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之争越多的家庭,孩子越叛逆

data.name
成长

认证作家
文:凌想
来源:凌想亲子心理(ID:lingxiang127)


- 01 -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橙子爸爸出去遛圈,遇到了一对正在闹矛盾的母子。他走着走着,发现路边的长椅上跪坐着一个小男孩,双手拄着膝盖,背朝着行人,一动不动,留给行人一副倔强的背影。


小男孩的姿势引起了橙子爸爸的好奇,他走过去,问:“就你自己吗?你妈妈呢?”


小男孩把脸扭向一侧,不理他。


橙子爸爸向四处张望了一下,发现几十米外站着一个中年妇女,看样子应该是小男孩的妈妈。


他就溜达过去,和那位妈妈聊起来:“小家伙是你的吗?”(真够八卦的)


“是。”显然妈妈也在气头上。


“怎么了?闹气呢?”


“嗯,跟自己生气呢。”


橙子爸爸说:“去哄哄他吧。”


“不管他,越管越坏。”


“为什么生气啊?”(再一次感叹橙子爸爸的八卦精神)


那位妈妈说:“给他买的蛋糕,没拿住,掉地上了,让我再买一个。”


“那就再给他买一个吧。”


“我不给他买。”


“不给他买也可以啊,你和他好好说说。”


“我和他说了,我告诉他,这是你自己不小心掉地上的,又不是我给你掉地上的,你就应该承担这个后果,后果就是今天不能再买了。他不干,就跟我闹气了。”


这位妈妈正说着,橙子爸爸发现小男孩突然从长椅上跳下来,跑到旁边的树丛后面去了。


他赶紧提醒那位妈妈:“快去找吧,小家伙跑了。”


那位妈妈像弹簧一样弹了起来,赶紧跑了过去。

 

- 02 -


橙子爸爸回来后,无意中提了两句这件事,我挺感兴趣,抓住他,让他尽量还原当时的情景和对话(我也挺八卦的)。


在我看来,这对母子的僵持,就是陷入了典型的权力之争,其中有很多可以细细琢磨的地方。


所谓权力之争,简单说来,就是“谁说了算”“听谁的”。


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太常见了,夫妻之间、亲子之间、朋友之间,都会隐藏着它的身影。


尤其是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是权力之争的重灾区。


因为父母天然就对孩子有管教的权力和义务,所以很多家长都认为,父母管教孩子,孩子听从父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父母管教孩子没错,但往往忽略了一个前提:尊重。


因为,孩子再小,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也有自己的需求、情感和意愿。


而权力之争,表面上是争夺谁说了算,谁听谁的,实质上,是双方都想让对方先满足自己的需求。


就拿这对赌气的母子来说。表面上看,是为了要不要再买一个蛋糕而僵持不下,但实际上,他们都有内心的需求想让对方满足。


妈妈的需求是:你需要服从我的权威,这样我才能感觉良好,才有当家长的尊严。


而孩子的需求是:我想通过让妈妈答应我的要求,来证明妈妈是爱我的。


再往深里看,其实妈妈和孩子的需求是相同的——他们都渴望被认可、被接纳。


可惜,孩子意识不到,妈妈也没有意识到,两个人都认为是一块蛋糕引起的矛盾,矛盾的焦点是“要不要再买一块蛋糕“。


所以,即便这次妈妈迫于无奈给孩子买了蛋糕,或者孩子藏起来,逼得妈妈去找他,两人重归于好,但实质问题没有解决,只是暂时搁浅了,下一次又会因为某件小事而爆发。


 

- 03 -


父母和孩子之间总是发生权力之争,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孩子可能会有几种应对方式。


第一种,在和妈妈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学会压抑自己的需求,主动找妈妈和解。


在妈妈看来,自己的权威得到了维护,孩子变得懂事了。


这貌似好事,但代价可能是,孩子的独立人格和情感需求被一次次打压,变得依赖、没有主见,顺从权威。

在我没学习心理学前,我和橙子的关系就是这样,常常陷入权力之争。


我记得,橙子一岁多的时候,因为什么事我生气了。他坐在地上,伸着手要我抱抱。我正在气头上,坚决不抱。

橙子一边哭,一边跑过来,跑到离我几步远的地方,又坐到地上,伸着手要我抱。我的倔劲也上来了,就是不抱。

最后,橙子跑到我身边,坐到我脚下,抱着我的腿哭。我这才敷衍地抱抱他。


现在想来,真是挺自责的:自己怎么那么狠心,由着自己的性子来,非要跟孩子争个你输我赢。


我赢了权力之争,却又大大地输了。


橙子大一些后,我发现,我一生气,橙子会乖巧地说:“妈妈你别生气了,我错了。”


这让我心里非常不是滋味,这几年,我不断地学习、成长、改变,用了很大心思让橙子变得有主见,让他勇于说“不”,让他赢。


这样的弯路,我不想让你再走。


第二种,孩子大哭大闹,逼迫妈妈妥协。


如果妈妈妥协了,有了这次的成功经验,下次孩子还会用这种方式来赢得“战争”。如果妈妈下一次不妥协,那就加大力度,哭闹升级。


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忽视规则秩序,唯我独尊,认为这个世界就是围绕自己转的。


第三种,陷入僵持状态,隐性反抗,曲线救国。


就像这个小男孩一样,发现妈妈迟迟没有过来找他,他就躲起来,让妈妈着急来找,以此化解僵局。


当他发现这么做有效,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他可能会用新的刺激来迫使妈妈妥协,比如离家出走,比如不吃不喝,让你着急上火,忧心忡忡,看你妥协不妥协。


总之,权力之争没有赢家,两败俱伤。


即便一方表面上赢了,比起这次小小的胜利,其实输的东西更多。

 

- 04 -


那该怎么避免权力之争呢?我们可以从这几件事做起。


第一,觉察自己头脑中的条条框框。


当我们的头脑里有太多是非判断、条条框框。


遇到一件事,我们下意识就会做出评判,能框进去的,就是对的,框不进去的,就是错的,就要“矫正”孩子的行为。

总之,就是认为,我是正确且唯一正确的,别人应该按照我的想法来做——尤其是孩子。


有没有可能,事情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解决方法也不只一个?别人的想法也有合理之处?


固化的思维必然导致权力之争,因为你没有看到其他人,对方为了满足自己的意愿,必然会有反抗。


如何觉察?


有一个巧办法,就是留意你的想法中的关键词。


当你发现自己的想法里有太多“应该”“必须”时,就要提醒自己了,这件事是不是“必须”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

就像这对母子。妈妈就认为:孩子“不应该”把蛋糕掉到地上,他“必须”为此受到惩罚,否则,他不会长记性,下次“一定”还会再犯。


这些固化思维导致了妈妈的处理方法也是僵化的、单一的。


同样的事,换作其他人,可能就觉得,这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没必要上纲上线,再买一个就是了。


我在读者群里讨论过这件事,很多妈妈的第一反应是:再买一个蛋糕就是了,同时提醒孩子注意拿好,就可以了。

当我们的思维更灵活、更宽容时,很多权力之争就化于无形之中了。


第二,适当放权,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权


孩子想再买一个蛋糕,妈妈不同意,显然,买不买的决定权在妈妈这里。孩子只能有两个选择:反抗,或者顺服。

此时,妈妈和孩子的关系是对立的。孩子注意的焦点自然集中在妈妈身上。


有没有可能,妈妈适当地放权给孩子?在一定范围内,让孩子自己决定。


这样,孩子的注意就回到自己身上了。他会反复斟酌,怎样选择可以让自己得到更多满足,同时,也学会了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这时,妈妈和孩子就由对立关系变成了同盟关系。


妈妈可以引导孩子,为孩子做参谋出主意,帮助孩子做出更好的选择,无形中也促进了亲子关系。


比如,孩子每次去超市都吵着要东要西,不给买就大哭大闹,这就陷入了权力之争。


如果妈妈改变策略,去超市之前,告诉孩子,今天你的零花钱额度是十元,要买什么你自己决定。或者,你今天只能买两个好吃的,不过,你可以着急选择买什么。


这样做,就可以大大避免权力之争。

 

第三,当陷入权力之争时,家长就要及时觉察,提醒自己:孩子在争什么?孩子的哪些需求没有被满足?


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孩子的胡搅蛮缠不讲理,看到他渴望得到的东西。


这些东西往往不外乎此:爱、认可、接纳、尊重。


孩子表面上争的是一块蛋糕,但实际争的,是妈妈的爱。


他想让妈妈答应他的要求,以此感受到妈妈对他的爱。当他感受不到,他就会用各种办法来讨要,比如,大哭大闹、和妈妈赌气、躲起来让妈妈去找他。


而这些行为,在妈妈眼里,却是无理取闹,撒泼耍赖。


所以,我们在平时就要注意培养和孩子之间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遇事有商有量,多听取孩子的意见。


比如,当情况确实不允许回去再买一块蛋糕时,给孩子说明原因,告诉他,下次咱们再买。


一般来说,孩子也会通情达理,能够理解。


因为他在平时就感受到了父母的尊重,心理营养很充足,就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触发他的匮乏感,总是想着用这些事情来索要、证明父母对他的爱。

 

- 05 -


总之,如果经常和孩子陷入权力之争,我们就要反思:


  • 是不是经常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还打着为“你好的”旗号?


  • 是不是忽略了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认为小孩子懂什么?


  • 是不是想从孩子身上得到确定感、权威感、掌控感?


如果你不想得到一个叛逆的孩子,如果你不想和孩子变得无话可说、说不了三句就吵,那请从现在开始,减少权力之争,真正做到改变自己,尊重孩子,


作者简介:凌想,橙子妈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出版人,专注儿童心理,帮助父母构建更好的亲子关系。微信公众号:凌想亲子心理(ID: lingxiang127)

责任编辑:Spencer   林立洲


举报
心动就行动

橙子大一些后,我发现,我一生气,橙子会乖巧地说:“妈妈你别生气了,我错了。” 这让我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这几年,我不断地学习、成长、改变,) 用了很大心思让橙子变得有主见,让他勇于说“不”,让他赢。 做不到括号( )里面的前提之下,做什么都没有屁用。

2019-03-07 · 回复
xinli_1526

在哪里能看到您更多的作品?

2019-03-06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