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用“吃”表达爱的中国人,正在吞噬彼此

data.name
胡慎之

认证作家/朗读者/直播主播
文:胡慎之
来源:胡慎之(ID:hushenzhixl)


前几天奥斯卡颁奖,最佳动画短片颁给《包宝宝》。


这个短片看上去是部温情的动画,但如果你看到结尾会发现,真的非常可怕。



这部片子主要说了,一位妈妈整天待在家里边,丈夫对她不闻不问,她非常孤独寂寞。有一天,她发现自己包的一颗小包子有了生命,于是她就像对待儿子一样,把所有的关爱都转移到包子身上。


一开始他们母子两相处融洽,到哪都黏在一起。但随着包子一天天长大,他开始独立有了自己的想法,两人的矛盾便愈演愈烈。


到最后包子拉着他女朋友到外面建立自己的新家庭,妈妈又悲痛又愤怒,于是含着眼泪一口把包子给吃掉了,懊悔地跪在地上……


01

喜欢用“吃”来表达爱的中国人


这部影片在朋友圈和微博传播很广,因为它激发了很多很多中国子女的痛点。


这里用“吃”来表现妈妈对儿子的爱,可谓是相当形象,包括最后妈妈把儿子吃掉的那一幕,相信每一个观众都印象深刻。但是,这还是爱吗?


和西方不同,在中国文化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尤其是在家庭里面。而且很多的时候,我们都会用食物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爱。


当我们爱一个人到极致的时候,通常会跟对方说:“我真想把你给吃掉”。仔细想想,这居然跟童话里大灰狼说的话一模一样,真是细思极恐,一身冷汗!


影片结尾,妈妈醒来发现是一场噩梦,儿子也醒悟过来,回到家里和妈妈和解,一家人围坐着吃包子,其乐融融。



其实这个结局我不太认同。首先,它并不是很真实,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醒悟过来的恰恰不是儿子,而是妈妈。


因为“包宝宝”体验到的并不是母爱,而是被吞噬感。


02

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吞噬对方


在中国,很多的母爱,本质上其实都是“吞噬”。


妈妈有没有跟你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妈妈眼里你永远都是小孩子。”


你听到会有什么感觉?


听起来是一辈子都要被照顾的感觉。


但是我们要注意,喂养和吞噬是同时发生的,当我喂养你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希望你能够听我的话,变成我要的那个人。甚至在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应该完全为我服务,这就是母爱的吞噬。


我这样的解释可能听起来有点抽象,举一个更贴近生活的例子:


之前有人推荐我看一部剧,叫《妈妈的遥控器》。里面的妈妈和丈夫离婚了,一个人带儿子,她最常对他儿子说的一句话就是:“妈妈这么辛苦赚钱,都是为了让你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好大学”。


她给儿子煮三餐,打扫房间,喂养儿子的一切。而交换的代价是,儿子要听妈妈的话,认真读书,成为妈妈希望他成为的那个人。



说实话,那部剧看得我非常压抑,里面的儿子不仅被逼着吃妈妈煮的苦瓜,还得穿妈妈选好的衣服,交女朋友得经常妈妈同意,每天上学都被妈妈用GPS定位跟踪……


当然,我们可以说这只是电影嘛,可幸的是,包宝宝的经历也只是妈妈的一场噩梦。但不幸的是,现在很多人的家庭,本身就是一场噩梦:


我之前发过一条微博,一个可怜的孩子,24小时被妈妈360无死角监控着,实在是活得太累了。


还有一些父母,不允许孩子关上房门,或者拆掉了孩子房门的锁,这等于夺走了孩子拥有自己隐私的权利。孩子既不能拒绝父母的控制,也无法回避他们的干预。


以前豆瓣有个被封掉的小组叫“父母皆祸害”,里面的孩子有的带有暴力倾向,有的说自己有强烈的自杀意愿,可怕的是,这个小组足足有十万个成员。


我相信,这些孩子无时无刻都感受着被吞噬的恐惧和愤怒,同时这里边还有很多的无助以及挫败的感觉。


当一个孩子愤怒地说“不要你管”的时候,他想表达的是我想尝试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负责自己。


可能这些孩子也曾经想过反抗,但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却没有办法活出自己。因为一个会吞噬孩子的妈妈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孩子变成一个有自己的人。


03

吞噬,“杀人”不见血的母爱


我认识一个孩子,已经长到十几岁了,每晚还是跟妈妈睡在一起,他说如果不那么做的话,他会受不了内心的愧疚。


当一个孩子给予妈妈照顾的时候,恰恰想在说:“妈妈,您对自己好一点吧!”


显然,这个孩子已经被妈妈吞噬得很严重了,他的整个生活都在为妈妈服务,照顾妈妈。表面上看是他很需要妈妈,实际上,是妈妈对儿子依赖得要命。


一个被吞噬的孩子,会因为妈妈的一个眼神而马上变得惴惴不安,或者因为得到妈妈的一个夸奖就很得意。孩子和妈妈之间是没有你我的,彼此就像是共生,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


当孩子长大以后,在亲密关系中间,也会不自觉地过度承担对方的情绪,分不清边界。


我有一个个案,每次他交女朋友的时候,他都会感觉压力很大,因为当他看到对方有情绪的时候,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会觉得这个情绪是跟我有关的,并且我也应该去帮她承担,去解决她的情绪。


如果他实在没有办法解决女友的情绪,那一刻他内心会有一种被吞噬的感觉,他会特别害怕,又愤怒,想要逃离。


这是因为他在这个过程里边,又重复了早年和他妈妈之间的关系,那就是:你应该是围着我的需求转的,我的所有期望、情绪都应该由你来承担,这就是一种吞噬的感觉。那么当他发现自己无法去承担这种恐惧的时候,他就会逃跑走掉了。


因此我们看到,一个边界不清的人背后,必定有一个吞噬着他的母亲。有时候我们不太会了解到,母爱的本质是喂养和吞噬同时存在的,很多妈妈只看到了喂养的那部分,但却没有意识到我正在吞噬自己的孩子。


《包宝宝》的导演曾经说过,她回忆起小时候母亲曾经抱着她说:“真希望能把你变回小宝宝塞回我肚子里,这样我就知道你一直在哪里了。”


一句戏言,一身冷汗。


作者简介:胡慎之,知名亲子关系专家,向日葵心理创始人,向日葵爸爸。新书《陪孩子度过生命第一个三年》、《父母的教养,孩子的成长》京东当当热销中。本文转载自胡慎之(ID:hushenzhixl)。


责任编辑:Spencer  蘩

赞赏
举报
小猫咪呢

舌尖上的中国

2019-03-04 · 回复
箖晰

孩子来到人世间,是一个单一的个体,不是大人炫耀的工具,也不是大人的附属品

2019-03-04 · 回复
xinli_776

这篇文章解构的很彻底…

2019-03-04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

分享一篇觉得不错的文章,快来看看吧~

长按扫码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