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个瞬间,你觉得自己长大了? | 成熟的 4 个标志

data.name
壹心理翻...

认证作家/鲸鱼社工

心理0时差 周刊 第45



壹心理独家 ◎ 荣誉出品
原创作者:张真Derek


成熟,是个很复杂的概念,但它也极为迫切。


说复杂,是因为从不同的角度,它有完全不同的定义。从法律上讲,我们都知道 18 岁是个一刀切的 “成年里程碑”。只要时间到了,不管你准没准备好,你就是个成年人了,全社会对你都能理直气壮地 “作为一个成人而所有期待”。但同样两个生理年龄 18 岁的人,他们的心智水平和内心成熟度,能一样吗?未必。


说迫切,是因为我们从一生下来,就背上了 “成长” 这个一生的课题。我们自己迫切想要长大,长辈和老师们也迫切期望着我们长大。我们每次离 “成熟” 更近一步,内心都能感受到一股莫大的力量,外部也能受到家人的肯定和奖励。


复杂 + 迫切 = 早已过了 18 岁、转眼已逼近 28 岁,说话做事还时不时被周围的人说:“都这么大人了,咋还这么不成熟?”


焦灼啊!我还长得大吗??


心理学家想用科学的方法来界定 “成年(adulthood)” 和 “成熟(maturity)” 这两个概念,其实已经想了很久。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从人类生理和心理成长、性格和人格培养、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成年标准等多个角度,都对这个复杂又迫切的概念有不同的见解。


今天这期心理0时差,笔者将为大家呈现国际上比较主流的、受大部分心理学者和机构承认的 “成熟标准”,也为我们能够更靠近成熟、提供切实可行的成长策略


下面,就是那些已经达到标准、真正长大了的人,才会说的 3 句话。想问问你:在哪一句里,或许,你也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 01 -

“长大意味着,

自己选择的路,哭着咬牙也要走完”

关键词:责任,自主,担当

Keywords: responsible, self-driven, accountable


美国心理学家、芝加哥大学博士后 Jeffery Arnett 在其著作《Emerging Adulthood(成年伊始)》中写道:他曾经做过一项很有趣的研究,调查采访了 300 位来自世界各地的 18 - 29 岁人士、以及他们的朋友和家人,就想问他们一个问题:


“怎样的人,才算长大了?成年了?成熟了?”


虽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给出的答案不同、采访对象本人和其亲友给出的答案也有出入、男女之间、不同专业和职业的人对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的见解…… 但是!以下 3 条,是这 300 人和他们的亲友,都达成共识的:


  • 不依靠、也不允许别人为自己做决定,独立自主

  • 自己做的事情、说的话,导致的后果,自己能担起责任

  • 财政独立(这不等同于完全不靠家人帮助,下文中第 03 节会着重讲这一点)


—— 我想,和这 300 个受访者一样,我们大家对这三点也同样是有共识的。



成长策略 >>

想要长大,从为自己拿主意、做选择、也担起责任开始


讲个故事吧。


去年,我表妹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涯。人生中第一次,和父母分开两个城市、开始了大学里的寄宿生活。


开学报到那天,父母驱车、亲自送她。大包小包行李送进宿舍楼之后,父母开始帮她打点床铺,她妈还亲自爬上床给她铺床单、整理被褥……


表妹一瞬间脸红。她觉得这个小细节标志了她还是个小孩子,而这种 “还没长大” 的尴尬,和此时此刻升入大学的新身份,赤果果地发生了冲突。


“女儿啊,你的床铺离空调最近,妈给你准备的被子太薄了,我明天再给你送过来铺好……”


“不要!我自己能搞定!你就算送来我也不会用的!”


表妹就这样对母亲发了脾气,推推搡搡送走了爸妈,然后发微信跟我讲了这件糗事。


结果你们知道吗?第二天她自己想办法去买了条毯子来,因为…… 晚上睡觉,真的冷啊!!


“老哥,现在我抱着自己这辈子第一次给自己买的被子,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我笑了,发了一个拥抱的表情过去给她。



她妈妈知道表妹跟我关系好、愿意听我的话,就给我打电话,让我劝表妹:“你跟她说,我周末就给她再送被子去,让她一定要收下”。


我说:“阿姨你别担心了,她今天已经买好了,昨晚她睡觉时嫌冷,都被空调吹醒了,哈哈~”


“啥?你还哈哈?我就说吧!不听父母言,吃亏在眼前!这么大人了还这么不懂事!”


我告诉阿姨:“你该学着放手了。这点小事要让她自己学会承担的,顶多就是个感冒而已。不过她这次给自己买的被子,我相信能温暖她一辈子的。”


聆听自己的心声、做了选择、承担后果、自己解决;同时也知道联系信得过的人(比如我表妹的表哥的我本人,艾玛自恋啊啊啊),寻求解决方法、资讯、实际的帮助和建议;然后调整自己的方案、导致的结果继续自己审视和承担…… 我妹真是好样的!


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一点:为自己做决定、做选择、也为由此导致的结果负责,不代表无意义的死扛。承受了一晚上的寒冷,第二天自己寻求解决方法、评估自己的状态、关键时刻及时止损 —— 这都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也成为生活主宰的不二法门。


就这样,大学生活,在第一堂课正式开学之前,就给我表妹活生生上了一课。NICE!


而今年今日的此时此刻,表妹已经转学到了美国,正在体验人生中留美的一个个 “第一次”。她爸妈也从当初的绝对不允许、到终于放手让女儿一个人出去闯荡,实在也是不容易。


我问表妹:你当初高考填志愿、上了这大学后发现不对劲,又重新申请国外大学,那万一留美也是个错误的选择,咋办呢?(是的,请叫我 “毒舌大表哥”~)


表妹回答:“不用担心。这是我自己选的路,哪怕哭着咬牙,我也要走完。”


表妹长大了,她爸妈也和她一同成长了。这个成长的故事,真好啊。



- 02 -

“长大意味着,

我不容许外界标准来定义「我是谁」”

关键词:自我身份认同

Keyword: self-identity


来,回答我一个问题:「WHO ARE YOU?」


除了告诉我你的名字或昵称,接下来估计就会启用各种身份标签了:


“90后” “上班族” “985 / 211” “单身狗” “房奴” “南方人 北方人” “北上广深各种漂”……


除了这些比较基础的个人信息外,连私生活我们都会借助各种社会标签:


“吃货” “夜店族” “吸猫人士” “煲剧狂” “宅男” “社恐患者”……


今年春天,我去北京采访了一次毕淑敏老师。作为一名 90 后代表,我问了毕老师很多围绕 90 后的问题:“买房压力大怎么办?” “别人不喜欢我的长相,要不要整容?” “找不到男女朋友,单身也能过得好吗?”


毕淑敏老师微笑着,用一个回答统领全局:你要先把自己从「90后」这个群体标签里摘出来,看清楚你自己是谁、你想要什么,然后这个问题才能有解答。否则你得出的答案,哪怕 100% 契合一个典型的 90 后代表,也未必能赢得你内心的平和。”



> 有兴趣观看笔者对话毕淑敏老师访谈实录的朋友,请点击这里


用标签来介绍自己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这些标签都必定会带来一个问题:


每个标签,都代表一群人;你佩戴这个标签,就注定你和同样带有这个标签的人,有某种共性。


群体,满足了你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但这同样也是个追求和提倡个性化的时代,只有当一个人具有 “不可替代性” 时, ta 才不会被世界淘汰、才会永葆自己的竞争力。


所以我们归根究底、回到家面对镜中人时,还是要问:“去掉这些标签之后,你到底是谁?”



要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隆重请出一位大名鼎鼎的社会心理学家 —— 艾瑞克·埃里克森 Erik Erikson。


根据埃里克森著名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我们人在不同的年纪,都会遭遇一个特定的考验。每一场考验,都是两个对立面的较量;而成功完成挑战的人,会收获一份「自我力量(ego strength)」。这份自我力量,正是我们应对下一阶段挑战的制胜法宝。


从青少年步入成年的我们(13 - 19 岁)正在经历的挑战是:自我认同 VS 角色混淆 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


图源:Sprouts


什么意思呢?这个阶段的我们,在自己身上都能找到多重身份 —— 我们既是爸妈的孩子、是学生、是别人的朋友和同学、也是国家的公民,每个角色都是我们可以扮演的,彼此重叠但又大有不同。


所以这时候,我们遇到的巨大挑战就是 “身份危机(identity crisis)”:认不清自己是谁,所以迷惘,然后迷失。 



如果此时我们能多去经历、丰富自己,我们就能在和这个世界的碰撞中、摸清自己的轮廓。反之,如果我们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制约、只能依照他们的要求和规则行事、或者我们主动按照所谓的 “社会和文化标准” 来做人,我们则会感到迷失、陷入身份危机。


而陷入身份危机的人,按照埃里克森的说法,就收获不到这个人生阶段的自我能量,也就更难在 19 岁以后、战胜下一个人生挑战:亲密 VS 孤独 —— 找到一个相爱的人、开始并维系一段长期的感情 VS 孤身一人、甚至孤独终老。


所以有个说法叫做:“到了十八九岁,还找不到自己的人,也很难找到爱情”。



成长策略 >>

为自己积累多样化的标签、在丰富经历的同时、找到自己的独特性


上面说道:我们自己的身份,避免不了对社会上各种标签的依赖。在我们有能力为自己自创标签、或是脱去所有标签之前,不如抓住各种体验生活的机会,多社交、多实践、多学习 —— 旅行、读书、健身、参加线上线下各种讨论活动,都可以 —— 来为自己累积越来越多的标签。


只要你的身份标签比别人多、组合标签的方式也就更多、表现自己的方法也就更多、看待这些标签的视角和选择也就会越清晰,你也就越了解自己、越能明白自己是谁,越发成熟了。


渐渐地你会发现:自己的标签会成为个人无限的资源和筹码,能够顺应多个社会场合、也能表现自己的独特性,因为 ——


你既能达成这个世界制定的标准,也四处散发着别人没有的个人魅力。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填好多坑;而这个坑一旦被你填上,他人便无可代替。


—— 在你成功进化成一瓶 “独一无二的万精油” 之时,你就真的长大了。


> 在第 30 期《心理0时差》中,笔者专门介绍了 4 位心理大咖;除了埃里克森,还有弗洛伊德、皮亚杰、科尔伯格等心理大师轮番登场,从认知、性格、道德发展多个角度,提出  “18 岁” 的心理界定和成长理论。有兴趣的读者,点击这里即可进入阅读



- 03 -

“长大意味着,

啃老还是自给自足,我都是生活的主人”

关键词:精神独立

Keywords: free spirit & independence


我们在第 01 节里讲到过:美国心理学家 Jeffery Arnett 研究发现了三个大家公认的成熟标准,其中之一是 “财政独立”。


请注意,这不是在说 “车子房子,我一定要用自己赚来的钱买、不动用爸妈的资产、才算长大、才算自立”。


台湾著名心理学家 王浩威 在他写的《晚熟时代》一书中,就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


“毕业后再啃老三年,可耻吗?”


至于这个问题的结论,机智的你肯定已经猜到了:不可耻。或者至少,没必要觉得可耻。


啃老,未必是年轻人自主自愿的选择。这是个社会现象,也可能由父母从小对我们的教育所致。


完完全全依靠自己的财政独立,有多少人能做到?别说 18 岁了,28 岁也够呛、38 岁都难说…… 我们来看段上个月的真人真事:


来源:浙江好精彩


这个 “浙江好精彩” 播报的新闻,“精彩的亮点” 实在太多,笔者就不一一帮大家列举了。


我一开始看到这个新闻,还以为新闻稿撰写者是想提醒这位老沈和他老伴:好好思考下,如何为儿子付出爱、表达爱、才比较合适…… 直到我看见上面标红的那句:


“这不是简单的节约,是为人父母对孩子无尽的爱。”



好一个 “无尽的爱”。老沈夫妇为儿子付出了整整 40 年,到头来自己已年近花甲,儿子也早就过了那个应该学会长大的年纪…… 人这一辈子,到底要这样付出和努力到何种程度,才对得起 “值得” 二字?


—— 我们没有在老沈家生活过,单凭这一则别人写的新闻稿,能了解到的也非常有限,所以我们不能、也无需对人家的选择作出评价。我们要做的是:反思自己、保持思考。


有太多中国式家庭,父母一方面期望孩子长大,一方面他们无尽的爱反而成了孩子成长的无尽枷锁而且这样不仅可能伤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未必能为孩子带来好的结果。


下面这个成长策略,无论你为人子女还是为人父母,都希望你能看一看。


成长策略 >>

在彻底做到财政独立之前,先力争精神独立


什么叫精神独立?我们做孩子的,爸妈为了我们付出(这里我们假设:这是他们真正爱孩子的表现,原生家庭有严重问题、甚至虐待孩子的父母,不在此处讨论范围内),我们作为亲情的接收方,必须要考量这种爱的表达:


  • 是否以尊重我们为前提、还是以他们自己的认知为唯一标准?

  • 这种爱的表达方式是否符合我们的真实意愿、个人喜好?


如果我们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 YES,于是决定接受父母的帮助,比如让爸妈搞定房子首付、或是帮忙承担一部分房贷月供等,这本身没有什么对错,只是单纯美好的父母爱孩子、孩子接受了父母的爱。但我们要反过来思考:


  • 这样对父母的生活质量是否有什么影响?

  • 如果是的,那么同样的影响如果换做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是否能够接受?

  • 无论是将来用金钱、还是用其他方式,我们要怎样报答(甚至是偿还)父母今天的付出?这种报答方式,能否让双方都感到心安?


最后我们还必须要思考的、更重要的实际问题是:


  • 父母和长辈作出牺牲和努力、为我营造的条件、提供的资源,对我有什么价值?

  • 我要如何将其保值、并发挥更大的效用?


在这几个问题上、想不清楚、或是父母和子女无法达成共识的话,爱的表达和接收的频率就难以调和、亲情也可能变味。


我们最不希望的,是看到期待我们成长、想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到头来 “好心帮了倒忙”。而我们作为子女,明明接受了家人莫大的帮助,也承载了他们太大太大的 “牺牲”,内心里想说句 “感谢” 都觉得酸苦。


所以,父母爱孩子、想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孩子,这本身没什么问题。关键在于:彼此都要想清楚:究竟是为什么帮、怎么帮、会带来什么后果、这些后果要如何应对、这份帮助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和价值。


这份帮助,建立在彼此尊重、精神独立的基础上,所以可以相安无事,所以亲情正浓。而我们也能真正得到父母亲爱的滋养,继续茁壮成长。



- 最后,还有一句 -

“长大意味着,

我能把失去,活成一种获得”

关键词:感恩

Keyword: gratitude


知道李宗盛的人,都知道他写歌词的功夫了得。


是的,“把失去活成一种获得”,就出自李大师笔下。


当然,这首歌不是他自己唱的,而是出自梁静茹之口:歌曲《第三者》。


上上期0时差,笔者和大家谈论的话题是:伴侣出轨了,我该怎么办?


没想到那篇文章推送之后,后台陆陆续续收到的留言,除了一个个文字故事,还有一段由 50-60 秒长语音组成的歌曲。


这段语音和分享,来自读者 @Emily。她说,她的他有天提出分手,理由很简单,诚实得露骨:


“我对你没感觉了,喜欢上了别人。”


从一开始的崩溃、自我怀疑、报复第三者等各种负面情绪,到理解、原谅、和释怀,她用了一整年。


现在的她,会用《第三者》这首由梁静茹演绎、李宗盛作词的歌,来回忆那段过往。



Hey 女孩你听着,

所有爱情都有竞争者。

他还是不错的,

我们的选择不是巧合。


—— 这是对当初自己选择他的 肯定


没什么好怪的,

我已经乏力继续拉扯。

没有谁非爱谁不可,

就算变心了也非罪不可赦。


—— 这是看透爱情的一种 懂得


她只是最最无辜的第三者,

就算她消失此刻,

告诉我能得回什么呢?

责怪她又凭什么呢?

我们之间的困难,

在她出现之前就有了。


—— 这是看清问题本质的 智慧


你用青春大胆假设,

我去将失去,活成一种获得。


—— 这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的 豁达


我问 Emily:“如此需要勇气和力量的心态,你是怎么达成的?”


她几乎秒回:“因为我学会了感谢。带着感恩来看待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走到哪里都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就比如我对他,现在没有丝毫的怨恨。我学会了去感恩这段感情带给我的人生体验和经历,因为不经历这一切,我又怎么能读得懂爱情呢?”


是啊,因为懂得感恩,所以学会知足,所以学会欣赏,更学会爱自己。


> 这段故事和留言经壹心理精选公号读者 Emily 授权发布,已更改微信昵称保护其个人隐私。

> 若有兴趣阅读上上期心理0时差之《Ta为何会出轨?我们还能有未来吗?》,点击这里即可进入阅读


也许就像 Emily 说的一样,她和他,都在各自的生命轨道上成长了吧。两个人能共同经历一段彼此陪伴的美好时光,对这段记忆保持感恩,是最好的结果。


我们也都是一样。有朝一日等我们老了老了,即将离开这个世界、和所有有过交集的人事物道别、交出成长的终极答卷,多么希望那时的我们,也能感恩自己。


—— 因为我们终其一生,终于活成了我们,自己想要的样子。






上期周刊(2018.08.13 - 第44期)↓



往期全刊汇总:请点此查阅

References / 参考文献资料:
[1] Arnett, J. J. (2000). Emerging adulthood: A theory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late teens through the twenti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5), 469.
[2] Erikson, E. H., & Erikson, J. M. (1998).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extended version). WW Norton & Company.
[3] Tim Elmore on Psychology Today. The Marks of Maturity. (2012)
[4] Jennifer L. Tanner on Psychology Today. Who is an "adult?" The path from adolescence into adulthood. (2010)

© 本文内容于壹心理旗下“壹心理精选”微信公众号独家原创首发(ID:yixinlijx),转载前请关注并联系我们获取授权。

赞赏
举报
xinli_1128

翻以前的微博时😂
感觉现在更加从容了许多
成熟了许多

2019-12-13 · 回复
Lily Cheng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2019-12-13 · 回复
匿名

😁

2019-12-13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

分享一篇觉得不错的文章,快来看看吧~

长按扫码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