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毕设、恋爱焦头烂额?“Mindset”来帮助你

精选
data.name
京师心理...

认证作家

文:Leena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hychology)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连续N小时敲代码?为什么有的人写一行代码就困到昏厥?

为什么有的人分手可以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为什么有的人分手哭到天昏地暗?

为什么有的人能快速上手一个又一个爱好?为什么有的人只愿意把一腔热血献给唯一的兴趣?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一次次克服挫折走向人生巅峰?为什么有的人遇到挫折容易放弃?


这些不同表现都与我们的心态(mindset)有一定关系。当我们持有不同的心态,我们的意图和行为也会有所区别。心理学家对心态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领域包括意志力、兴趣、爱情和智力等等。


今天我们带大家测一测自己在不同方面的心态,看看我们的心态会引导着我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有限的意志力VS无限的意志力[1]


先来测测你对意志力保持什么样的心态吧~ 请在以下两个选项中选择更接近你的思维的一句话:


A. 在剧烈的脑力活动后,我的能量耗竭了,而且必须通过休息来恢复。

B. 我的精神能量会自动恢复;即便在剧烈的脑力活动后我还可以继续坚持脑力活动。


选择A的你更倾向认为意志力是有限的,选择B的你更倾向认为意志力不是有限的。关于意志力不同的心态很大程度影响了我们在脑力活动后的休息意图和休息行为。


近年来心理学家发现,认为意志力是有限的人在完成需要自控力任务后更倾向选择休息


首先研究者发现,在进行复杂的脑力活动后,持有意志力是有限的观点的被试更容易联想到与“休息”相关的词,比如床、假期、睡觉等。同时他们看到与休息相关的物品,如床、椅子等,会表现得更愉快。这意味着认为意志力是有限的个体更容易将目标从坚持工作转向休息


其次,研究者还发现这种休息目标将带来真正的休息行为


在剧烈的脑力活动后,研究人员佯装邀请被试参与椅子产品测试,实则通过被试坐在椅子上的时间反应被试的休息行为。研究结果发现,认为意志力是有限的个体会花费更长时间体验椅子。也就是说,他们不仅有休息意图,而且在有机会休息的时候便义无反顾地选择休息。当感觉自己需要休息的被试真正休息之后,他们会认为自己被重新注入能量,更少联想到床、睡觉等休息相关的词汇。


这个研究向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如果你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到一项工作中,不妨先说服自己,“我能从工作中获得自动恢复地精神能量”~



一见钟情VS日久生情[2]


看到那些甜甜的情侣,你更倾向认为他们是一开始就找到了灵魂伴侣,还是更倾向认为他们是不断磨合最终如此般配呢?如果你更认同前者,那么你很可能属于一见钟情党;反之,你很肯能属于日久生情党


对于成功的人际关系,一些人认为是命中注定的,另一些人认为这是努力培养感情的结果。持有一见钟情观点的人认为约会是寻找“真命天子”的尝试。


在感情路上遇到困难时,他们更容易放弃,更容易向前看。因为在他们心里,遇到了感情上的重大困难标志着伴侣不是自己的命中注定,所以应当及时止损。把恋爱过程当作寻找真命天子的尝试让他们更轻松地面对分手——这不过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相反,那些认为情感需要细心照料的人们在遇到感情方面的难题时,更倾向于维持这段关系并尝试解决分歧。他们更愿意相信感情上的矛盾可以通过努力化解,一段美好的关系需要双方慢慢磨合。这样的想法让他们在面对分别时格外痛苦,因为分手磨灭了他们付出的大量努力。


或许我们可以在恋爱中保持日久生情的观点,好好用心地培养感情;但如果真的走到分手这一步,我们可以尝试转变我们的心态,把这一段经历当作是寻找真命天子的尝试。这样一来,我们可能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培养兴趣VS寻找兴趣[3]


“寻找你的兴趣。”这句话这几年来越来越火——这背后隐含着一种逻辑:兴趣是通过寻找得到的。但是这一逻辑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兴趣从哪儿来?怎么寻找?是所有兴趣都等待它的主人找到它吗?还是说有另一种可能,即兴趣是通过培养产生的?


研究者发现关于兴趣,人们主要持有以下两种观点:


A.兴趣是固定的,我可以找到我的兴趣。

B.兴趣是成长的,我可以培养我的兴趣



研究人员发现,相比于持有成长兴趣观的人,持有固定兴趣观的个体对和现有兴趣领域不同的文章表现出较低兴趣。比如一个对理工科更感兴趣的人,如果他持有固定兴趣观,那么他对于文科内容的有趣程度评价较低。也就是说,持有固定兴趣观的人对新兴趣的开放程度更低


不过当他们找到了新的兴趣,他们会对新兴趣保持无限的动力,并且认为追求这种新兴趣不会有任何困难。


另一方面,当人们在追求兴趣的道路上遇到重大困难时,持有成长兴趣观的人们更倾向于维持当前兴趣,努力克服困难。而持有固定兴趣观的人比较容易认为这些困难暗示着这个兴趣不适合自己,于是选择放弃。


智力是天生的VS智力是可塑的[4]


作为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之一,迈克尔.乔丹曾言“我曾一次次失败,这是我为何成功”。他认为曾经面对的一次次挑战是挫折,而不是自己能力不足的暗示。


不少杰出人士往往认为失败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但也有人认为失败意味着自己的能力不足。与这两种观点类似,大多数人对智力的持有两种信念:智力是固定的VS智力是可塑的。对于认为智力在某种水平上是固定的人而言,努力似乎不会有任何改变。而对于那些相信智力是可以培养的人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努力变得更聪明、更有能力。


持有智力发展观的人更在意学习知识和提升自己能力,因此,他们倾向于通过和过去的自己比较,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比如对比这个月的自己是不是比前一个月沉迷游戏的时间更多了。并且当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时,他们愿意学习新的技巧或付出更多时间精力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相反,持有智力恒定观的个体更关注自己的智力表现能不能证明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因此,他们倾向于通过和他人的比较获取对自己的评价,以保护或维持他们作为“有能力的人”的自我形象。比如他们可能更希望获得成绩的排名情况,从而确定自己在年级里的位置。这种比较可能会阻碍能力的发展。


总之,对于智力的心态创造了在成就情境下,以能力培养或形象维持为导向的意义系统。对智力的不同心态决定了我们的能力发展与否。


长辈们常劝慰我们遇到事情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过,心态真的有好坏之分吗?或许正如上述研究,人们拥有的心态无所谓好与坏,都有其适应性的功能。只是当我们有了某种心态,我们更倾向于做出某些行为,这些行为在一定情境下是更优秀的选择。而另一种心态不过是让我们更倾向于做出另外的行为,它也有自己适用的场合。


这些研究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许可以从改变心态入手——咦,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很像长辈们对我们说的另一句话,“你换个角度想想呗”。看来爸爸妈妈的话有时候还挺有道理的~



学堂君



是时候端出毒鸡汤了,如果改变心态就能改变行为,那诚然是很好的事情。问题是,心态能那么容易被改变吗?


意志是有限的还是无限?智力天生还是可塑的?这些并不只是态度的问题,还代表着个人的认知观念。一方面,学堂君认为固有的认知观念是比较难改变的,通常来说这些观念都是从日积月累的经验中形成的。另一方面,既然部分观念由经验塑造,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积极再定义以往的经验,或者努力去寻找不一样的经验来打破现有观念。世界很大,只要你有心去相信,总是可以找到相信的证据。同理,只要有心改变,总能找到改变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Job, V., Bernecker, K., Miketta, S., & Friese, M. (2015). Implicit theories about willpower predict the activation of a rest goal following self-control exer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9(4), 694.
[2] Knee, C. R., & Petty, K. N. (2013). Implicit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Destiny and growth belief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lose relationship, 183-198.
[3] O’Keefe, P. A., Dweck, C. S., & Walton, G. M. (2018). Implicit Theories of Interest: Finding Your Passion or Developing It?. Psychological science, 29 (10), 1653-1664.
[4] O’Keefe, P. A. (2013). Mindsets and self-evaluation: How beliefs about intelligence can create a preference for growth over defensiveness. The complexity of greatness: Beyond talent or practice , 119-134.

公众号简介: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hychology),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责任编辑 | Spencer、Claire


举报
xinli_776

是该有这样的观点出现了

2019-05-23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