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心理学发现,升级你的思维

data.name
壹心理翻...

认证作家/鲸鱼社工

心 理 0 时 差

壹心理 ◎ 荣誉出品


作者 | 时差大叔

首发 | 心理0时差(壹心理旗下公众号,微信 ID:PsyTime)



还记得高中课本上的那段话吗?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而心理学要找寻的规律,无非是:描述、解释、预测、影响人们的思想、情绪、和行为。


大叔为你收集了藏在心理学教科书角角落落里,对生活和思考都能有启发的 8 个研究。轻量整理,一次性放送,供诸君来吸吸吸。


这些赤裸裸的真实,就算背负着冒犯你的可能性,我也绝不想欺骗你。



01 ◎ 长得好看,是天生的加分项?


心理学家 Landy 和 Sigall 做过这样一项研究。他们邀请了一组大学男生,去阅读并评价一位女大学生的作文。


在读作文之前,这些男生被分成了三组。第一组拿到了一位美女的照片,第二组拿到了一位相貌平平的女生照片。研究人员告诉他们:“你手边的作文,就是照片上这个女生写的”。


第三组男生没有拿到任何照片,直接就开始读作文、打分了。


结果呢?第一组男生打出的分数最高,第二组最低,第三组则夹在两者中间。而这三组男生,拿到的作文都是同一份。


呃,长得好不好看,和作文写得好不好,有个毛线关系?


但也许,高颜值,天生就是加分项。很明显,像作文这种主观题,阅卷者的评判标准,已经被文章作者的长相,带偏了。


心理学家用「晕轮效应 halo effect」来解释这个现象:


当我们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我们便会更具这一点、去推论这个人在其他方面的特征。


哇,这女的好美!

一定很会打扮自己吧!

化妆品的选用肯定很讲究吧!

买得起那么多化妆品,收入或者家境肯定不错吧!

还懂得搭配衣服和头饰、自拍知道找角度、怎样 P 图最完美……


晕轮晕轮,就这样像光圈一样,那些男生,早就被女神的光圈耀眼到晕头转向了。


职场上也一样的。研究发现:公司面试官在面试两个资历相当的人求职者时,颜值更高的那位,被聘用、获得更高起薪的机率,都更大。


大叔绝不鼓励这种认知。作为公司领导,除非你家的业务量和颜值高低直接相关,否则找个资历深、潜力大、团队协作素养好的人,比那张画皮要重要得多。


打破晕轮的方法很简单:想清楚自己要做的评估和决策,和自己接触到的信息,哪些有关联,哪些其实没半毛钱关系?三思过后,就能清醒一点。




02 ◎ 苛责别人,跟宽容自己一样容易


假设你在路上走得好好的,突然迎面走来个脚步很快的人,ta 碰撞到了你的肩膀,让你打了个踉跄。还没等你和这个人理论呢,ta 已经消失在人海里了。


这时,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呢?


会是:“这个人没长眼睛吧?路上人这么多还走这么快?赶着投胎不成?连句对不起都不会说,真是脑子有病,道德也有问题!”


还是:“这个人应该不是故意的,估计是赶着去做紧急的事情。路上挤得水泄不通,可能对方本来想说一句对不起的,但回头一看才发现自己连撞到了谁都认不出。”


心理学上的「基本归因错误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告诉我们:超过半数以上的情况,我们会选择前者。


因为当我们评价一个人、解读对方行为的时候,总会忽略 ta 可能所处的情境,而直接把行为本身的好坏,归咎于这个人的内在品质。


而如果反过来,今天是我们撞到了别人,换做我们评价自己的时候,我们会为自己任何看来不恰当的行为,找各种各样的 “情境借口”:


“我不是故意的,我是赶着去做要紧的事情,刚才路上人太多没看到 ta,所以才碰到 ta 了。想要道歉来着,但已经来不及回头了。”


这不是要分清到底谁对谁错,只是一个人的行为,定是由内在因素(如个人品质)和外在因素(如所处环境)共同决定的。


在还没摸清情况的时候,我们要苛责别人的内在品质,总能找到千百个理由;而我们要原谅自己,也总能找到千百个外在借口。




03 ◎ 被歧视的人,也会歧视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 Shih,Pittinsky,和 Ambady 做过这样一项研究:他们找来了 46 位亚裔女大学生,通过电脑随机抽签将她们分成三组,做一项数学能力测试。


这三组女大学生拿到的数学题都是一样的,唯独她们在考前听到的开场词不同。


在第一组中,考官在开考前提醒她们注意:“在场的你们,都是女生哦”;


在第二组中,考官在开考前提醒她们注意:“在场的你们,都是亚裔哦”;


而在第三组中,考官并未刻意强调她们的性别或是种族。


结果出来后,大家都惊呆了:同样的考试、随机被分组的 3 组大学生,成绩却大不相同。


第一组成绩最差,第二组成绩最高(比第一组高出足足 25.58%),而第三组的成绩则在两者中间。


这意味着什么?


当这些学生被强调 “你们是女生” 时,她们心中 “女生数学比较差” 的自我歧视就被激活,这足以导致数学成绩的显著下降。


而当这些学生被强调 “你们是亚裔” 时,“亚洲人数学比白人好” 的这种自我偏见就会被激活,这足以激励她们做得额外出色。


考试,本应是用来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公平、客观的考核工具。的确,考题本身对所有人一样,这依然很公平、很客观。


但只要考生心中想着 “我是什么性别”、“我是什么肤色”,这足以影到实际的考场发挥。


这些女大学生,无形中都陷入了这种歧视、内化了这种歧视、甚至开始歧视起了自己。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在心中都默默认同了那些歧视和偏见的话,这个世界所谓的 “平等”,也许就真的没人守护了。




04 ◎ 有多少人,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心理学家 Rosenthal 和 Jacobson 曾跑到一所学校,做了这样一项研究。


九月刚开学,他们在一个班级随机抽取了一半学生,给他们做了一次智力测试。但这其实是个假测试,研究者们把这些学生的名字打乱,随机给每个学生安上了一个假 IQ 得分。


接着他们把这份虚假的 IQ 成绩单,发到了这个班级的班主任和老师手上(但老师们不知道这是假成绩)。


次年暑假前夕,研究者们又回到了这所学校,给同样的学生做了一次真正的 IQ 测试。耐人寻味的结果出现了:


刚开学那会儿明明是得到了 “假高分” 的学生,一个学年过去,他们的成绩居然真的比那些得到了 “假低分” 的同学,要高出一大截!


要知道,原来那些假分数,完全是随机分配到这些学生身上的啊!


这就是「期待效应 Expectation Effect」的力量。Rosenthal 和 Jacobson 认为:


这一整个学年以来,老师们因为对当初 IQ 得分看起来很高的学生,抱有很大的信心、满满的期待,所以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学生给予了特别关注、发展的机会、额外的关心。


—— 而这些关心和机会,才是这一年以来,让这些学生突飞猛进的根本原因。


不仅课堂上的学习,就连身体素质也一样。有研究表明:那些收到假成绩单,写着 “你的某某某学员在之前的篮球比赛中,投篮命中率很高” 的教练,也同样会给这些学员提供更多的机会。无形之中,教练对他们的期待,促成了进步。


这种研究现在不会再有了,因为这违背教育伦理。怎么可以拿无辜的孩子做小白鼠、把他们的前程当作赌注呢?


但这项来自 1960 年代的研究,至今心理学和教育学书籍上还在反复引用,值得我们深思。


你的期待,就是你的姿态;而你的青睐,能成就一个人的未来。




05 ◎ “默认选项” 正在主宰你的人生


哥伦比亚大学的 Eric Johnson 和 Daniel Goldstein,研究了欧洲 11 个国家的器官捐献机制,发现有些国家在公民报考驾驶证的时候,申请表上有这么一个选项:


“若您同意自己身故后,捐献自己的器官,请在方框内打勾。”


而另外一些国家的驾照报考表上,是这样写的:


“若您身故后,不同意捐献自己的器官,请在方框内打勾。”


结果发现:


在第一类国家中,打了勾、同意捐献器官的公民,最低的只占 4.25%,最高的也才 27.5%。


而在第二类国家中,没有打勾、等于默认同意捐献器官的公民,平均占到了 90% 以上。


↑ 点击图片可放大 ↑


研究人员之所以把 11 个目标国都选在欧洲,是因为这些都是西方国家,彼此的文化环境较为相近,国民对 “器官捐献” 的态度不可能出现 4.25% 和 90% 这样的天壤之别。


而之所以会真的差了这么多,是「默认选项 Default Selection」在作怪。


在我们作选择的时候,往往会被选项本身、和选择题题干的措辞所迷惑。没有其他选项的时候,我们会放弃思考、倾向于 “维持原状、保持默认” —— 所以默认同意捐献的,就保持了同意;默认不同意捐献的,就继续不同意。


亲爱的,默认选项,从来都不是最佳选项,而只能是别人帮你预先做好的一个选择。


人生就是一个个选择的加和,把握住每一次作出选择的机会,不夸张地说,就是把握你的人生。



06 ◎ 认知失调:价值 $20 美金的谎言


1959 年,斯坦福心理学家 Leon Festinger 利昂·费斯廷格,正在开展一项事后会名声大噪的研究。


参加研究的人,需要执行一项超级无聊的任务:在一个盒子里绕线,绕啊绕啊绕啊,但要绕整整一小时。


一小时过去,正当参与者准备走人的时候,研究人员会拦住他们说:


“同学,你能帮我个忙吗?帮我去和站在门外、下一个就要开始参加实验的同学说一声,你就说这个实验非常有趣,值得期待!”


为表感谢,只要你这么做了,研究人员就会给你 $1 美金。


而另一组实验参与者,在经受了同样无聊的一小时、违心地对下一个人说了同样的谎话后,可以获得 $20 美金的酬劳(注意:这可是 1959 年的二十美金啊!)


有趣的是,后来的采访发现:拿到 $1 的人,他们自己也开始觉得这个实验很有趣了。而收了研究人员 $20 好处的人,自始至终觉得这个研究无聊透顶。



这背后的道理,就是费斯廷格提出的「认知失调 Cognitive Dissonance」


其实,无论是拿到 $1 还是 $20 的人,他们一开始都觉得研究本身很无聊,也都对自己撒的谎感到不安和自责,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认知都是:“我是个基本上还算比较诚实的人”。


“我一般不说谎的,可是我今天居然撒了个这么明显的谎言” —— 这就是言行之间的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可是很难受的事情!尽快回复调和,是唯一的出路。为此,他们都必须说服自己:


“我今天之所以撒谎,一定是有理由的。”


对拿到 $20 的人而言,他们可以借助这笔不小的收入来解释失调:“撒谎的确不好,但我真的是个一般不撒谎的人。二十美金啊!天上掉馅饼啊!碰上这种好事的机率有多大?和我撒谎的机率一样小吧!该死的心理学家,让老子破了自己的信誉,怪不得他们要给我这么多的报酬,这是安慰金啊!”


而只拿到 $1 的人,对他们而言,解决失调的方式就只剩下:试图说服自己,“其实这个研究是真的蛮有趣的、不是无聊的”。唯有如此,才抚慰得了良心上的自我拷问。


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认知失调的例子:


假设有两家公司开发上架了新的 APP,他们提供的服务种类、价格、质量都一模一样。第一家公司只要你下载后注册就可以直接使用 APP 了,第二家则设置了障碍:你需要获取个人推荐二维码、截图发给朋友帮你扫码、或是发到朋友圈集赞、达到一定数目才能开通账号使用。


你认为:在最终成为了这两款 APP 的注册用户中,哪家 APP 的用户,黏性会更高、对服务更买账、APP 使用率更高?


认知失调理论告诉你:必须是第二家!因为你已经为这款 APP 的注册过程付出了不少心力。


“我竟然会为了注册一款 APP,付出这么多时间?” —— 认知失调。


“这 APP 一定非常有使用价值,里面的服务一定是很棒!所以我刚才的注册,是值得的!” —— 失调解决。


“接下来,我要多用用,才对得起自己的付出!” —— 第二款 APP 的用户高黏性,达成!



当然,这样的注册设置也是有代价的,可能一部分潜在用户会直接撒手走人:“注册都那么烦?不用了!”


但如果这家公司的首要追求,是黏性,而不是注册用户数,那心理学的启示就是:设置一些注册门槛,反而更好。


对我们用户而言,也是一样的。一款产品究竟是否适合自己,不应该看自己在它身上付出了多少时间,而是应该考虑它为我们,究竟能带来什么。



07 ◎ 商家想坑我们的钱,有多容易?


再来看一个和消费者有关的心理学现象。只不过这次,比起注册一个 APP,我们可能会付出更多。


国际著名期刊《经济学人 Economist》曾出过这样一则广告,其定价策略特别耀眼:


电子版一年定价:$59 美金。

纸质版一年定价:$125 美金。

电子 + 纸质版一年定价:$125 美金。



这个三层定价策略大获成功:就在这一年,订购纸质版的户数,比去年多出一大截。


到底多出多少呢?《经济学人》没有公布具体数据,但有个麻省理工的教授 Dan Ariely 特别想弄清楚。


于是,教授在麻省理工这所精英云集的高校,做了个实验。他把这三个价位给了 100 个学生,让他们挑选购买。


结果如下,84% 的人都选择了 “电子 + 纸质版,$125 美金”:



接着他再把中间第二个选项拿掉,重新找了 100 个学生。这一次结果大变,最受欢迎的选项,一下子变成了第一个:“纯电子版,$59 美金。”



显然,《经济学人》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中间那一档 “纯纸质版 $125 美金” 的价位。


当三种价位一起出现的时候,虽然中间的一档无人选择,但杂志社也成功地让绝大多数消费者,付出了 $125 的价格。


而如果杂志社取消了中间一档的话,他们会亏损不少,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只会购买 $59 的电子版。


你能想明白这是为什么吗?如果能想通,说不定生活中商家类似的伎俩,你就能避免中招哦~ 来评论区亮出你的思考,优质的答案,大叔不仅给你上墙,还会给你置顶!



写在最后


上期推送,大叔讲的是 “9 个认知偏差”。加上今天的 “7 个心理学发现”,一共 16 个生活中无处不在、却很难被我们意识到、而一旦发生就定会对我们和身边的人造成影响的心理现象,都已展露无遗。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再度回看文章开头这句话,依旧朗朗上口,但已然感受更加深刻。


其实心理学家在发现了这些规律之后,他们也未必能运用自如。


但大叔是真心佩服和感谢他们的。懂得了这些规律,我们就离更高的思维和人格层次,更近了一步。


愿与君共勉。




References / 大叔参考的文献资料:
[对应文中第 1 - 7 号心理学发现]
[1] Landy, D., & Sigall, H. (1974). Beauty is talent: Task evaluation as a function of the performer's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9(3), 299.
[2] Tetlock, P. E. (1985). Accountability: A social check on the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227-236.
[3] Shih, M., Pittinsky, T. L., & Ambady, N. (1999). Stereotype susceptibility: Identity salience and shifts in quantitative performance.Psychological Science, 10(1), 80-83.
[4] Rosenthal, R., & Jacobson, L. (1968). 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 Expectation and Pupil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5] Johnson, E. J., & Goldstein, D. (2003). Do defaults save lives?. Science, 302, 1338-1339.
[6] Festinger, L., & Carlsmith, J. M. (1959).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forced complianc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2), 203.
[7] Dan Ariely's Ted Talk (2008). Are we in control of our own decisions?

© 版权所有:壹心理。如需转载,请关注本文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心理0时差(微信 ID:PsyTime)」,后台回复 转载 二字,按要求申请授权,谢谢。

赞赏
  • 心心学长@弗洛伊德
1人打赏了作者
举报
相关阅读
保持专注,体验心流
思维升级 #注意力训练
保持专注,体验心流
邯郸事件背后,探索青少年心理
心理健康指导师 #童年创伤与霸凌
邯郸事件背后,探索青少年心理
walker小鲸鱼

在比较中都容易自我歧视甚至映射这种歧视到其他方面。

2022-11-18 · 回复
匿名

小举动有大影响

2020-01-30 · 回复
微格尔青

最后那个是“锚定效应”,报社用纸质版价格做了“锚”,当我们看其他两个价格时会不自觉地拿来做比较,就会觉得电子版+纸质版的价格跟纯纸质版价格一样但是多了电子版,感觉不贵,“占便宜”了,看选了这项。

2020-01-30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