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data.name
鲁林希

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作者:鲁林希
来源:鲁林希(ID:lulinxigongzhonghao)

我是演说家演讲视频,详情请戳:https://v.qq.com/x/page/m0835o12egg.html

演讲全文见如下:


01


“你最讨厌爸爸妈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去年上半年,我邀请了全国各地的500多个5-18岁的孩子们做了一个调研。孩子们给的答案五花八门,比如:一天到晚催催催;没事敲房门,私自动日记本;爸妈玩手机却要孩子写作业……每个听上去都似曾相识。但最出乎我意料的答案很简单,它只有三个字,“为你好。”



“为你好”几乎每个爸妈都会讲。我们也常常用这三个字来体现父爱、母爱的伟大。可是“为你好”和“对你好”真的不一样。“为你好”有的时候可以很自私。因为“为你好“让我们用自己的成功衡量孩子们的成功,用自己认为的幸福来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幸福。它有的时候也很可怕。因为父母做的任何事,只要加上了“为你好”,就变得理所当然:事事包办是爱的教育,偷窥监督是保护教育,辱骂殴打是挫折教育,都是为你好。


这样的亲子关系,真的合适吗?我们想要培养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我见过最激烈的亲子冲突,就来源于一位追求“为你好”到极致的母亲。当这位母亲把女儿的成长都安排得妥妥帖帖,把女儿的社交监视的了如指掌的时候,她的女儿终于举起她满是割腕伤痕的左手,眼底通红地死死地盯着自己的母亲,一字一句地质问,“从小到大你问过一句我的意见吗?你究竟爱我吗?还是更爱想象中的那个我?”


那位母亲却在我面前声嘶力竭的哭喊着,“你这条命是我给的,我让你死的时候你才可以死。”


母亲一直想不明白,她一直追问我,自己多年的苦心操持,放弃自我,为什么换回来了这样的一个结果。


其实,很多时候“为你好”的爸爸妈妈们,是把爱和心血用错了地方。他们感动了自己,感动了旁观者,但却从来没问过孩子,他们到底好不好。


02


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究竟应该是怎样的?


我在哈佛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和同学教授们一起闲聊,随意问了大家一个问题,“我们总在谈教育,那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呢?”那天大家在一起聊得很开心,但是我的教授却一直沉默着。聚餐结束后,教授私下对我说,“或许你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作为教育者,我们不应该替学生们做决定;那么为人父母,我们也不应该一直去纠结“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力所能及地给孩子们提供资源和选择。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走一条自己想走的路。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真正良好的家庭教育,或许只需要爸爸妈妈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他不需要承载你的希望你的担当;他更不需要背负你的梦想你的遗憾。


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认识了一群特殊的家庭。这些家里有金发碧眼的爸爸妈妈,也有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孩子。每个月,我们都会教那些被领养的孩子们包饺子,剪窗花,一起庆祝中秋、七夕、农历新年。这些养父养母们为活动出钱、出力,甚至还自己花时间,去向我们学一门毫无用处的语言。我不明白。作为一位养父母,最大的恐惧应该就是孩子有一天会离自己而去。这些爸爸妈妈们为什么,要努力地把孩子们推向一个他们不熟悉的文化呢?


有一天,一位特别喜欢我的小姑娘Megan 兴冲冲地跑过来跟我说,“她的爸爸妈妈终于攒够了钱,今年暑假他们就可以一起回中国了。她终于可以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们,回她的家乡看一看。


我很震惊,我委婉地问了Megan的爸爸妈妈,“你们难道就不害怕,如果到时候父女相认,Megan的亲生父母们后悔了怎么办?把Megan抢走了怎么办?”


我记得当时Megan的爸爸,一位很和善的老绅士,他笑着对我说,“我的孩子Megan想要回家看看,她想要找找她的根,我们很支持。如果真的能找到她的亲生父母,我们会很感恩。我们感激Megan的亲生父母把这样一个善良可爱的天使送到了我们的身边。她是我们的孩子,在美国是,回了中国也是,但她不属于任何人。她只属于她自己。


孩子们不属于任何人。他们只属于自己。


我也是一个母亲,我也经历过生产的十级阵痛,喂过孩子带着血和泪的母乳,也曾彻夜不眠,殚心竭虑。我明白作为一位父母要承担的有多重,所付出的有多少;我更理解,在经历过这一切磨砺操劳之后,把孩子当作我们的附属品这件事看上去有多理所当然。


03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


不是为了传宗接代,不是为了养老送终,更不是为了替我们争一点可怜的面子。我们之所以要生孩子,是为了见证生命的奇妙,是为了学会毫无保留地爱与被爱,是为了在见证孩子的成长之后也经历自己的二次成长。


所以真正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会放手,是让孩子找到自己、活出自己。



作者简介:本文已获得公众号鲁林希(ID:lulinxigongzhonghao)授权转载。鲁林希,22岁,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人类发展与心理学硕士。是妈妈,是妻子,也是女儿。在这里,我将分享自己的留学、育儿体验。爱与被爱,都是很温暖的事情。


排版:小明 Spencer


赞赏
举报
xinli_1526

膜拜大佬

2019-03-23 · 回复
xinli_1564

很好,很美

2019-03-22 · 回复
xinli_5000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很多

2019-03-21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