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 婚姻到了中年,是什么样的呢?是否有不压抑的婚姻?

data.name
人生答疑...

优质答主/分馆馆长/朗读者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父母如今四五十了。
我爸整天阴沉个脸,我妈则是在各种小事上抱怨我爸的斤斤计较。
只要回家和他们生活,我就有一种觉得生活灰色压抑的感觉。
难道婚姻到了中年就是这个样子?


无极:ACI中级心理咨询师

ta的主页


从你的描述中看出,你父母的婚姻开始是和谐的,到后来出现了问题。这是很多婚姻都有的情况,很普遍。


可以看出你深受其苦,而且对婚姻产生了恐惧,丧失了信心,不想重复父母的婚姻模式。下面给你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帮到你:


一、是否有不压抑的婚姻?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和谐美满的婚姻是人们所向往的,在现实社会中确实存在,而且可以通过努力和成长得到它。


二、和谐美满的婚姻和不良婚姻的特点和区别


要想拥有和谐美满的婚姻,必须了解它的特点,以及不好的婚姻的特点。
 

1、界限


和谐的夫妻关系既亲密友爱,又界限清晰。他们就像细胞一样,既紧密相连,彼此互相依靠、互相支持、互相滋养,又有细胞膜隔离,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彼此不会侵犯对方的空间。
 
不良的夫妻关系则界限缺失,导致夫妻共生、纠缠在一起,不分彼此,关系乱做一团,彼此没有自由和选择的空间;要么过度疏离,感情淡漠,家庭成员间缺乏互相支持,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界限问题在中国夫妻关系中,尤其突出。


2、序位。


良好的夫妻关系序位正确,不混乱。这样的家庭每个成员生物学上的“角色”和心理上的“角色”是一致的。


每个人待在自己的位置,演好自己的角色。丈夫就是丈夫,妻子就是妻子,孩子就是孩子,没有人替代别人的角色,没有人挤占别人的位置。


不和谐的婚姻关系,其序位是颠倒混乱的。比如你父母的婚姻,你父亲比母亲大七岁,母亲一开始对他非常依赖,其实在她的潜意识里,丈夫只不过是”爸爸“的替代品


她渴望从丈夫身上得到从爸爸那里缺失的爱,丈夫是满足她内在需求的工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会发现自己的期待有太多没有被满足,于是积累了很多怨气,夫妻关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3、等级系统


和谐的夫妻关系是平等平等的,夫妻之间具有平等的价值,悦纳彼此的相似性,尊重彼此的差异性,他们在关系中可以体会到爱、尊重、理解等等。


不良的婚姻关系是一个等级关系,等级关系,夫妻之间具有不平等的价值,有人支配、有人服从,有人拥有权力和优越感,有人处于劣势,必须讨好才能生存。在这样的关系中,会感到孤独、恐惧、愤怒以及不信任等等。


很多夫妻都长期处在权力的争斗中。


4、家庭规则


所谓家庭规则就是约束家庭成员言论、思想、行为的一些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准则,是家庭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定,它决定了家庭成员“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必须干什么、绝不能干什么等等”。


家庭规则分为显性的规则和隐性的规则


显性的家庭规则就是家庭中明确规定的,每个家庭成员都知道的规则
隐性的家庭规则是家庭成员所意识不到的,但确实在家庭系统中运行的规则
 
和谐的夫妻关系,其家庭规则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是开放的,灵活的,可以根据彼此的需求而改变,在规则和人之间,更注重人的价值,彼此都拥有自由和选择的权利。    
 
不良的婚姻关系,其家庭规则是封闭的、僵化的。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扭曲的。这样的家庭规则认为事物只有一种正确的方法,并且夫妻双方都会认为只有自己的方法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拒绝改变和变通,做选择时只能选择A,决不能选择B,更别提CDE……了;


认为只有保持现有状态(即使现有的状态是巨大的痛苦和纷争)之中,才是安全的,任何改变都会引发巨大的恐惧。对人和事的评价只有对和错。在规则面前,人的价值一文不值,规则永远比人重要。
 
三、怎样得到和谐美满的婚姻


婚姻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背后隐藏的是夫妻彼此自身的问题夫妻关系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对它有了清晰的认识,就可以拿这面镜子反照一下自己,发现自身的很多问题。


所以,要想拥有和谐美满的婚姻,你需要打开自己,去改变和成长。


1. 亲密关系需求


亲密关系的开始源于互相吸引,然后发展出感情,感情来自于人类“爱与被爱“的基本的心理需求,这是开始和维持亲密关系的根本动机,也是婚姻关系出现问题的根源。


夫妻关系是建立在需求的基础之上的,所有的情爱只是表象,对方只不过是满足我们期待的工具罢了


而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有一条客观的规律就是:


从别人身上索取东西,来填补自己内在缺失(未被满足的期待和欲望),终究会失败。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现彼此对对方的失望越来越多。


2、客服自动化的反应模式


由于人们自我觉察能力的缺失和自动化防御机制的作用人们对自身的问题缺乏必要的觉察,习惯于把责任推给别人,放弃了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的机会


满足自我需求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


所以你想要拥有美满的婚姻,首先是要成长自己,做一个圆满的自己,你才能吸引到一个圆满的他。


3.亲密关系的本质


伴侣其实是你的镜子,是触发者,是唤醒者。


他给你制造的痛苦,只不过映照出了真实的你,是在提醒你:该看一看自己内在了,该做回那个圆满合一的自己了。
因此,当你在婚姻中感到痛苦时,你要感谢你的伴侣,因为痛苦一旦把你唤醒,你的生命将迎来第二次新生。



王永馥 :二级心理咨询师/广州永馥咨询中心创办人



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既有男女平等的观念,又有大男子主义的观念,当然对女性有利的是前者,对男性有利的是后者。


所以女性希望平等分担家务,如果男性觉得这种平等不情愿接受时,就会消极、斤斤计较。一旦男人不能像女人心目中是个有担当的大男人一样,而是一个计较付出的小男人,女人对男人的尊重就无从谈起了

男人无法被尊重,对男人来讲,怜香惜玉也就不存在了。

男性的有利武器是消极抵抗,女性对此“刀砍斧剁”也无法撼动男性的消极抵抗。

以此循环往复的生活中,女性一次次失败的不甘,会化成每天的抱怨,以至于生活根本没有了大方向而是沉浸在鸡毛蒜皮中无法释怀


而男人也坚决不让女性释怀。生活就此无限循环。当孩子长大,女性最期待的就是自己的苦楚有人理解并且能助自己一臂之力“打赢”这个半辈子也没对付的了的男人。

很多中年夫妻关系的确如此,而且离婚对他们来讲并不是很能接受。就只能这样不停的相互消耗。



吴子系:北大小学士/中科院心理学/个人公号吴子系

她的主页


你的压抑感中可能包含疑惑,比如,在你的感觉中,父母的表现和他们的年龄似乎并不相称?


  • 婚姻是人的婚姻。


关于“婚姻到了中年”,不如我们把关注点放在中年,毕竟,婚姻是靠人来经营的,在婚姻中,人才是重点。


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发觉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不明所以,不知臧否,所以找了些关于中年的书来看,发现,相对于儿童和青年,社会普遍对中年发展的关注度较低,甚至低于老年


其实在我从前的观念中,也觉得中年是最成熟最能独立的岁数,满应该更有能力应付自己的事情,实际上,这个结论的基础执行青年任务,这样的观点忽略了中年自己的发展任务


关于中年的发展任务,抄几段书,来自《大人心理童话》(【美】艾伦·知念):


青年童话把良善的主角和可恶的坏蛋分得很清楚,青年男女往往自视为故事中的好人、英雄或女主角,而把发生问题的原因归咎到他人——父母、师长、老板——身上。


用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青年男女往往会将他们自己的缺点和困境投射到他人身上。


这是适应人生的一种方法,如果青年男女不断担心自己的缺点,很可能就无法发挥冒险的精神,在人世间勇敢前进;当他们把错误归咎到他人身上以后,就能抗拒世界的要求,勇敢投入生命的旅程


从问题描述可以看到,你的父母,都自视为生活中的好人,因为两个人能吵起来,往往是因为双方均觉得自己是对的。到了中年仍旧如此,这是在沿袭年轻时的做法?


在青年童话中,令人厌恶的角色通常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例如在《灰姑娘》的故事中,继母和两个姐姐既懒惰又傲慢,在《格林童话》最初的德国版本中,结局就是她们的眼睛都被鸽子啄了出来。


中年童话与此不同的是,傲慢、懒惰或其他惹人讨厌的角色,到最后往往会发现自己的错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中年童话若少了这些自我革新,就会沦为单纯的悲剧,只让我们看到不完美的人性如何遭受悲惨的下场。


“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应是中年阶段对自己的要求,但你的父母,仍旧像青年时期一样,把这个作为对对方的要求,所以他们的婚姻给你的感觉就是上面最后一句话的状态?


进入中年以后,大部分的人应该不会再把问题怪罪到别人身上,中年人比较能够接受自己的缺点,改变自己的行为。这种改变的意愿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够顺利步入老年。


作者说,“进入中年以后,大部分的人应该不会再把问题怪罪到别人身上”,但是在我看来,达到了这种成长的仍旧是少数,很多人,生理年龄一直在增长,可心理发展已经停滞了很多年


尤其是当生活环境非常稳定,缺乏变化,也就是缺乏外部刺激的时候,如果不是拥有很强的自省能力,这种发展更难发生。


  • 你会拥有什么样的婚姻?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发现自己的错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接纳青年阶段压制和投射出去的那部分自己,如果完成了中年阶段的这些发展任务;婚姻到了中年,应该较之青年阶段是有改善的。


所以,只要你没有停滞发展,到了中年,会拥有和自己的父母不同的婚姻状况。



袁晓吉 :精神动力自体取向分析师/二级咨询师



可以确定的跟你说,这只是中年婚姻的一种表现,更确切的说,无论在哪个年龄段的婚姻都会有这样的一种状态,必然也会有其他的表现形式。

所以,在婚姻中更重要的是两个成人的人格成熟度,这与年龄无关


确实,我们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留有曾经家庭的一些印痕,而这种印痕,未必一定指向重复的结局,有时却成为我们更能看清事物本质的起点,化作一种动力。

所以,带着觉察去思考自己,理解自己,相信你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赞赏
举报
xinli_2384

评论很别致

2019-03-02 · 回复
xinli_3064

有趣

2019-03-01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