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创”不一定是永远的“伤”

data.name
成长

认证作家

作者:余泳蓝
来源: 安慰记心理小店(ID:Clarifymind)

1

曾经的“创”

不一定是永远的“伤”


九年前,我的爷爷因病去世了。这是我第一次经历生离死别,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难以言说的伤害和缺失。直到今天,在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哪怕走在大街上我也会忍不住流泪。


我们很容易就会认为,生活中这些糟糕或者不幸的事情,带来的只有无穷的痛苦、悲伤、恐惧甚至绝望……


Tal教授认为,我们充分具有在创伤后获得自我成长的能力。他分享了一个概念,叫做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一个创伤经历除了有坏的一面,同时也会有好的一面,我们可以从中获益。


但有人会说:“道理我都懂,看事情要看到它好的一面。但是我还是很痛苦啊,我就是没有办法从中走出来。”


没关系,我们一步步来。


首先,从“看到”开始。


回想一下,我是否曾在经历痛苦之后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呢?


现在我来列一下,这件事情发生后九年以来我的收获和成长:


→坚强、独立;

→更加珍惜我爱的人,对他们好;

→学会了去接受和面对意外、不幸、不圆满;

→感恩自己可以吃饭、睡觉、工作、看剧、听音乐、打游戏的时刻,并为此感到快乐;

→对于想做的事情,会马上去做;

→初高中时,每次遇到可以煽情的叙事文题目,都不愁素材,并且往往可以获得高分;

→每年有好几个纪念日可以去充分地悲伤,什么都不做,拥有一个完整的颓废空间;

→更能对悲伤和失去产生共情;

……


真的很意外,在我准备下笔写的时候,完全没想到能写出这么多条,甚至有一些是我之前从来没想到过的。尽管我之前就思考过这件事情带给我的积极影响,但我从来没有如此正式地将它们写下来。这个过程,比我想象中还要奇妙。


像Tal教授说的那样,我们要去感受和接纳自己所有的情绪,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如果这个创伤确实让我获得了成长,那我就可以为此感到快乐。承认痛苦事情带来的积极的一面,并不意味着我忘记了这件事,忘记了这个人。


2

快乐的“PTSD”


我们应该都听过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哪怕不知道它的诊断标准,我们有时候也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


PTSD是一种人们在遭遇突发的重大创伤性事件后,心理状态产生失调导致的后遗症。具体表现包括:在记忆中反复体验创伤情境、极力回避甚至选择性遗忘有关事件以及过度警觉等。


极度痛苦的事件会给人们带来如此大的冲击和如此强烈的持续体验,那么,极度快乐的事件是否具有同等强烈的效果,同时影响是积极正面的呢?


换句话说,存在快乐的"PTSD"吗?


Tal教授认为是有的,并将其称之为PPEO(post peak experience order)——高峰体验后通路


这是一个假设性理论,来源于马斯洛提出的高峰体验。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是指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


当我们做自己爱做的、觉得有意义、重要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更容易获得高峰体验。例如,看了一本很喜欢的书、听了一首很好听的音乐、和亲人朋友相聚聊天、孩子出生等等。


由于这是一种十分强烈的快乐体验,我们在事后仍然会反复回忆起这些美好的情境或内容,感觉再次经历了这些快乐事件。


为了增加获得高峰体验后通路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在脑中多次重播那个画面,或者也可以把经历写下来。在写的时候不需要分析自己为什么快乐,只需要去描述快乐的情境——


昨天和一个好朋友一大早出门看了复联4。虽然我俩都不算是粉丝,但看了之后还是十分激动地讨论着剧情和感想,边聊边逛街。在我们常去的衣服店里看到之前很想买的一双特价鞋子,终于有我的码了,毫不犹豫地拿下!


吃饭的时候,刷着朋友圈的风景,她突然说想去扬州。我说,我也想,一起去吧。“真的吗?我说真的!”“真的是认真的呀!”“真的!”十秒之内做好了旅游决定。


走回去的时候,看到路边的花很好看。于是开始互相拍照,合影。我说她拍的好看,她说我拍的好看。最后我把她帮我拍的照片用做了微信头像。


这是近来我最快乐最满足的一天了。而且,我不仅会回想那些快乐的时刻,还会想要再次和朋友一起去做这些事情。与PTSD相反,在经历了极其快乐的事情之后,我们往往会想要再次经历类似的事件或情境。


我发现,这将会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


首先,需要发现和体会自己感觉快乐的时刻。其次,通过脑中重播或者记录下来的方式,让自己可以重复体验当时的心情。而且,这帮助我们了解到那些可以让自己感到快乐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继续去做那些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创造类似的经历。然后又可以再次回到重播环节。


不是待会、不是明天,就是现在


Tal教授说到,这么多年来,他教授的学生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认为“我听完这学期的课再去做吧”、“似乎不用急着在现在就要做”,另一类是在每节课后会立刻采取实质性的行为改变。相比之下,第二类人会变得更加快乐。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大脑不能接受内在和外在不一致,因此它总会调整我们的态度或者行为,使两者相匹配。


哪怕我们听了一节很棒的课,改变了对某件事情的态度,明白了应该如何做,也认为自己确实需要这样做。但是,如果行为并没有随之改变,也就是行为与态度不相符的话,那么我们的态度很快又会变回原来的样子。


那么不是待会、不是明天,就是现在来试一试改变如何?在留言中试着写下从曾经的某一个创伤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怎样不同的自己;或者写出马上就要去实践的美好生活计划。


作者简介:安慰记心理小店(ID:Clarifymind),一个将心理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的地方。


责任编辑:小明 spencer


举报
xinli_5771

角度刁钻

2019-05-22 · 回复
xinli_6577

不新鲜

2019-05-21 · 回复
xinli_1526

很有代表性

2019-05-20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