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的相处方式,我们有的选吗?

data.name
成长

认证作家
文:店长王瑞
来源:安慰记心理小店(ID:Clarifymind)


和父母的相处方式,我们有的选吗?


有的选,4种父母类型,4种应对策略。


嗯,就这样。


首先来看一个图。



所有父母的教养方式无非是上面的四种或者不同比例的组合,每种类型都有可以突破的弱点,掌握正确的相处方法之后,“和父母无法沟通”?不存在的。


在学习沟通策略之前,需要对父母的类型进行判断,方法很简单,看这个图。



权威型:对孩子有高要求和高控制,同时对孩子的需求又是高度接纳和响应的;


比如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的母亲既会教育他生活的规则和做人的原则,也会格外爱护他的心理敏感。


专制型:对孩子只有高要求和高控制,孩子提出的需求?不听;


比如国产剧《欢乐颂》中,樊胜美的母亲,用孝顺来绑架她的付出,但从没在乎过自己的闺女日子过得也很辛苦。


放任型:没啥要求和控制,但是孩子有需求会第一时间出现;


想不到啥影视剧的例子了,不过想起了我高中的一个老师,他从来不管自己儿子是不是电脑游戏玩多了或者作业写没写,但是只要儿子想买什么限量版球鞋之类的,一点不犹豫就给买了。


忽视型:孩子基本没有存在感。


比如美剧《老友记》中,莫妮卡的父母眼里只有哥哥罗斯,自己无论怎么努力,在父母眼里都是透明的。


也许你的父母非常符合上述任意一种教养方式,或者也许是两种或多种的组合,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策略的使用。哪种类型是让你头疼的,一旦出现了,对应使用相应的策略就OK了。


接下来分别介绍这四种应对策略。


 

 精神榜样法 


如果拥有权威型的父母,可能的确是一种幸运。研究表明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可以最大化地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的影响,父母提出的要求和规范,一定程度上就是帮助孩子价值观建立的过程。与此同时这样的父母也会给孩子留出表达需求的空间,充分给予了理解和尊重。


所以和权威型的父母在进行沟通时,精神榜样法是最好的方式,那就是利用从父母那里潜移默化学习到的表达方式,来和父母进行对话。多留意父母是怎么向你提出要求的,又是怎么在你提出要求的时候进行倾听的,这是你最宝贵的人生资源。


比如父母平时在生活中可能是这么跟你沟通的——


孩子,爸妈跟你商量个事儿,这个周末本来答应你要出去玩,但是有一个朋友搬家,临时叫我们去帮忙,那个阿姨一个人搬不了。所以咱们下个礼拜再去,你看可以吗?


如果你学习到了这样的沟通方式,那么在你对爸妈提出要求的时候,也可以用上——


爸妈,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个事儿,这个周末我一同学生日,我们商量着想一起去K歌,不过KTV比较远,所以到时候得辛苦你们去接我一趟,不知道可不可以呀?


这个方法的精髓就在于,父母就是最好的学习素材,多模仿和实践,很快就会成长出成熟的沟通能力。


2

 小白鼠法 


从专制型的父母开始,就有挑战了,这种教养方式大概是很多人的噩梦。比如还是在《欢乐颂》当中,关关的妈妈是极度专制的类型,一来到关关住的公寓,就指手画脚地把关关数落了个遍,从对象没好好找,到被子不勤换洗,一秒钟都没带停的。


对于这样的父母,孩子基本上插不上嘴,情绪长期处于极度压抑的状态


小白鼠法大概是应对这类父母最易操作,效果也最显著的方式了。使用起来很简单,那就是当父母专制的语言和行为出现时,一定要用“忽略”的反馈进行负强化,也就是绝对不要对父母的专制表现任何反应,因为这个时候不管你是什么反应,都只会正强化父母的专制。


如果你听从了父母的专制指令,那么就会向父母传达一个信号,“嗯,看来专制是有用的,下次还得这样”;


如果你激烈反驳父母的专制指令,那么又会传达这样的信号,“这孩子!看来这次还不够专制,下次要更专制!”。


如此一来,父母的专制程度会越来越恶化。


你可能会问,忽略之后父母是不是也会想专制得不够呢?


不,人在接收不到任何信号的时候,往往是会下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重新测试的。


也就是说,当父母一味地专制得不到任何回应的时候,Ta们可能会开始转换策略,这个时候就非常关键了,一旦Ta们将策略转换成了稍微不那么专制的时刻,你马上就给出正反馈的回应。再重复一遍,当父母在你一直保持忽略状态时,表现出了任何的示弱、理解或者尊重等非专制的表现,马上要给反应


举个例子。比如当你在家自己想煮个面吃的时候,妈妈跑过来在旁边唠唠叨叨,如果你不按她说的做,可能还要跟你急。这种情况下如何使用小白鼠法呢?


首先,不对唠叨这个行为做任何回应,自己煮面的流程该怎么做就继续这么做。


这个时候妈妈的唠叨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然后出现战术的改变,可能有这么几种情况——


一,妈妈直接上手自己要干,这个时候迅速抱着你妈,推出厨房,关门自己继续煮面,不管她怎么继续专制的表现,都该干什么干什么。


二,叨叨半天,开始问你,“你怎么不说话,怎么不理我”,这个时候是一次给予正反馈的机会。你可以说,“我等着你给我说话的机会呢”,传递的信号是,“继续唠叨是得不到回应的”。


三,最好的情况可能就是,妈妈自己唠叨半天,然后示弱了,说“哎呀,真是,不管你了,自己弄吧”,这是最佳的正反馈点,你要马上回应,可以调皮地说,“老妈,爱你!”或者直接给个拥抱,按你自己习惯的方式来。


小白鼠法的精髓就在于,在正确的时间点,正反馈重复发生的情况下,父母对专制这种策略的依赖会减弱,渐渐发展出和孩子平等的对话空间。不过这个方法要坚持,毕竟父母的专制也是从Ta们的父母那里“学习”来的,改变不容易。


3

 权威法 


这个就是父母和孩子角色的一个颠倒,类比权威型的父母,自己可以尝试以权威型的孩子来跟放任型的父母沟通,更容易引起重视,具体的方法不说了,参考方法1。



4

 心理暗示法 


在忽视型父母的教育下,孩子容易产生无力感,但并非是什么都不能做的,因为人总是受到一些基本的心理规律影响。


心理暗示法是针对忽视型的父母非常有效的方式,使用起来就一个原则,那就是你认为对的事情,要重复足够的次数,直到被父母重视和听到。


一,你在提出一个要求的时候就做好要重复表达的准备;


二,每隔一个时间间隔,就换着方式再次重复;


三,根据以往重复的经验,总结父母在什么时候、当自己用什么方式的时候,最容易关注到自己的需求,然后提升之后跟Ta们沟通的效率。


有点累是吧?的确,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需要做额外的努力。


但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你是有的选的,比如你可以选什么需求值得你重复的努力。


写到这里,可能会唏嘘,不同的父母对我们造成的影响还是蛮大的,不过永远别忘了,你想过什么生活,有的选,至少可以试试今天分享的方法吧。


作者简介:安慰记心理小店,ID:Clarifymind,一个将心理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的地方。


责任编辑:Spencer 周芝羽

举报
匿名

那我还是选择不沟通吧,他们不想听到我的声音,那就算了吧。

2020-11-16 · 回复
闪闪的茉儿

专制加忽视型,要命,你想做的事从来不允许,不想做的从来被强迫,从小到大都没开心过!觉得没有父母更开心

2020-10-11 · 回复
匿名

👍

2020-10-05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