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自夸”在毁掉你的人际关系 | SexyTalk

data.name
社交

认证作家
文:马慧莹
来源:S-Tech(ID:S-Tech1014)


“谦虚自夸”(Humblebrag),即Humble(谦虚)+Brag(自夸)的合成词——伪装成抱怨的自我吹嘘,是一种特别的自我推销手法。直到最近,它才刚刚被定性为一种自我展示策略。多亏了社交媒体的日益红火,我们得以日益频繁地见到这类特殊的自吹自擂:

 

1.顶着刚从被窝里出来还没来得及打理的鸡窝头,却还是能在街上被帅哥看上,好困惑哦!(假装抱怨)


2.什么?我居然会因为自己的教学成果而获得奖励?我也有今天?(看似谦虚)



这类“谦虚为虚、自夸为实”的展示策略让展示者得以在强调他们自身优点的同时,试图通过“抱怨”来显得谦虚。可惜,这样做通常是失败的。


会导致自身更加令人讨厌以及不被信任。

 

根据今年发布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期刊上的最新论文研究成果显示,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与哈佛大学的研究者们在进行了五项研究后发现相比起单纯抱怨或直接吹牛,谦虚自夸不仅社交成本更高,而且被视为最不真诚。尽管人们相信,把抱怨和吹嘘融为一体,可以收获双重效益,然而事实上这样做的是失败的。


在第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让被试给从Twitter摘录下的“谦虚自夸”语录大合集里的tweet评分,从而评估是否评分者越把他们看到的话语看成是谦虚自夸,他们就越不喜欢谦虚自夸者本人。


对应每条tweet,评分者需要在量表上打分(从1=根本不,到7=非常):


1.你有多喜欢发送这条tweet的人?

2.你认为这个人的能力如何?

3.你觉得这个有多真诚?

4.多大程度上你觉得这个人在抱怨?

5.多大程度上你觉得这个人在吹嘘?

6.多大程度上你觉得这个在谦虚自夸?


在第二项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分析求职面试中对“你觉得自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的回答来记录谦虚自夸的共性,以及它在旁观者眼中的有效程度。


在随后几项的几项实验设计里,研究者探索了谦虚自夸背后的机制,并提供了相关与因果关系的证据验证了他们的观点:



谦虚自夸不仅不能在观众眼中形成整体的或特别的预期中的好印象,而且比单纯吹嘘或抱怨成本更高,效果更糟。它同时降低了别人对你的好感度和感受到的真诚度,甚至会激起负面的行为反应(可惜微信中并没有设置“踩”这个选项)。纵观所有研究可以发现,“被感知到的真诚度”是预测好感度的关键指标,谦虚自夸让人感受到的虚伪,预示着厌恶感。


实则是通过抱怨将他人眼球从自夸实质上移开。

 

虽然先前已有学者对各式各样的印象管理手段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谦虚自夸确实是先前没有被探究过的,而且是唯独无效的一种自抬身价手法。而且,许多自我推销方法都十分隐晦,将注意力转移到他人身上(例如赞美对方本身),这种谦虚自夸则是通过抱怨将他人眼球从自夸实质上移开。


正如《傲慢与偏见》中Mr. Darcy说的那句话,“假装谦虚是再虚伪不过了的,它们往往是信口开河,有时只是拐弯抹角的自夸。”

 

这种“追求点赞的策略”之所以能够在社交媒体上被普遍使用,背后的心理动机是人们贪心地既想让别人认可自己既有魅力、也有能力,尊重自己,同时又不喜欢别人因此而讨厌自己。这么做,会让看到的人觉得有必要帮你提升下自尊心,或者表达下同情心。



这些策略给了你一种错觉:你已经信任他们了,因为你向他们透露了自己的弱点和问题。这种你用来“转移他人注意”、引发他人喜欢你的优点、同时避免讨厌你如此成功的策略,事实上也是一种“寻求尊重的策略”,因为它将大家的目光集中在你的成就上,用这么绕的方式。


一份美国线上调查结果发现,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至少发过一次谦虚自夸式的内容;59%的内容真的会被看成是在抱怨,它们涉及到的主题包括金钱,财富,吸引力、智力、人格等个人特质。常见的以“抱怨”为基调的自夸可以是这样的:


“在奔驰和宝马之间作抉择,实在是太艰难了。”


而以“谦虚”为基调的自夸通常聚焦在外表和吸引力上: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每位顾客都夸我颜值高。”



让我们将视线拉回到中国。众所周知,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哪怕真的是自己的功劳,我们也往往要推脱说“哪里哪里、谢谢谢谢、过奖过奖”(谦虚三连)。不过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东西文化的持续碰撞,而今我国的年轻人的自我意识日渐浓厚,也敢于自我展示、自我标榜。


所以仔细想想,其实“谦虚自夸”在你我他中,并不罕见。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便是人们争相表演的两大舞台。社交媒体甚至有照妖镜的功能,照出了我们内心的种种隐秘欲望——想要获得认可,想要刷存在感,想要获取优越感等等。


从另一个方面说,那些谦虚自夸的人也是社会中极度需要社会关注缺乏一定安全感人。


真诚本身就是通向一切的路。

 

备受青睐的谦虚自夸,却出人意料的效果之差,其原因在于缺乏真诚。


这折射出一个值得玩味的现实:


人们低估了表达真诚的价值,于是吝于展现真心;出于恐惧被伤害的自保让他们戴上面具,然而他们最期望从人际关系中获得的,就是真诚。



反观当下的娱乐圈,高冷、冷酷的“人设”已经无法喂饱众多看客们,反而是像周冬雨、马思纯这样不遮不掩,随性坦诚的小花更深入人心,又或者是邓伦这样出名之后还会去当童年玩伴的不是那么豪华的婚礼(和娱乐圈一些夫妻的婚礼相比)的伴郎让偶像形象离我们更近……在这种种现象中,其共同的内涵便是“真诚”了。


没有任何道路可以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通向一切的路。


在社交媒体这样一个公开的大环境中,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夜空中的一颗星,闪烁着自己的频率,“谦虚”会让这抹光黯淡,“谦虚自夸”会让这颗星陷入黯淡又刺眼的扭曲之中,而真诚,则会让你我在无垠宇宙之中,不卑不亢,清风自来。

 

是时候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的人际关系策略了。


参考文献:
[1] Sezer, O.,Gino, F., & Norton, M. I. (2018). Humblebragging: A distinct—andineffective—self-presentation strateg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114(1), 52-74. doi:10.1037/pspi0000108
[2]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fulfillment-any-age/201803/are-you-letting-the-humblebrag-ruin-your-relationships

作者简介:马慧莹,ST轻内容创作人,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S-Tech(ID:S-Tech1014),腾讯研究院旗下的社科类研究平台,让学术有温度,让研究有味道

责任编辑:Spencer 沐风


第二期21天学习挑战活动还有1天截止,点击下图即可报名!



举报
匿名

🌸🌸

2020-11-15 · 回复
Page B

学会了一个新词:假谦虚

2020-06-16 · 回复
静静汀

谦虚的自夸不行、谦虚的谦卑好像也不行,这个度好难~

2020-06-15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更多心理学文章 心理学文章列表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

分享一篇觉得不错的文章,快来看看吧~

长按扫码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