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最大的意义是陪伴

精选
data.name
高予清

认证作家/优质答主/直播主播
作者:高予清
来源:高予清(ID:gaoyuqingxl)


01 

在孤独深渊中,感觉自己要消失了


玲是边缘人格障碍患者,我与她工作了几十次后,她的状态没太多改善。


她为此常常抱怨,做了那么久的咨询,一点用都没有,这样的咨询有什么意义?


抱怨之后,她还会继续咨询,然后接着抱怨。


虽然知道边缘人格的来访者乃咨询师杀手,可能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用好多年也不能治好这样的来访者。


虽然我的督导师告诉我她的抱怨是她的模式,告诉我几十次咨询只是治疗的开始,但对于当时在咨询生涯上磨练尚浅的我来说,还是会感到会很挫败,这有反移情的部分,也有我自己的部分。


偶尔,我忍不住也会怀疑与她工作的意义在哪里?


为了帮助她,也为了缓解我的焦虑,我非常频繁地督导她的案例,我对她的依恋关系,内心冲突,关系模式与防御机制都有较为清晰的理解,很多时候,我都能共情到她,并在该回应她的时候回应她,该诠释的时候能适当诠释,但她还是深处带给她痛苦和伤害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中,毫无进展。



有次与她咨询中,她很气愤地说:“感觉做无效果的咨询就是浪费钱,浪费时间。”


她离开咨询室后,我陷入思考,虽然是抱怨,但她说的是事实,她诉求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善,而且还看不到希望。那么,为什么她还是坚持来呢?


看来咨询对她还是有意义的,对她的意义在哪里?


我沉入沙发,细细感受玲。


她早期失去父亲,母亲脾气暴躁还不断向她索取,如今她独自在一线城市打拼,缺少亲密关系,生活中没有朋友,同事关系紧张……


想到这些,我感受到一种深不见底的孤独。


玲经常在咨询中谈论孤独


她说在孤独深渊中,她感觉自己要消失了,感觉意志力被磨灭,甚至感觉尊严都要破灭。


02 

走出孤独,力量才会涌现。


想到这些,我忽然感到,正陷于无力孤独中的玲,恐怕还没有能力接受被分析,她最需要的是陪伴。


后来,当玲再次抱怨咨询没有用,再次问我咨询的意义在哪里时,我对她说:“我不确定能不能帮到你希望达到的咨询效果,但我一直在尽力理解你,如果你愿意接受的话,我很愿意陪伴你,我能感受到,我会很用心的陪伴。陪伴也可以是咨询的意义


玲听我讲完这句话,顿了顿,脸上露出浅浅的微笑,我心里也暖了一下,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她如此真诚的笑容。


我在后面与她的工作中,压力少很多,我确定了一件事,虽然我不是心理专家,但我可以做到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稳稳地在那里等待她,倾听她,关注她。在督导的时间里,我也会进一步感受她,理解她,关心她。这都是我对她的陪伴。


在这种陪伴中,她对咨询无用论的抱怨越来越少了,她更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渐渐地,她也愿意思考我适时的诠释,并会反思自己的模式。


当我们双方只期待有所陪伴时,她竟渐渐发生了一些改变。


不得不承认,孤独有时会吸走我们的力量。


当我们在陪伴下,能够渐渐走出孤独时,我们内在向上的力量,自然而然就会涌现。


03 

不是不需要陪伴,而是早已麻木了


很多朋友可能会说,玲是边缘人格来访者,缺少有滋养的关系,情况比较特殊,我们并没有那么孤独呀,我们不需要陪伴啊。


如果确实如此,那是最好不过了,但也存在另一种情况,很多人不是不孤独,而是将孤独的感受隔离了,或者说,对自己需要心灵陪伴这件事,早已麻木了。


前段时间,来访者姗在职场中受了很大委屈,她讲给我听,讲完,她说:“这件事我没办法跟我爸妈说,怕他们担心,我也没办法跟我老公说,他只会给我讲道理,让我更加沮丧。我只能对你说……”


说到这里,她抿紧嘴巴,眼泪汹涌而出。


“我只能对你说”这句话,我也对我的分析师讲过,我能体会其中的悲凉,而作为咨询师,这句话我听到过无数次。


顿了一会,姗接着说:“在这个世界,有亲人,有朋友,也有闺蜜,但还是很孤独,如果不是因为有咨询师的存在,很多话只能憋一辈子了。”说完,姗继续哭。


在咨询室,当意识到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有些话只能对咨询师讲时,忍不住落泪的人很多,但生活中,就算大家偶尔想到太多话终是无人倾诉时,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应。这是因为情境的不同。


当有咨询师这个稳定且温暖的客体陪伴时,你会渐渐卸下盔甲,摘下面具,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感受,所以流泪也更自由。


敢哭是需要空间和力量的。


在安全自由的空间里,你可以愤怒,可以沉默不语,也可以喋喋不休……


无论你做什么,都不会吓到咨询师,因为咨询师会尽自己所能去接纳你的一切。


被充分接纳的人,会伸展出自由。


在自由之下,你才能充分地与自己的感受在一起。


04 

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是易感体


其实,无论是怎样的性格,我们每一个人天生都是易感体,只不过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坚硬的生活下,我们不知不觉间学会了封闭感受,隔离需求。



当我们封闭感受,隔离需要的时候,固着于我们身体里的情结可能永远都无法疏通,我们只能机械地活着。


尽管我们很努力,我们实现了很多目标,但我们感觉还是不够,似乎心里永远有个大洞,永远喂不满。


可是,我们又如何再能打开被紧紧封死的感受呢?


当我们回顾创伤经历时,别人可能会没有耐心听;当我们倾诉委屈时,别人可能会指责自己做得不好;当我们表达愤怒时,别人可能会回报给自己更多的愤怒……


每次打开感受都需要勇气,但很可怕的是,在你勇敢打开之后,常常得不到期待的安慰和支持,反而遭遇了嫌弃,指责和愤怒。


这时候,你会感到羞耻、痛苦、愤怒,进而陷入绝望,我把伤口打开给你看,你非但不给安慰,还在上面撒了点盐。


在那一刻,你学会一种”成熟”:事实证明,很多事情,只能自己独吞。


久而久之,你的内心封得更紧,你的感受力越来越迟钝。


我们拥有那么多关系,为什么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呢?


很多问题都有两种答案。


这个问题可以将一个人带进死胡同,也可以为一个人打开一扇门。我们需要去开启那扇门。


我们可以尝试理解一个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无法回应你的痛苦,无法满足你内心的渴望,不是因为TA们不愿意,而是没有能力。


你渴望TA安慰你,支持你,但TA也是伤痕累累,TA也没有得到过期待中的回应。


TA也正在痛苦和匮乏中挣扎,自保的能力还不足,又如何有能量供给你呢?


当你理解了这一点,也许会好过很多,再来看看下一个现实:有些话,只能对咨询师讲。


付丽娟老师曾写过这样一句话:

原来这个世界上能比较好的接住我、抱持我的人,只有我花钱的分析师,他就是干这个活的。


越是深谙心理的人,越能坦然面对人世间的现实。当接受了这一现实,我们可能就不会继续在固着于“TA必须理解自己”这种幻想中挣扎。


人类真的很有智慧,基于这一现实问题,发展出了心理咨询业,让我们有机会可以去尽情倾诉,收获心灵深处的陪伴。

 

05 

接受陪伴,心灵探索才不孤单


感受到陪伴的意义,咨询师在工作中的压力也会少很多,因为很多时候,在一定阶段,来访者需要的不是被分析,而是有人陪,而已。


心理咨询界普遍认同一个道理,咨询中,关系大于一切,咨询效果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良好的关系。


其实,好的关系就是好的陪伴。


在安全的陪伴中,来访者才会在咨询中放松自己,才会愿意讲出那些从不敢在他人面前讲的话,才敢恣意哭泣,或者大胆愤怒。


在放松的陪伴中,来访者会感受到,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人理解自己的,愿意接纳自己的一切。


在被接纳的陪伴中,来访者会抽丝剥茧地自我探索,从一个表面的行为后面,看见背后的故事,以及冰山之下的潜意识动机。


一路走下来,我们会渐渐看见自己本来的样子,最终走向真实自我的回归。


其实,我们每个人最好的分析师,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平日里,我们之所以无法自我分析,是因为我们缺少温暖且有力量的心灵陪伴者而已。


接受陪伴,在深邃幽暗的心灵探索中才不孤单,也会少很多惶恐。


很多人对心理咨询很阻抗,认为只有心理疾病患者才需要心理咨询。其实,任何人,在一定时期,都有被陪伴的需要。


基于咨询设置,我们只能在付费的情况下,只能在固定的时间段,固定的地点见到自己的陪伴者,这也许有些许伤感,但我们可能会暗暗开心。


因为在这种设置下,会有一种被保护的感觉,这样的陪伴让我们更加有安全感,让我们更有勇气走向心灵深处。


(注:文中案例资料已被360度改装。)

作者简介:高予清,二级心理咨询师,沙盘游戏咨询师,管理硕士,心理硕士在读,心理专栏签约作者,壹心理认证作者。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高予清(ID:gaoyuqingxl)


责任编辑:Survival
赞赏
举报
歌来了

敢哭是需要空间和力量的。~是的。

2022-09-13 · 回复
柳染衣(家庭教育咨询)

陪伴,还是陪伴

2020-06-30 · 回复
亚希雅13711120849

写得很好,陪伴

2020-06-17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更多心理学文章 心理学文章列表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

分享一篇觉得不错的文章,快来看看吧~

长按扫码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