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因为内疚,去爱一个人|正视情感真相

精选
data.name
冰千里

咨询达人/认证作家
作者公号:冰千里(bingqianli520)
首发公号:新乐土(xinletu-love)


01


曼婷想离婚很久了。


她和老公是大学同学,从恋爱到结婚感情一直稳定。自从有了孩子,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


吵过闹过后,现在基本处于麻木状态。


用曼婷自己的话来说:“家庭就像我们两个人的旅馆,除了必须要做的事从不说话,连搭伙过日子都觉得累,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觉得舒服点”。


“倒也没发生特别的事,只是对彼此失去了兴趣,就算他在外面有了女人,也和我没啥关系”。


曼婷这样说的时候十分平静。


“我们一点一点感受不到爱了,更没什么依赖”。


五年来,曼婷无数次想过离婚,也做过努力,试图改变自己、适应对方、适应婚姻,最终都是徒劳。


“那,你觉得是什么还能让你们在一起呢?”我忍不住问道。


“因为内疚”,曼婷的回答干脆利落。


“想到离婚就像伤害了什么。我们原来很相爱,刚毕业那会儿,一起度过了贫穷却很快乐的时光”。


“每次想到从前的好,我就打消了离婚的念头。”


02



其实,曼婷这样的婚姻并不在少数。


出于种种原因,两人没了感情,也找不到什么价值感,更谈不上被支持和滋养,却一直在苦苦维系,好像这样,就能回到从前所谓的美好。


其实,有一个事实终究是要面对的:你们真的已经不爱了。


之所以还在婚姻里,除了经济成本、孩子、外界评价之外,更重要的是内疚感。


这有点像贩卖“感恩”的亲子训练营,教练声泪俱下大谈孝道,搞许多“给父母洗脚”“给父母磕头”的噱头,来强化孩子的内疚。


让孩子知道父母的不易,然后要感恩、要孝顺、要懂事,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伴侣之间也是如此。明明已没了感情,却还要感恩,回忆从前的浪漫和海誓山盟,让自己觉得分手就是不道德,就是背信弃义。


因为这个人:


在最艰难的日子陪过我

在重病时照顾过我

贫穷的时候不嫌弃我

对我家人曾百般照顾

在金钱上给过我资助


所以,就算是没了感情,也要对他好,否则我就是个没良心的白眼狼。


事实上,你不需要因为内疚感去爱一个人,那是同情、是报答、是亏欠。


却已不是爱。


曾有个朋友,眼睛看东西模糊,交往了几个男友都因为这原因而分手。


几经波折遇见了现在的老公,当时他非常痛快,称“只要相爱,我不在乎你的眼睛”。


凭这份感动,他们走进了婚姻。


如今,朋友很难从老公身上找到当初的感觉,也感受不到他的爱。


老公经常出差大半年才回家一次,还有几次在他手机中发现了和几个女人的暧昧信息。


即便如此,朋友还是没法开口提分手,就因为当初老公那句话,那份已很遥远的感动。


如果分手,就背叛了那份“恩情”,为报答老公的“知遇之恩”,苦苦挣扎在没了爱的婚姻里。


无独有偶,我和另一朋友聊天,他也在如此挣扎中:


“我们家族三代婚姻都不幸福,但从没有过离婚史,我爸觉得这是家族的骄傲,所以尽管痛苦,我也从没想过真的离婚,想到离婚会给父母抹黑,给家族带来耻辱,我就忍了”。


很多婚姻的维系,除了两个人的内疚,还来自对家族和父母的内疚。


这些影响如此深远,一代一代融进了文化中,我们虽然离开封建社会很久,但在内心某处,却被“内疚”牢牢束缚在封建之中。


03


如今离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可离婚却不能体面分手,依然会用内疚控制着彼此。


前段时间,消失多年的一代歌星孟庭苇上了热搜,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


因不堪前夫张志鹏的持续暴力而离婚的孟庭苇,并没过上平静的日子,离婚多年一直被前夫骚扰,频繁借钱不还还恐吓威胁。


张志鹏之所以频频借钱得手,是利用了儿子作为借钱的筹码,迫于对儿子的内疚,孟庭苇一再突破底线。


让孟庭苇内疚,成了张志鹏借钱卑鄙的手段。



在中国有很多离异的家庭,孩子并不知情,甚至多年保持着“离婚不离家”的荒诞现象。


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孩子好,怕孩子承受不起父母的分离,实际上背后是为了缓解自己的内疚感,结果让三个人陷入更加痛苦的境地。


最近在看一本书《越简单,越美好》,很认同作者对北欧人爱情态度的描述:


“经济的独立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决定了两个本是陌生的男女,因情生爱而组建起来的家庭,绝不会是因为物质、孩子或者双方老人等这样的因素而存在。”


还说到:


“对结婚这张纸,傲娇的瑞典人表示并不十分在意,他们在意的是那个实实在在的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感觉。爱的时候,亲密地在一起,不爱的时候,如果没有财产纠葛,网上下载个表格就能把离婚办了,孩子和其他因素不会成为两个人勉强在一起的借口。”


在发达国家,孩子并不会作为父母不离婚的借口,也不会成为缓解自己内疚的工具,而是告知真相。


没有谁可以剥夺另一个人知道真相的权利。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孩子都会慢慢接受,而不是被欺骗。


重点不在于离不离在于你人格是否独立,脆弱的人格会用内疚进行掌控,维系内心的虚弱与恐惧。


早在近100年之前,诗人徐志摩便公开了和张幼仪的离婚,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例离婚。


徐志摩认为他们不应该继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婚姻生活。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


徐志摩在追求着一种心中的真爱,或许这和林徽因、陆小曼无关,因为最终他们也没在一起,这只是徐志摩对内心真爱的勇敢追求。


而如今,像曼婷这样被束缚在无性、无情婚姻里的人不在少数。


其实离婚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勇于面对自己,敢于直视在你和伴侣之间已经没有了感情,而不是活在虚幻的想象中。




很欣赏影片《非诚勿扰》里面的离婚典礼:


葛优扮演的秦奋宣布:今天见证我们共同的好朋友---芒果和香山结束他们维持5年的婚姻,从夫妻变回熟人。


芒果,你诚实地回答我,从今往后,不论香山多么富有、多么健康、多么爱你,你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吗?

芒果:不愿意。


香山,你诚实地回答我,从今往后,不论芒果多么漂亮、多么动人、多么爱你,你都不愿意和她在一起吗?

香山:不愿意。


下面请二位互相交回戒指。


虽然这只是电影的一个情节,也有些理想化,但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分开和在一起同样的重要,同样的神圣。


完全没必要苦大仇深,更没必要用内疚捆绑彼此。


04



当内疚成了维系婚姻的筹码,爱情就已变质。


强迫爱一个不爱的人,压抑就一定通过其它方式呈现。


比如发生婚姻以外的情感。


其实,真爱和婚内、婚外无关,之所以有婚外情、出轨、小三这样的说法,是利用了人们的同情心,是在用道德引发愧疚。


生活中,最常见的莫过于把内疚投射给孩子。


“若不是因为你,我早和那个混蛋离婚了”,类似这样的话可能并不陌生。


当离婚受到良心谴责、引发巨大内疚时,“为了孩子”就成了最好用的工具,为内疚找到了合理的出口。


而这会引发孩子更大的内疚。


我曾有一个来访小方就是这样被催眠长大的:


小方妈妈家境很好,本该找个体面的人结婚,可一场大病让她陷入了抑郁,正在那时候认识了小方的父亲。


虽然小方父亲是个农民,家庭也很贫穷,却无微不至地照料过小方妈妈,就这样他们走进了婚姻。


婚后问题出现了,小方妈妈有思想又独立,也有能力,在妈妈眼中爸爸则是个胆小怕事的人,唯唯诺诺,害怕冲突。

 

从此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每次吵架爸爸总蹲在角落默默抽烟,妈妈更加愤怒,说自己瞎了眼,爸爸根本就不算是个男人。


“要不是当初他照顾我,我才不和这么窝囊的男人结婚呢”,妈妈无数次对小方这样抱怨过。


很多时候,小方真的希望他们能离婚。


后来小方也明白,妈妈之所以不离是因为爸爸救过她,离了别人会说闲话,这会让妈妈内疚。


从此,妈妈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小方身上,什么事都要管她,非常严格,称女孩子要指望自己,男人都是软弱的,根本靠不住。


每次小方成绩不好或不听话,妈妈就会大哭,有几次扬言不活了,活着没意思、没盼头。


如今,小方也面临着离婚,孩子才一岁,她老公也是个软弱的人,当年妈妈的遭遇再次出现在了自己身上。


“我哪错了,凭什么他们的感情要我来承担?若早一点意识到这个就好了”,小方这样说。


现实中,小方父母这样的并不罕见。


他们把婚姻不满转嫁给孩子,让孩子来报答。


他们通过让孩子内疚控制孩子,控制自己的婚姻。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可悲的结果。


05


事实上,面对婚姻并不是简单的离或者不离,而是要正视你们的情感真相。


的确,大多婚姻都慢慢变成了亲情,没了浪漫与激情,过着平淡的日子。


这并不代表婚姻的失败,反而是另一种的在一起。


真正的失败是通过各种努力依然毫无进展,婚姻变成了折磨,就像挣脱不掉的牢笼,彼此毫无乐趣,没有交集,或充满了暴力与羞辱。


却因为内疚在苦苦支撑。


就像曼婷和小方父母的婚姻那样。


张爱玲曾说过:


说好永远的,不知怎么就散了。最后自己想来想去,竟然也搞不清楚当初是什么原因让彼此分开的。


然后,你忽然醒悟,感情原来是这么脆弱的。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


有些爱的丧失没有理由,也不必找个借口把道理说通。但凡你能够说服自己的,都不是什么大事,还在可控范围内。


记住:千万别为内疚去维系情感与婚姻,那是对伴侣的蔑视,也是对真实自我的不忠。


责任编辑:Survival


赞赏
  • 高予清
1人打赏了作者
举报
曾先生

不是很赞同笔者写的婚外情,出轨,小三是压抑利用道德让人产生愧疚,在过分压抑的时候选择伤害别人也可能是伤害自己的方式来逃避现实问题,犯错的一方先抛弃了道德,必然会被道德唾弃。

2019-04-19 · 回复
xinli_7710

深受启发

2019-04-18 · 回复
分明

感觉婚姻的本质就是无奈的,经济 孩子 习惯 内疚都是羁绊。太难抽身了。

2019-03-09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

分享一篇觉得不错的文章,快来看看吧~

长按扫码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