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安全感的路上走了太久,忘了本来要去哪里

data.name
思维升级

认证作家
文:咨询师王分分
来源:安慰记心理小店

Everything in life is related

要看到痛苦背后的价值


上周店长跟我谈到安全感,我第一反应就是:安全感越去寻求,就会越着急、越焦虑。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还得从安全感的定义开始。

 

01 

安全感是什么?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这样描述心理的安全感——


个体感觉自己能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是能满足个体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

 

也就是说,安全感是对生理、人身安全、社交、被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被满足的程度的主观感受。当满足程度对个体而言不够时,比如手机没电了、对方没有秒回信息、学习/工作/感情发展不如意等等,就会倾向于是不安全的。

 

02 

有安全感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对于具有或不具有安全感的人,马斯洛分别是这样描述的:


"具有安全感的人往往能感受到爱,也具有爱人的能力,会把他人乃至世界知觉为温暖的、友好的、惬意的,ta能感受到被人接受,也能对别人抱以友好、信任、宽容的态度。遇到坎坷时,ta能沉着冷静分析、乐观对待。"


"不安全感的人往往不能感受到他人的爱,也失去了爱人的能力。在ta的意识里,世界就像是一个充斥着威胁的丛林,丛林中布满了危险的陷阱,人们往往是自私的。因此,ta内心充满了焦虑和不安。遇到问题时,ta倾向于消极归因、悲观应对。不安全感的人会持续不断地追求安全感。"


大家有没有发现,似乎一个人的人生已经被“安全或不安全感”给定义了,如果你是具有安全感的人,那么你的人生就势如破竹;如果你不具有安全感,那么你的人生就一波三折。因此很多人把自己的困境归咎于缺乏安全感,甚至归咎于童年经验让我们缺乏安全感。


  • 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我很难相信别人……

  • 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我处理不好亲密关系……

  • 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我焦虑、抑郁、强迫……


03 

追求安全感本身已经偏离了初衷


起初发现自己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好像觉得只要找到了安全感,就万事大吉了。但,寻求安全感的这条路,却好像在转圈圈。当遇到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好不容易可以依赖对方,结果有一天,ta离开了,又被迫再次陷入不安全的境地。

 

安全感不是玩偶,想要就要;不安全感也不是玩偶,不想要就可以扔掉。我们总是用对待物理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方式(即回避或控制)来对待我们心理世界中的感受,情绪如此,安全感亦如此。

 

不想要抑郁,不想要焦虑,不想要恐惧,不想要痛苦,不想要不安全……


的确,我们能想到无数的方法来回避或控制它们,比如做运动、听音乐、看电影、聊天、自我安慰等等,但只要我们还在与它们做斗争,它们就会不断吞噬我们。


就好像我们在跟悬崖对岸的一个怪物拔河,这个怪物就是不安全感,输了就会掉落悬崖,所以我们紧紧拽着绳子。与此同时,我们的人生也只剩下了这个怪物和眼前的绳子,看不到在我们的身后,还有一大片陆地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 你还记得最初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吗?

  • 假如没有这只怪物,你没有在拔河,你会做些什么呢?

  • 如果试着放下绳子,让这只怪物待在悬崖对岸,会怎样呢?

 

试着想一个身边你认为具有安全感的人


  • ta会把注意力一直放在自己有安全感这件事本身吗?

  • ta就真的处在毫无危险的环境吗?

  • ta是如何看待可能出现的身体或心理的危险的?

  • 假如ta完全感觉不到不安全,ta还能顺利走到现在吗?

 

事实上,问题的本身并不取决于是否有安全感,而取决于我们如何与我们的不安全感相处。


而一个“具有安全感”的人其实是一个真正“理解不安全感”的人。


ta知道危险是什么样的,ta知道何时才是真正的危险,所以ta在大部分时候都会投身于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上,而在真的遇到危险时,ta才会腾出双手去处理;当危机解除,ta又会回到自己的人生道路上。


04 

怎么与不安全感相处呢?


Step 1:分清真实的危险和设想的危险


首先需要用理性去区分真正的危险和头脑建构的危险,前者是确实危及到人身安全的,如果感知不到,那才真的需要焦虑;而后者是我们常常可以用类似于这样的句式来表达的:“我知道我应该……,但我还是担心……”。我想对于知道自己是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这个步骤可以跳过。

 

Step 2:构建安全空间


想象你的头脑里有一个大房子,有一个大门、客厅,里面有很多很多的房间,每个房间都以你喜欢的方式装饰着。越细致越好哦。

 

Step 3:邀请不安全感做客


当头脑中又冒出各种让你觉得不安全的念头时,给它起个名字(比如小坏蛋),就像是一个你并不欢迎的客人到来。想象你打开头脑里房子的大门,对它说一声,“小坏蛋(刚才起的名字),你来啦”,接着邀请它进入里面的任何一个房间,允许它在房间里做任何它想做的事情。而你可以待在客厅,去做你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不必非要招待它、与之纠缠。

 

总之,对于头脑世界的产物,我们就要在头脑中去与它们相处,而相处的法则就是允许不安全感的存在,不试图与它们拔河,让它们待在那里,你只管去做那些你计划要做的、对你来说更重要的事情就好。


不安全感,也许可以成为你的可爱小怪物。


- END -


作者简介:王分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取向是接纳承诺疗法(ACT),咨询小时数190+,拥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硕士学位,受训督导时长75+,咨询费用280¥/小时。微信公众号:安慰记心理小店。(ID:Clarifymind)

责任编辑:Spencer、婉仪

举报
颜艳

有道理

2020-08-06 · 回复
匿名

好难

2020-08-05 · 回复
小鲸鱼b35cc0

学习

2020-08-04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更多心理学文章 心理学文章列表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

分享一篇觉得不错的文章,快来看看吧~

长按扫码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