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时不同措辞效果不同? | 记两项“矛盾”的心理研究

data.name
壹心理翻...

认证作家/鲸鱼社工

心 理 0 时 差

国际心理资讯 | 有料 前沿 权威

壹心理独家 ◎ 荣誉出品


本文原创首发于壹心理旗下公众号 「心理0时差,微信 ID:PsyTime」,作者:时差大叔。大叔贴心录制 “可以听的心理学”,每篇推文都可看 + 可听 >> 点击这里收听本期音频



Hello~ 欢迎来到 0时差 · 心理速递,我是时差大叔。


又到了大叔为各位呈现全球最新心理学研究的时候。


今天这个研究,新鲜出炉还不过一个月,然而这背后牵扯出的 “曲折故事”,却长达四年之久。


怎么说呢?这项研究成果不仅对我们平日的生活有指导意义,它在出台的过程中,可是经历了 “否定、反驳前人权威研究成果” 的风波,但之后又 “为前后研究结果不同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发现了前人没能注意到的角度,也因此把我们对一个心理现象的理解,从破碎、向着完整,又推进了一步。


—— 可以说,今天的推送,不仅会让你学习到一个心理知识,我们更能见证心理学从理论到研究、从驳斥到融合、从反复到进步的过程。


爱好心理学、也相信心理学力量的你,绝对不能错过!


求人帮忙时一个简单的措辞

就能改变对方的态度?


是什么会让一个人愿意帮助他人、伸出援手?


是因为内在品质吗?有些人可能就是个 “帮助者(Helper)”,雷锋精神已经刻进了血液和骨子里。


还是因为 “帮助本身的行动过程(To Help)” 呢?有些人可能更关注:帮助别人时,自己到底能做到什么、能力几何、别人收到帮助时的反应、自己的帮助给别人生活带来的变化。


啥?你说这两个是一样的?大叔告诉你,还真是大不一样!



来自美国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的心理学家 Emily Foster-Hanson、Andrei Cimpian、Rachel Leshin 和 Marjorie Rhodes 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都说小孩子都是善良的,如果我们让一个小孩给他人帮一个忙,但我们在措辞上,可以强调他们的个人品质(“你是个帮助者”),也可以强调他们的帮助动作(“你想要帮助别人”)。


如此细微的措辞差异,会不会导致什么不同的结果?


研究者来到了纽约的曼哈顿儿童博物馆(Children’s Museum of Manhattan),现场招募了一群小孩子进行实验(样本容量 = 64,男女各半,平均年龄 4.97 岁,年龄范围 4.03 - 5.94 岁)


研究人员为这些小孩准备了一些人偶玩具,并安排一位研究者充当演员,来和孩子们互动。


孩子可以自己选择一个人偶,代表 ta 自己:幼儿园班上的一个学生。然后,研究者会选定另一个人偶,代表这个班上的老师。


接着,“老师” 会带着 “学生” 模拟 6 个幼儿园中非常常见的场景。在每个场景中,老师都会让学生帮一个忙,比如收拾蜡笔、把桌上的积木放到玩具箱里收好、在发下午茶的时候帮着倒牛奶……


所有孩子都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是刚才我们说的突出个人品质的 “帮助者组(Helper)”,而另一组则是突出 “帮助的动作(To Help)”。


在突出个人品质的 “帮助者组(Helper)” 中,孩子们会听到老师这样说:


Some children choose to be helpers. You could be a helper when someone needs to pick things up, you could be a helper when someone has a job to do, and you could be a helperwhen someone needs help.


有些孩子会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在别人要捡东西的时候,你可以成为帮助者;在别人有其他事情要做的时候,你可以成为帮助者;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可以成为帮助者


在突出 “帮助的动作(To Help)" 这一组中,孩子们会听到老师这样说:


Some children choose to help. You could help when someone needs to pick things up, youcould help when someone has a job to do, and you could help when someone needs help.


有些孩子会选择去帮助别人。在别人要捡东西的时候,你可以去帮忙;在别人有其他事情要做的时候,你可以去帮忙;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可以去帮忙



这六个场景中,有其中 4 个,孩子们在伸出援手之后,会是「帮助成功」的美好结局。


老师会说:“蜡笔收好了、积木整理好了、老师很开心、谢谢你 做了一个帮助者(突出角色)←OR→ 来帮助了我(突出动作)”……


但还有 2 个场景,孩子们尽管好心帮助,却被研究人员设计成了「帮助失败」的悲惨结局:倒牛奶的时候不小心洒出来了、收玩具车的时候把车子弄坏了……


老师会说:“谢谢你愿意来 做了一个来帮助我的人(突出角色)←OR→ 来帮助了我(突出动作),但是事与愿违,你刚才不小心把该牛奶杯打翻了,牛奶都洒出来了”……


六个场景悉数落幕之后,真正的心理测量才要开始。


研究者们在博物馆的出口附近,一一采访刚才参与游戏的孩子们:


“你喜欢帮助别人吗?还是不喜欢呢?”

“刚才你在帮老师收集蜡笔的时候,你开心吗?”

“如果明天有人还需要你的帮助,你会主动去帮助那个人吗?”

…………


对每一道采访题,研究者们在 1 - 6 的范围内让这些小孩子打分。比如上面第一题的话就是:1 分代表 “特别不喜欢”, 而 6 分代表 “特别喜欢”。


采访结束,每个孩子在所有题目上的分数都被糅合起来,转变成一个 0 - 1 之间的总分,作为“对帮助的积极态度(Positive Attitudes)”(越靠近 1 分,说明孩子们在采访中给出的分数越靠近 6,也就是对帮助别人这件事情的感受越为积极)。


最后的数据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


来源:Foster‐Hanson, et al. (2018)


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吗?


首先,孩子们真的都很善良。无论是在帮助别人之后把事情做成功、还是做失败了,态度都很积极(图中所有的圆点都在 0.75 - 1 的高分段)。


其次,从成功的场景变化到失败的场景之后,确实得分会下降(右侧两个不同颜色的圆圈,垂直位置都比左边的两个圆圈要低)。


注意:左边 “成功场景” 看起来只有一个圆圈,实际上是两个圆圈彼此几乎重合了。


但最重要的是 ▼


当孩子们被强调,他们是一个 “提供帮助的帮助者(Helper 组 - 突出个人)”,这个时候,一旦遭遇失败,这群孩子的积极态度会 下 降 很 多(降到了右侧蓝色圆圈的位置)。


而对比另一组孩子,当另一组孩子被强调 “你们提供了帮助这个过程(To Help 组 - 突出帮助动作本身)”,这群孩子即便遭遇了失败(比如在帮老师倒牛奶的时候把牛奶洒出来了),积极态度 依 然 很 高、下降很少(右侧红色圆圈的位置)。


研究者们由此得出结论:当我们在请孩子帮忙的时候,突出 过程、而不要突出 个人,能够培养孩子对 “助人为乐” 这件事,更积极的态度。


看起来很有道理是吧?嘿嘿,你等着,心理界的 “挑战者号” 还有三秒即将到达现场!


四年前一项几乎一样的实验

却有着完全相反的结果


上面我们说到的这些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家,他们在做完这个实验、分析了数据、得出了结论之后,马上就发现:自己有挑战者。


更好玩的是:其实这是他们自己去 “挑衅” 的。纽约大学的这帮人,他们在设计实验之前,瞄准了 2014 年的另一项实验。那项实验几乎用了同样的方法和设计,也同样是研究小孩子们在听到 “Helper” 和 “To Help” 之后的区别。


这项 2014 年的实验,领头的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 Christopher J. Bryan,团队里还有大名鼎鼎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 Gregory M. Walton。


Bryan 和 Walton 当时的研究结论,和纽约大学今年的发现,几乎是完全相反的。


2014 年的研究发现:对孩子强调 “Helper 助人者的角色”,可以激发孩子更多的助人为乐行为;而强调 “To Help 施行帮助的动作”,则丝毫没有效果。



Bryan 表示:在请孩子帮忙的时候,突出 “你是一个帮助者 Helper”,让孩子把这个身份内化之后,他们会更愿意帮忙、我们也确实发现这样的孩子在实际行动上会帮更多的忙。相反,如果我们突出 “你可以去帮忙 To Help” 这个行动,孩子们在帮助行为上则没有什么变化。


呃…… 这下有意思了。2014 年的这组人发现的是:强调个人角色 比 强调动作,积极作用更大。而今年来到了 2018,实验结果摇身一变成了:强调动作 比 强调个人角色,积极作用更大。


咳咳,楼上的两组研究者,一个在美国的东海岸纽约,一个在西海岸加利福尼亚,你们是不是要飞越美洲大陆约个架、互撕一场?


是谁的研究在执行过程中出了问题?还是数据的收集、分析过程中出了问题?还是美国东部和西部的孩子本质上相差了十万八千里(虽然这两个地方的物理距离都没差那么远)?


………………


其实,纽约大学今年的这次实验,之所以选用了和 2014 年差不多的实验设计(他们连老师对孩子说的话都是直接复制粘贴了四年前的版本、力求一致性),可以说是一场 replication 复制实验


在心理学上,一场实验有太多研究者不可控的因素。环境、人本身的特质、还有很多我们都无法设想到的变量,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这样那样、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影响。


所以,一场实验的结果,是不能当成 “真理” 来对待的。只有当同样的实验方法、反复被复制、也都能得到一样的结果,这样心理界才会对某个理论和推断、抱有【信心】


那…… 纽约大学在这个秋天发布的结果,是不是给四年前的人重重打脸了呢?


别急,更精彩的还在后头,你往下看。


从相背的实验结果,到新的观察角度

—— 记心理研究的又一次突破


让我们回到纽约大学的心理实验室。在做完上面第一项实验之后,研究者们开始仔细剖析实验过程、方法和观察到的结果。


他们注意到:孩子们关于伸出援手这件事的态度,只有在他们确实提供了帮助、但却遭遇了失败之后,才产生了差异(回忆下上面的数据图:左边的两个原点是互相重合的,只有到了右边两个圆点才分开了距离)。


有没有可能,强调 “帮助的动作 To Help”,真正起到的作用是 ——


让孩子们在遭受挫折时、依然能够专注于提供帮助这件事、只想着如何继续提供帮助、确确实实为需要帮助的人雪中送炭?


相反,如果向孩子强调 “你是个提供帮助的人 Helper”,当孩子好心帮老师倒牛奶、却反而把牛奶洒了一地、给需要帮助的人造成了更大的麻烦,孩子们会发过来责怪自己、觉得自己对帮助别人这事并不在行、甚至觉得自己是个不应该、不喜欢提供帮助的人?


如果是这样,那上面我们数据图中看到的圆点位置,就解释得通了。


为了验证这一点,纽约大学的研究者们又回到了当初开展第一项实验的博物馆,重新召集了一群年纪相仿的小男孩小女孩们。


实验的具体过程,限于篇幅大叔就不细说了(这项实验比上一场更为复杂)。但有一点我必须强调:


研究者们这次不是用人偶进行模拟,而是通过真人交互、真实观测孩子们的助人行为。


研究者们先请孩子帮忙(比如帮忙把玩具车放回玩具箱、把一箱玩具球放到隔壁储藏室),但故意让孩子们遭受挫折(玩具车预先经过了拆解,所以孩子一把它拿起来就会掉在地上变成一地碎片;装玩具球的箱子,箱底实际上是很松的,所以孩子刚把箱子拿起来箱子就破了、玩具洒了一地)。


(大叔此刻的内心吼叫:你们肿末可以这么欺负人家纯洁善良的小孩纸??他们都不相信大人了好吧??!!)


记住:在整个过程中,研究者们和孩子的互动,依然是分成了之前的两组。第一组 “强调孩子是个帮助的提供者 Helper”,第二组 “强调孩子提供帮助的这个动作 To Help”。


接下来需要观测的就是:经受两次悲惨落魄的失败之后,当实验者请他们继续帮第三个忙的时候,孩子们还愿意吗?


结果很明显了:强调 动 作 的那一组孩子、相比强调帮助者角色的那一组孩子,前者不仅对助人这件事的态度【更积极】;而且他们在遭受了两次失败之后、愿意继续提供帮助的人数占比、比后一组要【高很多】



看到这样的结果,纽约大学的研究者们明白了:


不是四年前的实验有什么问题,也不是东部西部的孩子有什么本质差别,而是四年前的实验没有把 “帮助的成败结果” 分开来看(四年前的实验是把 “帮助” 这件事糅合起来看了,只要帮了忙就算,无论是帮了大忙、小忙、还是帮了倒忙)。


而纽约大学的研究证明:帮忙,本身也是一种努力;只要是努力,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


真正乐于助人的孩子,会对帮助这件事情本身上心,而会弱化 “我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心人” 或者 “我是个只会帮倒忙、没用的人”。


更进一步来说:一个人在面对失败的时候,是止步不前、心中滋生退缩和抗拒,还是会再试一次、直到达到目标为止?这是心理学上一直很强调的成长概念:resilience 韧性(也可以理解为 适应力、弹性、恢复能力)。


在帮助别人这件事情上,我们不仅在为自己负责、更需要为自己带给别人的真实影响负责。上面的实验已经证明:


从小我们在把 “助人为乐” 这件事情教给孩子的时候,一个小小措辞的改变:从 “你是个好孩子、你要做个助人为乐的人”,到 “你看到 ta 有困难,你可以伸出援手” ——


如此看似简单从个人特质、到实际行动的措辞转变,就能让小孩从小对助人行为,产生更健康的积极态度。


这样的孩子,会对自己帮助别人的能力更有信心、在帮助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会更有韧性、再接再厉。



怎样,心理学研究,是不是真的很有趣?它可以很折磨人,但这样彼此质疑、支持、或是两者结合之后发现全新的角度、达到 1 + 1 > 2 的效果……


这是心理学研究的必经之路,也是心理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还想告诉大家一个有趣的小细节:2018 纽约大学的这篇研究报告,和 2014 那篇加州出产的研究报告,最后都发表在了同一部学术期刊上:《孩童发展(Child Development)》。


在一起探索同样的课题、发现不同之后找方法解释、就算解释不通也能包容学术自由和多样的声音…… 这是一门科学带领人类前进时,必须具备的素养。



另外要记得这个研究告诉我们的:无论是你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是你自己在向他人求助、或是当别人向你求助时,记得要强调 ——


帮助别人这件事情本身的动作、过程、和意义,而不是作为伸出援手的人,这个人本身怎样、怎样。


(不对,这个时候你更应该站出来说:“大叔!文中的研究对象是小孩,你要先证明对孩子来说有显著效果的这两种说法,换作在成年人身上也同样有效!否则你这就是没根据的胡乱猜测!”)


—— 嗯,太好了。作为心理学的爱好者、学习者、探索者,我们都已经进步了。而且不止,一点点。


OK,本周的「心理0时差之最新研究」,大叔就为你播报到这里。有任何关于研究本身的思考、或是对推文形式的更多建议,都欢迎你在文末的评论区留言。


See you next time :-)





References / 大叔用到的文献资料:
[即文中2018、2014年的两项研究]
[1] Foster‐Hanson, E., Cimpian, A., Leshin, R. A., & Rhodes, M. (2018). Asking Children to "Be Helpers" Can Backfire After Setbacks.Child Development.
[2] Bryan, C. J., Master, A., & Walton, G. M. (2014). "Helping" versus "being a helper": Invoking the self to increase helping in young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85(5), 1836-1842.

© 版权所有:壹心理。如需转载,请关注本文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心理0时差(微信 ID:PsyTime)」,后台回复 转载 二字,按要求申请授权,谢谢。

赞赏
举报
燕子Tracey

让我想起来那个你很聪明所以取得好成绩,你很努力所以取得好成绩的对比实验,有异曲同工之妙啊。作为想申请同等学力的心理学习者,看到这样的文章比啃文献,觉得轻松舒服多了。谢谢您

2020-11-08 · 回复
Amy807

“你看到 ta 有困难,你可以伸出援手”这句话中的“你可以”就是大人对小孩的肯定,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小孩在遇到挫折时继续面对,韧性也变得强起来。

2020-07-07 · 回复
苍月微凉

四年前的实验,也是分成功和失败两个类型吗…怎么可能会得出helper比to help更积极,如果只是单纯的成功一类还有可能。

2018-10-30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