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母和解——一个并不容易完成的任务

data.name
俞林鑫

认证作家
文: 俞林鑫
来源:俞林鑫心理工作室(ID:psychotherapist_ylx)



一般来说,大部分亲子关系都曾经历过对立的情况,甚至是严重的对立。与对立相反的是和解,孩子重新认识和理解父母,带来亲子关系的改善。


先来贴一下关于亲子关系和解的调查结论:


22岁是孩子开始感激父母的年龄,不过两代人关系的其他转折点来得更迟。 


对女性来说,27岁时她们开始接受父母有关抚养孩子方面的意见,男性是29岁。 


被调查者中有70%承认青少年时期认为自己“什么都懂”。这些人一般要到25岁左右开始更尊重父母的意见。在这个年龄段,他们会就财政、健康和买房等问题与父母探讨。


令人意外的是,78%的人说直到自己成家立业,才意识到父母曾经经历的艰辛。

 

子女接近30岁时,他们与父母的角色开始发生转换。27岁到29岁间,子女开始担心父母生病或是无法好好照顾自己。


今天我要讨论的是亲子关系无法或难以和解的情况,这在前来寻求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中并不少见。甚至可以有这样的结论:


什么时候来访者与他或她的原生家庭和解了(或放下了),什么时候他或她就更容易走上康复的道路。



我注意到,心理咨询进展缓慢的来访者,主要的原因并非是他们自身有多么病态,而在于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他们潜藏着无法消解的对父母的怨恨,而且这种怨恨似乎已经涉入到人格中去了,在他们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与工作或学业的关系,与未来发展的关系中,都有所影响。


我们先来看看这种怨恨是怎么来的。


成长在糟糕的家庭关系中的孩子,自动地或不得不地成为了家庭的牺牲品。我这里所说的牺牲倒不是指他们外在的表现,恰恰相反,他们往往是童年优秀的孩子,成绩好、懂礼貌、行为规范、努力学习......他们所牺牲的往往是真实的自我:自身的需要、情绪、意图,他们看到的只有父母的需要、情绪、意图,他们最核心的关注点往往是:我要怎样才能拯救我的家庭(母亲、父亲)。


家庭是孩子安全基地,家庭不幸福了,安全基地就不稳固了,那么,怎样去稳固这个安全基地,变成了孩子强烈的愿望。在这个愿望的驱使之下,有些人会努力成为好孩子,背后的逻辑是:我成绩好了(或行为规范了、听话了),那么,父母会为我高兴,我的家庭就有救了。


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亲子角色颠倒了。从某种角度来说,孩子之所以要拯救父母,是因为父母本身是「孩子」,所以孩子不得不成为了「父母」。


这会是一个多么哀伤的选择,孩子迷失了本来应有的童真和快乐。这又会是一个多么难以达成的任务,家庭是否有救,跟孩子表现好不好的关系并不大。但孩子会夸大自己的作用,想当然地以为自己可以去拯救家庭。不过,现实往往会打脸,这种夸大幻想往往是要受挫的。


「小时候,你们让我不爽,让我没有安全感,让我焦虑着急,让我始终关注你们;

现在,我要让你们不爽,让你们没有安全感,让你们为我担心、失望和绝望。


这是这些孩子长大后潜在的声音,这个声音来源于真实自我压抑后的怨恨,终于会在某一天,它们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我曾在知乎上遇到这样的提问:


家母情绪化,不辨是非、处事懦弱、对亲人刻薄、坏事推卸责任、好事居功,造成我很多性格缺陷。小时候我不知道,现在,我心中是恨家母的,毕竟负面影响时不时总会在生活中冒出来,会伤害身边对我好的人,会让我不敢反抗欺负我的人。而这个过程中每当我明显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优点,或者取得什么小小的成就,家母就开始自夸,说这些美好都是因为她。


这时我就会冒出极端的想法,想杀死自己证明家母是错的,她的人生是失败的。


我们能看到这位提问者的自毁愿望。自毁其实是生活中并不少见的现象,它会有多种表现,背后的动力往往来源于对父母的怨恨。


最极端的是自杀和自伤,通过毁坏自己的生命和身体,去表达那些无法表达的愤怒。


不那么极端的自毁表现:


  • 学业波折:考上好的大学,然后厌学、休学、退学;继续高复,考上好的大学,然后新一轮厌学、休学、退学。在名校附近,总是有一些焦虑的父母在周围游荡着,这些是煎熬地陪读着的父母,他们要为过去的错误付出代价。


  • 啃老:啃老也许是一种心理发展上的停滞,背后的潜意识愿望也许是为了把父母榨干。


  • 工作挫折:找不到工作;跟领导或老板糟糕的关系;无法投入于工作;一事无成。潜在的反社会愿望让他们排斥适应社会规则。


  • 拒绝婚姻: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父母的愿望,我凭什么要去满足你们?


  • 拒绝生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就让我就挑大的来吧。


  • …..


(行为背后的动机往往是多因素的,我这里只是从亲子关系的角度来解释,并非只有一种解释)



这些还是明显的,可以归类的表现,还有很多复杂的、难以归类的表现,在很多复杂的心理症状、行为抑制的背后,往往可以发现到与原生父母糟糕的关系,以及潜藏的怨恨。


对于生长在不幸福家庭中的来访者,我常有的建议,以及咨询的思路之一,就是让他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来,放下那些不该自己承担的责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简单来说,就是做自己,不要被太多的伦理道德或亲情义务所捆绑。


这是一种简单的关系,孩子是孩子,父母是父母。孩子变成了父母,父母变成了孩子,那么,这样的亲子关系是压抑的、束缚的、病态的。


其次是不断地识别和理解对父母的负面情感,以及它们对来访者行为、选择、关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过,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在咨访关系中,在咨询的进展中,也会被这些负面情绪所影响。


停滞感、窒息感是面对这些来访者时咨询师常有的感受。似乎,一切都变得那样的无助,咨询师也会被一阵一阵的无奈和压抑所吞没,咨询也会陷入停滞。如果咨询有进展了,那么咨询师满意了,而他们就不满意了。让那些对他们有期望的人不满,成为了他们表达愤怒的方式。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咨询进展缓慢的一个原因还跟来访者潜意识的内疚感有关,来访者无意识地认为是自己导致了家庭的不幸。所以,他们要通过糟糕的状态来惩罚自己,既惩罚了自己,又报复了父母,他们会停留于自毁中难以自拔。


有些人似乎变成了永远的青春期叛逆者。哪怕已经年龄不小了,他们永远是反逆者,体制的反叛者,国家的反叛者,传统文化的反叛者。这种反叛虽然表达了怨恨,但也付出了代价,关系的、社会适应的、工作的、未来发展方面的代价。


一种家庭的痛苦,在孩子身上延续着,过去、现在、将来。什么时候真正和解了,或者放下了(有些人不再对父母有幻想,也不再怨恨,但不愿意改善),那么,才是心理解放的开始。


在心理咨询中,为什么需要谈论原生家庭,谈论与父母(或其他重要人物)的关系?原因在于,没有解决的原生家庭问题往往成为自毁行为、心理症状、发展停滞背后的重要原因谈出了问题,释放了情感,认识了自己,如果有可能,改善了与父母的关系,意味着心理发展阻碍的移除,那么,潜在的成长驱力就会更充分地发挥。



我一直认为,父母给予孩子最有价值的礼物,不是金钱或家庭地位,甚至不是关心和陪伴,而是良好的夫妻关系。原因在于:良好的夫妻关系来源于健康人格,这为健康的亲子关系打下了基础;良好的夫妻关系才会将家庭打造成一个安全和温暖的港湾,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良好关系下,父母本身是充满着积极情绪的,这种状态让他们在为人父母时也充满着快乐,这种快乐也会传递给孩子。


而想拥有良好的夫妻关系,重要的便是自身的心理成长。不断地认识自己、认识对方;不断地培养主动、关心、尊重、理解等积极心理品质,缓解自恋、剥削、控制、被动等不良心理品质的影响。学习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流派),一段良好人际关系的内化,一段好的心理咨询关系,是走出原生家庭不幸,得以健康成长的途径。


- END -


作者简介:认真、耐心、敏锐、真诚,乐于助人成长。喜欢运动、写作、阅读、聊天、散步、电影、冥想、游戏(新的爱好持续开发中),对人性充满好奇,有科学头脑,持续通过科学思维与内心探索,不断挖掘内心宝藏。热爱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事业,致力于通过写作和心理咨询,推动人的成长和改变。2006年开始从事专职心理咨询工作,至今接待收费个案咨询约7000人次。主要来访人群为大学生、中青年职场人士、青少年等。微信公众号:俞林鑫心理工作室。(ID:psychotherapist_ylx)

责任编辑:Spencer、婉仪
举报
闲看白云起

提一个建议,原生家庭的归因适合于未接触过心理学的无助者或者自我攻击型人格的人们来自我觉察与自我谅解,如果心中明确对父母有怨恨,或者对心理学相关理论有一定认知的自我保护型人格,最好少用原生家庭工具,很容易放大怨恨,适得其反——与父母和解是一个伪命题,与自己和解才是真相。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好像学了很多心理学却为什么总是没用的原因,因为拿心理学理论来套用已有认知,而不是突破认知限制,南辕北辙了。

2020-10-04 · 回复
匿名

最记得一次半夜(我大概高一),我妈哭着不睡觉,我要安慰她,我还要去麻将馆叫我爸回家,他还不愿意回!那时我觉得,我太难了,这是个什么事啊!毕业后,我找工作都跑远一些。回家,和我爸也无话可说。
这些年我很喜欢翻阅心理类的书籍,想了解自己,尤其是摆脱自卑(挺难)。

2020-10-04 · 回复
小鲸鱼ac0636

我就是学业,工作,爱情,人际都是失败的,导致我现在自我效能感非常低,从我记事时就每天都在父母的吵架之中,打架之中度过的,导致我现在只要看到有吵架,打架的场面就吓的要死,那是一种原始的恐惧,我的性格也非常孤僻,内向,完全没有安全感,每天都紧张兮兮的,觉得这个世界好可怕。

2020-10-04 · 回复
  • 小鲸鱼ac0636
    流年轶事 Lv0  小虾米
    回复 小鲸鱼ac0636 : 我跟你一样一样的!!跟你说的太像了
    2020-10-05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