自我为中心,结婚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两个家庭的事,从个人意义上怎么说都没问题,毕竟在个人主义上利己就是好的,但是如果婚姻只是两方按个体独立的事情的话,那就真的没必要说婚姻了,那只是一场交易,毕竟对自己有益才会结婚不是?

2019-07-01 · 回复
  • xinli_9120
    xinli_9120 Lv0  小虾米
    回复 xinli_9120 : 就变成 对自己有益 才会结婚? 那难道 你这种说法 不就是赞同 结婚是种交易? 我觉得 你的话语 前后矛盾。 从2个人 上升到 2个家庭。2个人的事情 需要 5-6个人 去决定 那这种说法 难道不就是考虑优弊么?
    真的2个人 愿意结婚, 难道不就是其中一个人的某些品质,吸引了 另一个人? 金钱 人品 性格 难道不就是看好对面某一个点 才决定?
    2019-07-02 · 回复
小鲸鱼c9de7c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结不结婚,又有什么关系?

2019-06-30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更多心理学文章 心理学文章列表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

分享一篇觉得不错的文章,快来看看吧~

长按扫码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