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型「黑暗人格」:遇到这类人,自保的方法只有一种

精选
data.name
壹心理翻...

认证作家/鲸鱼社工

心 理 0 时 差

国际心理资讯 | 有料 前沿 权威

壹心理独家 ◎ 荣誉出品


本文原创首发于壹心理旗下公众号 「心理0时差,微信 ID:PsyTime」,作者:时差大叔。大叔贴心录制 “可以听的心理学”,每篇推文都可看 + 可听 >> 点击这里即可播放



Hello~ 欢迎来到 0时差 · 心理速递,我是时差大叔。


今天大叔为大家准备了:国际心理和健康学术期刊上,最新发表的一组研究成果。我会用接地气又不失专业的语言,将它们 “无缝传递” 给你,让你和最前沿的心理科学,0时差,0距离。


>> 注:大叔在文末附上了符合国际标准的文献引用列表,文献序号对应下面三个章节出现的顺序。心理学专业读者、或是有外文阅读习惯的朋友,可依次查找原文献。


读完今天的 3 项研究,你会 get 到:


  • 我们周围最有毒、绝对需要远离的人,都有着怎样的特征?—— 心理学家发现的 “宇宙第一黑暗人格”,今日揭晓!


  • 每天小酌一杯酒,有利于身体健康,还能延年益寿?—— 呃,全美健康调查大数据告诉你:这可能是个笑话。


  • 白天到底要不要午休?中午小睡一下,究竟有什么好处?—— 关于睡眠,一定有你太多不知道的 “冷知识”,今天我们一起充电!


心理学家眼中的 9 型「黑暗人格」

若是遇上,除了远离,别无自保之法?


大叔相信,无论是谁,生命中都会遇到一两个让我们觉得特别讨厌的人。


也许这些人多嘴多舌爱嚼舌根、满嘴谎言从不守信、又或者他们还会合起伙来坑人、开些过头的玩笑……


已经够讨厌了吧?不过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已经构成心理学上、达到临床诊断意义上的 黑 暗 人 格(dark personality of clinical significance)。


拥有这些人格的害人精,会对身边的人产生实实在在的伤害,无论是生理、心理、还是金钱方面的损失,都完全有可能!



大叔就有个朋友,她的舅舅经常来她家,跟她妈妈借钱、寻求物质帮助。她妈妈出于面子和亲戚关系,哪怕是已经损害自己利益都还一直忍让、牺牲自己。


最后一次她妈妈反抗了,但她舅舅居然恶言相向还要大打出手。关键时刻她拉妈妈进了房间反锁房门并叫来了警察,警察尝试和他沟通无果(其实根本无法沟通),猜测他精神有些异常,送往医院精神科,正式被诊断为精神障碍。


至今过去三个月,还在治疗中。他能好吗?这很难说。但至少,我朋友那家人,现在免受侵害和骚扰。


在这位舅舅的诊断书上,很可能就会出现我们今天要说的 “黑暗人格”。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这世上一共存在 9 种黑暗人格。而就在半个月前,有三位欧洲的心理学家第一次在学术界证实了 —— 这九种害人精的一个共性:


D - factor。D,就是 “Dark 黑暗” 的首字母,连起来就是:黑 暗 因 子


这个黑暗因子同时涵盖三个方面:


  • 极端考虑自己的私利;

  • 不考虑甚至轻易可以牺牲他人的利益;

  • 能轻易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他们自认为正当的理由。


D-factor 由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的心理学家 Ingo Zettler,和其德国的研究伙伴一同发觉。他们调查采访了 2500 个人对身边 “黑暗人士” 的描述,分析总结出了这些描述的共性,从而得出了 D-factor(这项研究发表于9月26日)。


Zettler 教授表示:D-factor 具体会表现为 9 种 “黑暗人格”。大叔把这 9 种人格列举出来的时候,一边感觉手都在颤抖,一边庆幸:自己的生命中,虽然有几个讨人厌的家伙,但还没有如此极端的存在。


为何?我们不是心理学家,更不是精神科医生。Zettler 教授说:这些人是绝对不可能靠我们苦口婆心、或是他们自己哪天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不良,就能改正的!必须要接受正规的治疗才能好转,有的甚至无法治疗!



所以 —— 以下 9 种人,如果出现在了你的生命中、并对你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 可以的话,为了保护自己,请远离他们:


  • 马基雅维里主义 Machiavellianism:
    爱好操控他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认为一件事情只要达到想要的结果、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是正当的

  • 虐待狂 Sadism:
    为了自己的愉悦或是其他好处,而在精神或身体上伤害他人

  • 利己主义 Egoism:
    完全只顾为自己好,为了自己可以不顾伤害他人

  • 道德疏离 Moral disengagement:
    做坏事时,完全感觉不到任何自责或愧疚

  • 心理变态 Psychopathy:
    没有同理心,行为冲动、缺乏自控能力

  • 心理权利 Psychological entitlement:
    觉得自己比别人都好,所以配得上更好的待遇

  • 自我利益 Self-interest:
    总在别人面前显摆、甚至强调自己的社会和经济实力

  • 恶意 Spitefulness:
    单纯地就是想要制造伤害和毁灭,哪怕会在过程中伤害到自己也在所不惜

  • 自恋 Narcissism:
    无上的自我优越感,极端渴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

    >> 关于自恋型人格,我们之前有篇文章就是专门讲这个的,有兴趣详细了解的读者请点击这里查看。


Zettler 等人的这篇研究之所以新,是因为他们不仅发现了 D-factor 这个 9 型人格的根本特征,他们还证明了:D-factor 与这 9 型的相关性都非常强。也就是说:一个人有了 9 型人格中的任何一个,就说明 ta 很有可能有多个黑暗人格,而当这些黑暗都达到了临床诊断的严重程度时,很可能给他人带来伤害和损失。


大叔再重申一遍:生活中如果出现了这样的人、并且他们已经给你造成了伤害,请 远 离 他们。如果你无法脱身,可以带他们通过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若是对方拒绝去看医生、并且你自己身处危险境地,有必要时可以像大叔那位机智的朋友一样,通过 报 警 来保护自己。


好了,这是今天的推送里唯一比较阴暗的一则研究。之所以说阴暗,是因为面对这些黑暗的人格,我们都能感到一种无能为力的绝望。但下面一项实验的成果即将告诉你的,是你可以掌控的一件事。进入下一章,今天的第二项研究。


每天小酌一杯酒,有益健康?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见一些酒品广告会说:“每天小酌一两杯酒,有助于 A B C D 项身体健康,还能延年益寿”……


广告这么说也不是在骗人啦,毕竟有些酒是有药用价值的,而且科学也已经证明:适量饮酒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问题是:这个 “适量”,到底是多少?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员调取了超 40万 人的健康数据,涵盖全国 18 - 85 岁各类人士,分析了他们的患病率、死亡率、和饮酒习惯,结果表明:


这个 “适量”,其实就是:完全 不 喝 酒


研究人员把饮酒人士分成了两组进行比较:


第一组:每周饮酒 4 次或以上、每次小酌 1-2 杯的人。


第二组:每周饮酒 4 次以下、每次也是小酌 1-2 杯的人。


注意:以上两组都是 “小酌” 的范畴,而且第一组人的饮酒量还符合美国现行的健康生活指南。


结果呢?第一组人的 死 亡 危 险 率(mortality risk)比第二组高出了足足 20%


什么叫死亡危险率?就是在所有生病入院的人中,那些最终没能活着出院的人所占的比率。


>> 大叔在耶鲁的 New Haven 医院官网发现一个免费的在线自测工具,选择相应的疾病、填写个人基本信息之后,即可计算死亡危险率。这是个纯英文网站,但非常好理解,借助词典也能轻松完成。有需要的读者,可以点击这里进入尝试。自测工具仅供辅助参考,如有需要,请寻求专业医师帮助。


所以,在上面的第一组人中,每 100 个患病入院的人里,最终在医院不治而亡的人数,就比第二组的人多出 20 个有余。


主导这项研究的人是 Sarah Hartz,哲学加医学双博士。她说:


“我并不否认,小酌确实可以帮助一部分人提升心血管健康,但任何量度的饮酒,都会提升细胞癌变的机率,而且每天都饮酒的这种习惯,也会让酒精对心血管健康的任何好处都消磨殆尽。”


Hartz 博士还强调:


同样都是 20%,这对不同年龄的人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年轻人在死神面前可能还算比较幸运,可若是换做老年人,得病后的死亡率本来就高,再加个 20%,不堪设想


Hartz 博士的这项研究,于本月 3 号正式发表。她还说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提交给全美的卫生健康机构,呼吁大家重新审视酒精对健康的影响。


其实大叔写到这里…… 只能跟 Hartz 博士说声 “good luck” 了。这世界上有多少人,明明知道吸烟的危害、甚至都知道每吸一根烟都对自己和周围人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但愿意戒烟的,又有几个呢?


>> 大叔的碎碎念:这年头都流行 “大数据”,也就是大样本容量的统计分析结果。的确这样的数据很有说服力,但 “大” 的东西,总难免忽略掉一些 “细小” 却又重要的点。比如,Hartz 博士的分析里没能区分各种不同的酒(不然她的研究估计要做几时年了)。又比如,大数据在突出一个人群和另一个人群的区别时,群体差异会掩盖个体差异。所以,数据分析本身是合乎科学方法和逻辑的,但我们要辩证对待。我觉得最稳妥的方法是:和懂医学的医生或是保健师一起聊聊,从你个人出发,制定最契合的保健策略。


工作日能享受午休的人,有多幸福?

(为员工创造午休条件的企业,有多牛?)


我们都知道,在繁忙的工作日和学习日,良好的午休可以帮助我们养精蓄锐、提升我们下午的工作效率、集中我们的注意力、减少错误的发生等。


—— 这些都是意识层面的东西,过去的心理实验已经证明到烂了。但今天这项实验厉害了,它告诉我们:


午休,不仅能提升意识层面的认知能力,还能帮助我们排除 潜 意 识 层 面 的干扰信息!



为了说明这一项实验,大叔打算直接跟屏幕前的你玩一个挑战游戏,这样更为直观。


来,请你把视线紧紧盯住下方屏幕中央。这里有一张 GIF 动图,动图的第一帧是从一串井号 ###### 开始的。


请从 ###### 的部分开始,把动图看一遍,然后回答动图下方的问题。


READY?


GO!




请问:

动图最后出现的英文单词,是什么?


这项测验叫做 Masked Priming Test,掩蔽启动测试。


  • 刚才你看到的 ######,持续了 500 ms;

  • 随后的干扰因素(也就是那个快速闪过的中间掩蔽层),只闪过了一瞬间 50 ms;

  • 最后的答题目标,持续了 500 ms。


中间的那 50 ms 干扰,由于时间太短,科学证明它是无法进入我们的意识层面的(consciousness),但这个时长足够它被我们的潜意识感知到(subliminal perception),因此它会反过来、对我们的意识产生 干 扰


上面动图里出现的是

######

window

WINDOW


所以正确答案是:全大写的单词 “窗户 WINDOW”。


研究人员只要反复进行这个测试(当然会换不同的单词和干扰项),最后正确写出的目标单词数量越多、就证明被测者排除潜意识干扰的能力越强。


明白了这个小游戏,再来看这个认知心理实验,就会容易许多啦~


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大学 University of Bristol 的心理学家 Coulthard 和 Shaikh 发现:那些在白天能够通过睡眠来让大脑休息的人(注意,他们特意测量了在白天的小睡,而非晚上的睡眠),测试准确率比没有睡到觉的人,要高得多。


划下重点:白天午休,不仅能在 意 识 层 面 提升我们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更能提升大脑剔除 潜 意 识 干扰信息的能力,两者加和,效果杠杠的~


除了午休,夜间的充足睡眠也很重要。在大叔国庆前的一篇推送里,曾经讲到过一本美国睡眠专家的书《我们为何要睡觉(Why We Sleep)》,其中提到了 15 条关于睡眠的 “冷知识”。比如:


  • 睡眠中如果做梦,我们就会进入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EM sleep)”,而这个睡眠阶段能提升我们的大脑功能。简单来说:睡觉爱做梦的孩子会更聪明。(注意:做梦,不代表醒来能记住做过的梦。你可以找个亲友观察自己睡觉的样子,眼珠会不会快速地四处游走,那就是快速眼动的做梦时期 —— 呃,虽然这样有点怪哈~)

  • 睡眠不足会加速癌细胞的增长,且每晚睡眠低于 5 小时的话,免疫细胞会减少整整 70%!

  • 闹钟(特别是那种每隔 3-5 分钟会重复闹铃、直到你手动关停的闹钟)会影响心脏健康,短时间内让你的小心脏受到 3-4 次压力,长此以往其实害处极大。


意识到了夜晚 + 中午午休睡眠的重要性,其实不仅是我们做员工的,这里时差大叔也向企业老板们喊话:


保障员工们的睡眠,其实也是在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啊!!!


就拿谷歌 Google 和脸书 Facebook 为例,这两家公司的办公室里都设置了 “睡眠舱(sleep pods)”,为员工提供了工作时间 “给大脑和身体充电” 的良好条件。




大叔自己也在办公室买了个折叠床,每天中午都会小小午休一下~(不过今天中午就做不到了,我是中午推送的,推送完还要守着迫不及待看大家的留言,你们懂的~)


总之,划重点!无论是晚上还是中午,抓紧时间,要乖乖地好好休息哦~~




好啦,今天的 3 组最新国际心理研究,就给大家播报到这里。


这是0时差公号改版后,大叔的第一期超正经科普作品。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欢呢?比如,3 个研究,会不会太多?或者你会不会反而还嫌太短,希望每个实验我能讲得再细一点?


改版初期,栏目的可塑性很强,我很愿意为了满足大部分读者朋友的需求而作出必要的改变。请大家在文末的评论区,无论是对研究本身还是文章的呈现形式,都可以畅所欲言。


Happy weekend everyone -- see you next week  :-)





References / 大叔用到的文献资料:
[1] Moshagen, M., Hilbig, B. E., & Zettler, I. (2018). The dark core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review.
[2] Hartz, S. M., Oehlert, M., Horton, A. C., Grucza, R. A., Fisher, S. L., Culverhouse, R. C., ... & Chen, G. (2018). Daily Drinking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tality. Alcoh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3] Shaikh, N., & Coulthard, E. (2018). Nap‐mediated benefit to implici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cross age using an affective priming paradigm.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e12728.
[4] 文末关于睡眠的几点知识,来源于美国睡眠专家 Matthew Walker 教授的书《Why We Sleep》,大叔沿用了中文作者宁财女从该书中提炼出的一些知识点。点击这里,可查阅完整版《我们究竟为什么要睡觉? | 关于睡眠的 15 个冷知识》

© 版权所有:壹心理。如需转载,请关注本文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心理0时差(微信 ID:PsyTime)」,后台回复 转载 二字,按要求申请授权,谢谢。

赞赏
  • 时差大叔
  • xinli_9692
2人打赏了作者
举报
相关阅读
徐阳祺

有意思

2020-02-21 · 回复
匿名

这些心里状况大约全都是我身边的人该怎么办一个人独行吗

2019-10-17 · 回复
xinli_6916

已经截屏保存,因为我遇到的有两个人(亲戚)就和上面说的几乎没有出入,虽已离开却不时饱受困扰,只好截屏

2019-08-11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