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选择题,揭开中国人的心理困境 | 东西方文化差异

data.name
壹心理翻...

认证作家/鲸鱼社工

心 理 0 时 差

壹心理 ◎ 荣誉出品


本文原创首发于壹心理旗下公众号 「心理0时差,微信 ID:PsyTime」,作者:时差大叔。大叔贴心录制 “可以听的心理学”,每篇推文都可看 + 可听 >> 点击这里收听本期音频




我们今天的心理旅程,

从一朵小花开始。



请仔细观察这朵花,然后作出选择:

你认为这朵花,

属于下面的 A 组,还是 B 组?



·····························································

为达最佳阅读体验,

请作出选择后,再往下看哦~

·····························································


大叔预测:大部分读者,都会选择 A,只有小部分会选择 B。


因为社会和文化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东方人都偏向于选择 A。


东方和西方文化,一直是心理学家研究的课题。在文化心理学范畴,我们经常把东方文化称为崇尚集体主义的文化 collectivistic culture,而西方文化则对应了崇尚个人主义的文化 individualistic culture。


大叔作为一个和大家一起在东方土生土长的东方人、也到北美长期接受西方文化冲击的心理学探索者,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


  • 作为一个东方人,东方文化的特色如何塑造我们?

  • 我们和身边的人、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关系?

  • 这样的文化给了我们怎样的优势、又可能带我们走进怎样的困境?

  • 当然还有…… 上头的那多朵小花,为何在大多数东方人眼里,都倾向属于 A 组,而不是 B 组?


在这个世界多元文化越发紧密、文化冲击与融合并行的时代,对以上这些问题哪怕只是粗浅的理解,都能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 “地球人”,也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图片来源:韩国EBS纪录片《东西有别》



在我们东方人的眼里

万物之间皆有关联,人和人也一样


心理学家说我们东方人崇尚 “集体主义”,这里头有很多道道。


我们每个人,都是某个集体中的一员,和集体中的所有人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则定义着我们的身份。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为何会如此紧密?心理学家告诉你:那是由东方人自古到今的三种思维导致的。


1. 我们崇尚 “透过现象看本质”


来看看下面这个木制圆柱体,我们叫它 小Q:



在 小Q 的两侧,还站着 小蓝 和 小木:



小蓝是塑料制成的圆柱体,大小和体积都和小Q差不多;小木和小Q一样都是木制的,但它是个柱状体。


你觉得:小蓝和小木,谁更有可能和小Q是一家人(彼此具有一致的、对等的性质)?


··············································

可以先思考一下,再往下看哦~

··············································



—— 大部分东方人,都觉得 “小木和小Q是一家”。



—— 而大部分西方人则会觉得:“小蓝和小Q是一家”:


上图中这两位被采访到的,还都是小孩。可见这种文化差异,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植入脑中了。


心理学家观察到:比起形状、大小、体积这种可以变化的东西,我们东方人更在乎构成这个物体本身的「物质」。


所以,只要都是木头,就可以变成各种各样木制的物体。小Q是圆柱体也罢、小木是柱状体也罢,他们本质是一样的,小木可以打造成小Q的样子,小Q也可以变成小木的样子。但小蓝不行,它是塑料做的,怎么样都不会变成木头。


小木和小Q虽然大小和长相都不同,但它们身上流着一样的 “血液”、它们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本身就注定是有关联的,因此做一家人更合适。


而西方人则是更关心:物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它所呈现出来的表面属性。同样的大小、同样的形状、可以塞进一个同样的圆洞;搭积木时如果小Q找不到了、小蓝也一样可以代替小Q的位置、发挥同样的作用…… 所以,上面个西方白人小孩毫不犹豫选择了:“小蓝和小Q才是一家人”。


2. 汉语强调 “动词”,英语强调 “名词”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 Nisbett 曾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天他去超市购物,看到一对母子。妈妈在教孩子:


This is an apple 这是一只苹果;It's red 它是红色的;

This is a bottle of apple juice 这是一瓶苹果汁;It's sweet 它是甜的……


这位教授可是心理学界很出名的人物,大叔大一学的基础心理学课本就是他写的。不过故事到这里还没结束,和他一起写这本书的二号作者,几乎是同一时间正在亚洲出差。在我们东方的一家超市,他观察到的一对母子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对话:


这是一只用来装液体的杯子,你可以用它来装水、装可乐、装果汁,也可以用杯子来把它们都喝到你的肚子里去~


这个桥段里,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你看出来了不?


西方家长从小教给孩子就是:这个物体是什么,用的是「名词 Noun」。


而东方家长从小教给孩子的是:物体和物体之间、我们人和物体之间有什么关系,而这层关系是通过我们做的动作、这个动作对应的「动词 Verb」来体现的。


设想,这两个孩子长大后,都爱上了喝茶。


某天,那个美国人在喝茶,已经喝了好几杯了,别人问他:“Would you like more TEA? 你还需要更多的茶吗?”


这种问法在你听来是不是很怪?因为美国人还是在突出 TEA 这个名词。在我们东方,同样的问题,我们是用动词问的:


“要不要再喝一点?Would you like to DRINK more?”


从小到大,我们东方人一辈子都在语言上突出动词的地位,也在行动上通过动作、将人和物联系起来,也把人和人联系起来。


3. 一切物体和生灵,皆有 “气” 和 “场” 


来看看下面这张图片:

中间的那个男孩,你觉得他开心吗?


再来一张图

中间的那个男孩,你觉得他开心吗?


西方人的回答大多都是:“这两个男孩有什么区别吗?都一样开心啊,你看他笑得多 happy~”


而来到东方,亚洲人的回答就变成了:“第一张里那个男孩挺开心的,第二张里就不一定了……”


当被研究人员追问原因时,被采访的一个中国人回答说:“因为他明明处在一个不开心的环境啊,可能只是因为他被安排站在了最中间、最前面,所以就算再尴尬,也要摆出一个更开朗的形象吧?但他心里其实不好受啊。”


怎么会这样呢?是咱东方人的 “读心术” 更高超、甩开了西方人好几条街吗?


在实验室里,心理学家给东西方人分别戴上了特制的眼镜,通过电脑来追踪他们看这张图片时的眼球移动。结果发现:



西方人在看 “中间那个男孩” 的时候,他们的目光就真的只集中在他的身上、几乎完全忽略了周围的其他人。


而东方人在看 “中间那个男孩” 的时候,他们不仅看那个男孩,也同时在观察这个男孩所处的环境。


换言之,在我们眼中:每个人、每个物体,虽然有自己的位置和存在,但都散发着自己的 “气”,大家也都是在同样的一个巨大的 “场” 当中共同存在,构成全天下共通的 “气场”。通俗地说,就是我们所处的共同的环境。


而在这个环境场上,我们的气互相触碰、抗衡、融合,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交互。因此没有一个人或一样物体是单独存在、不受其他人事物影响的。


正因为如此,东西方人对上面那张图中 “男孩的笑脸”,作出了完全不同的情绪解读。


了解到这些东西方文化和思维,现在我们能搞懂:文章开头那朵小花的选择题了。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时的图片:




在我们东方人的眼中,这朵花如果能属于其中一组,那一定要契合这一组中大多数成员的基本属性,这样才能在这个集体中的其他花花和谐共处。


A 和 B 中都是花花,本质一样,这没有问题。


但 A 中的花瓣,大多数都是圆形的,只有其中一朵的花瓣透露着 “尖尖的棱角”。而我们的这朵小花也是圆形花瓣,因此在 A 家族中,更容易相融,更像是一家人。相反如果这朵圆形花瓣的小花被安排进了 B 组,那么它的样子就会和 B 组大多数花瓣尖锐的成员 “互不相容”、会被它们视为异类、被孤立和排斥。



—— 因此东方人会认为:这朵花应该从属于 A 组。


而西方人则会更加注重我们那朵小花它本身自带的属性。为此,它们对这朵花进行了拆解和分析:



OK,这朵花有着圆形的花瓣,一片叶子,还有一根笔直的枝干。


然后,再带着这三个具体的细节,去和 A 以及 B 组中每一朵花的这些属性,进行同样的分析和对比。


结果显而易见:只有 B 组中的花,枝干和我们的那朵花一样,都是笔直的。



—— 因此在西方人眼中:这朵花应该从属于 B 组。


我们可以看到,这三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彼此 “相互配合”,让东方人变成了更在乎彼此之间的关系、相互依赖、注重集体属性和利益的存在;相反,西方人则更主张独立、宣扬个体的独特性。


文化就是文化,只有不同,我们不应该去区分它的好坏优劣。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任何不同的事物,一旦有了具体的语境,就可能导致好坏不同的结果。


下一章节我们就来看看,集体主义文化之下的我们,可能遇到怎样的问题。我们又要如何试着 “西化” 一点,看看困境是否可以得到化解。



东方文化带给我们的优势和困境


你也许听说过,我们东方人的祖先,早于西方的科学家认识到了:潮汐现象,是月亮和地球共同作用的产物。而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中国人也就意识到了磁场的存在。


然而在西方,哪怕是在十八世纪后期,欧洲人都还难以相信 “互相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相互产生作用” 这种事。


西方人眼中的地球和月球
相隔千里,独立存在

东方人眼中的地球和月球
纵然相隔千里,但彼此气场相通


这都得益于我们对 “万物皆有关联” 这一文化的坚信和传承。但人和人之间的关联太过紧密、甚至以牺牲独立自主为代价,这份集体的力量,可能就会侵蚀个体的灵魂。


以下两点,是大叔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基于自己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总结出的,我们中国人的生活困境,以及我要求自己去勤勉尝试的解决方法。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们可以共同交流探讨。


1. “做自己”,一个高尚的口号,却渐渐成为年轻人不努力的借口


“做自己”,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特别喜欢挂在嘴上、也放在心里当作信条的三个字。


但著名生涯规划师古典,前不久说过这么一句话:“我特别害怕年轻人说要做自己”。


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很多人,已经把这三个字,当成了 “懒惰、拖延、懈怠” 的借口。


我们追求个性的方法,就是给自己贴各种标签:


我是个90后,但90后太多。嗯,那我还是个单身狗,单身狗也很多。嗯,那我还是个摇滚爱好者、美食爱好者、旅行爱好者……


如此不断寻找标签、给自己贴上标签的做法,有三个明显的 “好处”:


一是,只要我的标签比别人多、我的标签组合起来跟别人不一样,我就具备了自己的独特性、可以 “做自己” 了。


二是,因为每个标签里都有和自己一样的一群人,所以我总能找到组织、不用担心无处归属的问题。


三是,这种标签要找起来很容易,宅在家躺在床上都能脑暴出七八十甚至上百个,轻轻松松就能 “做自己” 了。



但是亲爱的,你知道这些标签到底意味着什么吗?你体验过这个标签的真谛吗?真正的做自己,是通过亲身的体验,去定义和创造标签,而不是被既定的标签定义和束缚。


今年春天,大叔作为 “90后代表”,在北京采访毕淑敏老师。我问了她很多问题,比如 “90后该如何应对爸妈的催婚啊” “单身狗择偶的时候是要以结婚等现实因素为重、还是首要应该考虑自己喜不喜欢对方啊”…… 等等涵盖家庭爱情职场的 “90后困境”。


结果她听了之后给我了一个大大的警告:“你要把自己从「90后」这个群组里摘开,90后这个标签是个太广泛太模糊的集体。先问问自己是谁,才能明白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讨厌的是什么,才能回答清楚属于你的问题。否则在你身上留下的,只能是属于90后这一群人的集体意识,和集体困境。”


听她这么一说,我差点都采访不下去了。因为我意识到:我之前准备好的问题都是 “集体问题”,而我不知道我自己有什么资格,作为一个个体、去代表这么多90后。


日本作家山本耀司也说过一句让我醍醐灌顶的话:“自己” 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 “自己”


他这句话的前提就是:我们自己这个东西,和其他人组成的这些 “别的什么”,是彼此独立和不同的概念。只有这样,我们在人生的体验中才能撞到别人的边界、才能被反弹回来找到新的自己。


▲ 西方人在加入一个新群体前,会先把自己放在一边、仔细观察自己和群体成员的异同、再去定位自己在这个新环境中的坐标。(图片来源:刘扬《东西相遇》,下同)


▲ 东方人加入一个新群体时,似乎就会 “很容易、自来熟”,因为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人,一定会有和新人 “一模一样” 的属性,“我们本来都是一家人”。但如此一来,集体身份和标签就代替了 “自我”。


上面这三位大师,都是东方人,但他们已经在 “自己” 和 “他人、集体” 这两个概念之间,寻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像他们这种知道自己所在位置的绝对坐标系、又能参照他人位置校准生命轨道的力量,大叔真心佩服。


所以,别再用集体思维、集体标签、集体身份麻痹自己了。我们要做的,是真正去体验从没经历过的事物,也在经历的过程中感受自己和他们的不同,然后善于从经历中总结经历前后、那个已经不一样了的:新的自己。


2. 边界,一个中国人很容易模糊和侵犯的概念


抖音上有个很火的视频,点赞已破百万。说的是职场上那些总要求同事 “帮小忙”,觉得自己理由很充分,对方不答应还给脸色、背后说坏话的人。


“你和我住得近,上下班捎我一程呗~”

“我儿子在评奖,你帮我发个朋友圈拉几票吧~”


潜台词是:

“你我都是同事,你是可(应)以(该)帮我点小忙的。”


视频里那个被要求帮忙的姑娘说:“在成人的世界里,你要明白,如果一个人没有清楚明朗地答应你,那就等于是在拒绝你。”


对这一点我不反对,特别是那些频频向别人提出要求、甚至觉得对方帮自己是 “理所应当、顺其自然” 的人,真的要反思一下了。


但我更想跟这个姑娘说:你要学会明确地表示反对和拒绝。


你的同事用 “我们都属于这家公司、是同事身份” 这个集体概念,赤裸裸地侵犯了你作为一个个体的独立边界。


你的同事不懂这个,没事,但你自己应该懂得并坚持这一点,用你的严辞拒绝给她上一课、明确并维护自己的边界。否则,“人情” 会演化成一种造成伤害的 “事故”。


同时我们要意识到:拒绝一个人,不代表不尊重对方。再说了,是谁先不尊重谁了?怕就怕,你都没意识到自己的个体边界已经被践踏了、甚至还觉得对方提这样的要求是 OK 的、你是不可以拒绝的。



职场上,同事之间的关系还不算太 “亲密”。我们再看到家庭之中,加上了 “血缘关系”,边界问题就更为严峻。


最典型的就是:家长对孩子的 “高要求”、“高期待”,以及他们身体力行为孩子付出、牺牲的一切。


讲个可能比较极端,但非常真实的案例。


前段时间,知乎和微博热搜上,有个 39 岁的男人,和他的妈妈,火了。


这个男人叫朱雨辰。


这个《奋斗》里真诚义气的华子、汤唯的前男友,之前一直不温不火,没想到居然靠综艺节目火了一把。


只是,朱雨辰想当导演想谈恋爱,无奈却彻底输给了妈妈,甚至有人直呼:“还好汤唯没嫁给他”。


在朱雨辰妈妈看来,自己是个标标准准的 “好妈妈”:


每天凌晨 4 点起来帮儿子熬梨汁,坚持了十多年。

儿子在北京工作,她一个人搬到北京陪着。

每天都把食物塞满了儿子的冰箱,拍戏的日子都全程跟着。

…………......


按道理来说,被照顾得无微不至的朱雨辰,应该是个幸福的孩子。事实却是:他觉得 “妈妈会把我搞死”:


儿子发微博,她每条都抄在本子上。

儿子想动手做饭,她说:“多辛苦啊!”,她希望孩子忘记怎么做饭。

………………


其实,朱雨辰不是没有反抗过:想要逃离妈妈的掌控,从上海跑到北京上学;毕业后,他选择留在北京。


但,妈妈总会使用苦肉计:回家时,他发现妈妈总是在哭:“我怎么这么没出息,儿子就这么离开我”。他很难过,最后妈妈跟他去了北京。


朱妈妈对儿子近乎疯狂的控制,从未改变,她对此反而非常自豪:“我没有自我,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



而朱雨辰呢?他想抵抗,但怕伤害妈妈,只能试着说服自己:“妈妈对我这样做,是因为她爱我。”


但实际上,他已经因为妈妈对他无边无际的控制,和自己面对这份控制的无能为力,无数次感到过无奈、伤心、绝望,甚至某天,他还一个人躲在狗窝里,偷偷哭泣……



要我说,这对母子的悲剧,就是对彼此个人边界的践踏、更是母亲对儿子这个独立个体的不尊重。


我不知道具体是哪些因素,一步步推着朱妈妈走到了如今这个计划 + 操控儿子一生的母亲位置。


但我们都记得上面的 “小Q和小木”:两个彼此可以和睦共存、又相对独立的个体,在我们中国人的眼中,却默认成了 “同一种物质”,所以可以 “等同对待”。


换了朱妈妈眼里的雨辰,“我们身上都流有相同的血液,他的生命更是我的延续,我们就更是一体!”


—— 于是,她对孩子付出了不理智的努力,而她也同时牺牲了自己的个体。如此一来,孩子不仅是她的中心,更是她的一切,是她对生活的全部期待;孩子的成败,成了她自己的成败,主宰着她的喜怒哀乐……


一段本该由朱雨辰自己去发现、去定义的人生,活生生被套上了妈妈的 “标准”,而这套标准也反过来绑架了妈妈本该自由自主的一生。


“大爱,是要懂得放手” —— 这句话,在孩子试着去了解之前,家长尤其要懂得。



前两天,我妈跟我说起件事。上周有个同事给她发微信,是一个女孩的资料和照片,希望她转发给我看看是否有兴趣见上一面。


我妈干脆地回绝:“我儿子的幸福,我是不干涉的”。


对方追问:“那你总知道你儿子现在有没有女朋友吧?没有的话要抓紧了啊,他都多大了?再拖将来你想管也难了啊。”


我妈笑笑说:“我替我儿子谢谢阿姨的关心哈,但他的幸福真的是他的事情。作为妈妈我知道我儿子现在的状态很好,我更相信他追求幸福的能力。我自己都不插手的,其他人就更不可以。”


事实上,我妈早就知道我有喜欢的人了。我们两个虽然还没走到结婚那一步,但同居已经一年半,非常幸福。她也来过我们工作的城市三次了,每次都是我们一起游山玩水吃香喝辣,其乐融融。


“作为妈妈,我知道你现在是幸福的,就够了。妈妈不会插手的,其他人就更要闪开~” 就这样,我妈笑嘻嘻地在电话里跟我说完了那件事。


你以为我妈是一步就达到了现在这种 “境界” 吗?当然不是。若是回到十年前,她已经开始设想我的对象,五年前更是做出了瞒着我偷偷安排相亲的 “蠢事”。


但过去几年,我带着她畅游国外,也带着她接触各种西方文化的影视作品和书籍。不得不说,西方人对独立、自主、个体、边界等概念的讲述,已经潜移默化地刻进了她的大脑。


大学开始,我和家人分居两地,如今每次和妈妈重逢,我都是在公众场合给她一个超级热烈拥抱,出去陪她逛街更是拉着她的手,亲密无间。


“哎呀,这个儿子真好,比女儿还贴心” —— 邻居们都这么说。


但我妈总是回绝他们关于我个人私事的关切和插足,这又让他们觉得很矛盾:“怎么你们娘俩明明关系很好,但你又这个不管那个也不管,这个也不知道那个也不知道?”


—— 在我和我妈看来,这才是亲情,最纯净的样子。她给了我去找自己、做自己的空间;如此一来,她也给了她自己,同样的人生精彩。




有句话叫做:真正优秀的人,都是雌雄同体。


我们今天再加一句:真正优秀的人,都是东西结合体。


咱中国是东方世界的一颗巨星,自古到今有太多优良传统,在我们身上生根发芽、代代传送。


善用这份东方文化中透出的光亮,不断去提升、去探索、去发现,下一个转角,你就能和更好的自己相遇。





References / 大叔用到的参考资料:
[1] 纪录片《东西有别》,由韩国EBS教育放送公社出品文中小花和小Q等例子和图片出自这部纪录片,点击此处即可观看
[2] Ross, L., & Nisbett, R. E. (2011). The person and the situation: Perspectives of social psychology. Pinter & Martin Publishers.
[3] Khong, L. Y. L. (2004). East is east, west is west? Home literacy, culture, and schooling.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New York.
[4] 移居德国的华裔设计师刘扬出版的《东西相遇》。通过搜索引擎查找本书书名即可阅览。

© 版权所有:壹心理。如需转载,请关注本文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心理0时差(微信 ID:PsyTime)」,后台回复 转载 二字,按要求申请授权,谢谢。

赞赏
举报
Evil

真正优秀的人 都是雌雄同体哈哈哈哈哈哈?

2019-10-08 · 回复
624346932

这个点大叔给了我点启发,为什么叫雌雄同体?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应该是男女性的优点结合,反正看了就想笑,现实生活会被笑的吧,对于在男女性特别直的地方。

2019-10-08 · 回复
心晶灵

额😓我不仅小花选了b,后面的中西差异也更类似西方做法。唯一的东方属性就是木头那道题了。

2019-10-08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