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 为什么沟通时人们价值标准差距那么大?如何找到平衡?

data.name
人生答疑...

优质答主/分馆馆长/朗读者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我们期望发展,而对方只看重利益。
我们想要友爱,而对方只看到嫉妒。
不知道为何沟通时常常能看到毫无来由的恨?
羡嫉,恨,挤压,是不是的控制欲望和生存焦虑的误区?
怎么能在与这些人沟通时找到平衡?


Berry:如果不能成为“我”,那“我”是什么

她的主页


有一个词“求同存异”
我们与人交往,并不见得是毫无理由的能聊一起,甚至并行。

共鸣,或者是目的,就是“同”有交流,有提议,那是“异”。


痛苦的根源在哪?双方没有一致意见吗?

合作愉快的方式并不单一,目的,资源、发展、利益,都是在一件事情上可以分化得到的。


有不同目的的人参与就是坏事吗?

想要利益的,想要学习的,想要发展的,各有所图并无大碍,只要做到不干预别人,目标清晰,自己需要的东西具象了,“交易”划算了,艳羡,嫉妒、排挤是不是就会相应减弱?焦虑不是因为“交易”不顺产生吗?

跟不同人沟通有不同的方式,纠结需要确定,急躁需要平缓,领头需要细节处理。


站定自己所处的位置与角色,有自己稳定扎实的思路与目标,不被带偏的利益方向,避免产生焦虑情绪,有分歧不就是因为想要的得不到么?



ZHUQIANG:中南医院神经内科心理医师/二级咨询师

他的主页


你在与人交往中经常很痛苦,不是因为人们价值观差距大而是有了差别却无法互相理解


正如,当你们都期望发展(共同目标)时,对方只看重利益(唯利是图,实用主义),那么你的看法可能会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物质,由此“双方互不理解”导致情绪问题,诸如:羡嫉,恨,排挤..........所以你渴望与这些人沟通时找到平衡并且相互理解,不再有那么多(负面)情绪问题。


所以你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理解对方的那些不同价值观主导的行为以及情绪。


听起来像是说要你去“共情”,共情是经常被心理咨询师使用的咨询方法,而事实上你可能需要更多的是去“理解”对方的价值观并且把沟通做好,改善双方关系。


能够对别人产生同理心感同身受,就能够考虑到别人身上遭遇的公平与不公平对待,能有效减少矛盾和冲突,而公平问题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每个人都会参与复杂行动,如果没有共情,每个人会极端自私只顾自己,冲突也会越来越多!


什么是真正的“共情”?


共情  VS  情绪反馈


故事:罗杰斯在他10楼的治疗室内接待一位来访者。这位来访者告诉罗杰斯,他非常抑郁,罗杰斯说,“听起来你真的十分抑郁。”


这位来访者接着说他在考虑自杀,他大声说“我太抑郁了,我想从楼上跳下去。”

罗杰斯又接着几乎一字一句地按照来访者所说的回复了他。


来访者此时直直走到窗户旁,打开了窗户说:“我太抑郁了,我现在就要从楼上跳下去。”

罗杰斯接着说,“你太抑郁了以至于你现在就可能要从楼上跳下去。”


愤怒之中,来访者站在窗户的边缘。当他跳下去时嘴中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啊啊啊啊啊!!!”

与此同时,罗杰斯一个人在治疗室内重复:“啊啊啊啊。”



分析:情绪反馈只是复述对方所说的情感没有主观参与;而共情则需要你参与进去对方的情感,做到感同身受!


怎么做?


1、双方价值观不同,更加要摆脱自我中心


不要时刻都说“我认为...我觉得你不对...”,多说“你为什么这样认为,以前的经验吗?.....我们可以多商量......是否有更好方法?”


多为对方着想,对方或者其他人会把你的好看在眼里的。


2、观察敏感,肢体语言和语言,试图了解对方的情感和经历


我们日常交往中一定要多多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还有对方的语气,着眼于对方的情绪而不是是非对错,试图安抚对方消极情绪。


成功共情事例:《孩子你为什么生气!》


在一栋普通居民楼,一个7岁的男孩突然大发脾气:


他时而趴到地下,又哭又闹,两脚乱踢,到处乱抓。当母亲的一句话也不说,放下手里的包袱,先蹲下来,再坐下,后来全身趴在地上,使她的头和儿子的头成了同样高度,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大家都很小心地不去打扰他们,他们俩旁若无人;


妈妈对孩子说:虽然刚刚没有给你买玩具,但是我知道你很不高兴,你不高兴妈妈也不高兴,今晚你要是愿意做作业,妈妈答应你可以买玩具,好吗?


最后,孩子脸上的愤怒慢慢消失。


总结:我们每个人价值观不一样,想要的不一样,共情成为普通人也需要的能力,理解了对方的感受,才能更好的照顾自己的感受!共勉!



冰蓝: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她的主页


沟通是一个很大的主题,而我刚好也在准备沟通的课,有一点点思考,和你分享下。

我自己在工作中需要大量的沟通,也一直从事这样的工作很多年,很荣幸,大家也比较认可我的沟通能力,也见过了很多的沟通成功和不成功的情况,个人感觉沟通的核心和问题的核心我把它叫做:镜子沟通。

就是两个人在沟通的时候,每个人都拿着一面镜子在和对方沟通,这就变成了四个人在沟通,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要先说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就是投射


举个例子,天上有一朵云你看起来像凤凰,他看起来像老鹰,另一个人可能看起来还像魔鬼,这很容易理解对吧?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你为什么会看到像凤凰呢?可能和你这段时间的心境有关,还有可能和你从小的经历有关,更甚至和你遗传,你的祖先的经历有关。所以另一个人在这三方面和你不可能一样,怎么可能和你看到同样的东西呢?


但是我们在沟通的时候,却常常会误认为别人和我们是一样的,所以他拿着一个镜子,你看到的是镜子里的你,他看到的是镜子里的他,还有你们俩,四个人在那沟通,但是就出问题了。

你觉得他怎么会这样,怎么想法会和我差那么大,那么奇葩,可是,难说他的感受也是一样的,而因为他的表现,他的行为超出了你的期望,你开始感觉不舒服,苦恼。

怎么办呢?

  • 首先,当然是看到这种不同,再和别人沟通的时候,看到那两面镜子,你不会再那么要求一定两个会一致。

  • 再来,沟通也需要一些方法沟通就是一个发射,接收,反馈的过程,那沟通效果不好,发射不清楚,发射偏了,接收的信号不好,没给反馈,再有,就是干扰和噪音。


你是否表达清楚,是否能用别人听得懂的话去说,也就是要知道他能看到的和你不一样,他理解能力如何,你们的环境,你们被外界影响的程度,都会影响到,我就不展开了。



尘埃落定:在路上的人

ta的主页


我想反问一句:为什么沟通时人们价值标准不能差距那么大?


不能差距那么大的原因是什么?

差距太大了就没法一起共事了,甚至连交流都觉得压抑。没有人会喜欢压抑,除非压抑能帮你解决问题。


所以不能差距那么大的真正原因只有一个——我需要,因为我需要,所以你不能差距那么大

从自己的需求出发,要求别人达到自己的要求,怎么可能会没有巨大差距?


接纳差距的存在,接纳别人可以不跟你一个目的,接纳分道扬镳,接纳同床异梦,交流与合作的目的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双赢。


信息交流才会增加自己的信息与信心,允许别人“卖”自己不喜欢的“商品”,而自己只取自己想要的“产品”


超市卖的产品未必都是你喜欢的与想要的,而只会拿自己想要与需要的,如果超市没有想要的,也可以换一家超市再寻找,而不是要求一个超市必须提供。


超市既然不是你们家开的,为何一定要按你的要求做呢?别人也不是你的延伸,为什么一定要符合你的要求呢



赞赏
举报
相关阅读
xinli_3064

在哪里能看到您更多的作品?

2019-03-19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