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父母的恨,其实是被压抑的爱

data.name
胡慎之

认证作家/朗读者/直播主播
作者:陈漫初
来源:胡慎之(ID:hushenzhixl)


最近,看到一个街访的视频。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路上的小朋友,问他们眼中的妈妈到底是什么样?


“我妈总打我...”

“她老催我写作业...”

“不让我出去玩...”


无独有偶,今天刷微博的过程中,看到一个互动话题叫#母亲节套餐,妈妈再打我一次#,里面的回答都在表达,小时候被妈妈打过多少次,那时候的自己觉得有多绝望,多凄惨。


我随即转发给我的朋友,跟她聊起小时候被父母打过的趣事。虽说是“趣事”,但回想过去,内心总有一股委屈和失落。



01


我朋友说她小时候很害怕做错事,生怕做错事了就会惹来一顿骂。她觉得父母就是权威,父母都是对的


小时候她曾经尝试过表达自己没做错,可是结果要不就遭到漠视,要不就是父母姿态更加居高临下的痛骂。“我是你爸!”“我是你妈!”“我为你好!”甚至到后来她畏手畏脚,是不敢做任何事。


在这样的不被允许表达、不平等的家庭氛围中,让她的害怕延续到成年。她看起来就是弱弱的,在权威人物(例如老师、老板)面前大气也不敢出。


因为从小开始,也不知道什么事在父母眼里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知道做了什么事会引起父母的情绪狂潮,只知道自己“做错了”就会引来一场风暴。


她已经把父母的愤怒和焦虑通通归因为都是我的错


后来,接触了心理学,她曾尝试过为自己发声。


曾试过跟父母澄清“你是你,我是我,你的情绪是你的,跟我没关系。”可是父母已经习惯了这一直以来的方式,突然发觉女儿“不受控”了,于是比小时候吼得更大声,更有气势。


父母因为孩子的表达而焦虑害怕,所以第一反应就是制止。殊不知,孩子不表达,以后就再也不表达了。


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每一次生生忍下的眼泪,以后会氤氲成他人生中的一场暴雨。


父母更不知道,孩子每一次吞下那些还没说出的和不敢说出的话,以后都会是他无法承受的重量。


长大以后,孩子不会表达了。


是的,其实父母也在害怕,在焦虑。他们在害怕孩子失控。


潜意识里,他们害怕他们的情绪没人负责,因为他们自己没有力量承受自己的情绪,更没有力量承受孩子因为自己情绪受伤的这个事实。然而,往往他们越害怕,就越要掌控孩子的言行。



02


网上有一段子:


“我还是很喜欢你,像小时候吃辣条,不看生产日期;像小时候我爸打我,不讲道理。”


这句话大概是想突出“我喜欢你,不讲道理。”可是那一句“像小时候我爸打我,不讲道理。”莫名让人觉得心酸。


平时生活中不难见到,父母想要孩子改变的就是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行为或者性格。忽略了孩子自身想要什么,生生地把孩子的需求堵在嘴里


孩子是症状,父母是症结。


很多父母都会说“他很不听话”“有什么办法可以给我教育他吗”焦虑都写在脸上。反观一旁的孩子,要不就一脸无所谓,要不就沉默。所以,这到底是孩子想要改变,还是父母想要孩子的改变?


父母一直想要控制孩子的人生,仿佛只要把孩子攥在手里就心安,不知不觉把孩子沦为了自己的附属品。孩子越来越发不出自己的声音。


我朋友成年以后,对于权威性的人总是下意识地顺从,在这些人前她没有自我,不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她越来越累。


接触了心理学,一点点觉察成长,才发现自己幼时被种下的根这么深。


面对权威人士时,她下意识的顺从其实就是把对方投射成了父母。她害怕,害怕自己做错事,不知道有什么后果。


明明很有才华,在工作上却不敢表现;


明明工作繁杂琐碎,已经让她喘不过气来,她还是无法说出现状争取自己的利益;


欠缺的除了勇气,还有力量,勇敢表达自己的力量。


无法再那么纯粹勇敢地表达自己。


03


当孩子越能被允许表达,他才能越活出自己。


很多父母都走在学习成长、斩断代际传递的成长路上。


如果你也曾是受伤的孩子,如果你也正走在成长路上,像文中提到的朋友一样,苦于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苦于无法活出更好的自己:


1. 允许自己有恨,恨与爱往往是孪生的


很多时候,这种恨是不被父母允许的,出于对父母的认同,这种恨也不被自己允许,久而久之,越积越深。


当你面对权威不敢表达的时候,你就把心中那个严厉的父母投射出去了,你对对方既害怕又有期待,期待他能打破你以往经历的严厉父母,期待他能看到你。可是往往是不会的。


这种爱恨交织的感觉,还是要回归到自身。因为恨隐藏在爱之下,我们试图用爱去掩盖那种恨。然而越是掩盖,自己越痛苦,越不被看到。


连自己都看不到自己,期待别人的看见和救赎是不太可能的。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当你允许自己的恨时,爱才会流动”。


允许自己有恨。尊重自己的感受。


要看到自己,接纳自己。


2. 好好觉察,学会表达,如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小时候吞下了不敢说出的话,吞下的还有自己的真正感受。这模式一直贯穿着我们一生。长大以后,明明心有所感所想,也习惯性压抑,或者说明明感觉到了不舒服,但下意识保护自己,习惯性隔离了自己的感受,试图粉饰太平。


你可以去尝试体会觉察一下自己真正的情绪,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准确了解自己,走出表达自己的第一步。尝试开口表达你真实的感受,这种表达是坦然而真诚的,只讲感受不指责。对方一开始可能会不习惯你这样的转变。


别害怕别退缩,多表达几次。那只是你的感受,你可以更理直气壮些


3. 分清界限


很多父母跟孩子之间是界限不清的。


当你在表达的时候,你会受到别人的指责或者攻击。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你讲的只是“感受”,感受并没有好坏之分,那是你的感受。对方往往会觉得自己被指责了。总是有个过程的。


要知道,他们的攻击或指责不是针对你,而是通过指责把他们所感受到的扔回给你,这样他们就不会有内疚不会有不舒服。


我记得当我学习心理学之后,学会了如实表达自己。有一次电话我妈说一句话让我很不舒服,我跟她说:“妈妈,你刚刚那句话让我觉得很不舒服。”我妈听到后立刻跳脚,急了“哇!你怎么这么敏感啊?学心理学是这样的吗?”我有点委屈。随后就释然了。我告诉她“妈,我在表达这句话让我不舒服呢,这是我的感受。”


我知道其实妈妈在害怕,害怕我这句话是在告诉她“妈妈,因为你说的这句话,我受伤了。”所以她迫不及待攻击我,证明“我没错,女儿没因为我受伤。”以及缓解她“犯错”后的焦虑。


现在,在一次次的表达中,我妈妈也知道我在表达事不是针对人,更能坦然更有力量地理解我所表达的感受。


你表达感受的同时,对方会有自己的感受。这是很正常的,双方都会需要一个适应缓冲期。

 

再没有第二个童年。我们回不去了。


可是你要相信,现在的你可以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让自己为自己勇敢发声试试。


没关系的,你只是表达你自己。


当你学会了表达,从内在生出自己的力量,你才能更好地活出自己。


作者简介:本文转载自胡慎之(ID:hushenzhixl)。胡慎之,知名亲子关系专家,向日葵心理创始人,向日葵爸爸。新书《陪孩子度过生命第一个三年》、《父母的教养,孩子的成长》京东当当热销中。


责任编辑:Spencer、Claire


赞赏
举报
霁潇

建议我妈看看

2019-06-17 · 回复
勿忘初心

你们不是一个人

2019-06-17 · 回复
用户已注销

昨天小叔子来我家,看到我给女儿吃剩下的鱼和西瓜,不阴不阳的说了一句:“哎呀!我哥在家的时候都不怎么做饭,我哥一出差就又是鱼又是西瓜的”,我听了之后很心里不舒服,瞬间不想理他,原本想问他下午吃饭没?准备给他管顿饭的念头也没有了,没怎么和他说话直到他离开。看了这篇文章后我后悔了我当时怎么就没有回怼他而只是选择了沉默没理他,现在想想我应该跟他说:“我们千年一次的你所谓的好饭被你遇到了而已,你上次遇到的你哥回来可都是在外面饭店吃的,你是对我有意见吗!我怎么听着这么不爽呢!”也许他也只是一句玩笑话被我这个不会开玩笑的人听了,并且认真了!

2019-05-26 · 回复
  • 吃斋章鱼
    吃斋章鱼 Lv0  小虾米
    回复 吃斋章鱼 : 你很棒,应该很会照顾别人的感受
    2019-06-17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