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惨遭奸杀,38人却袖手旁观? | 心理0时差

精选
data.name
壹心理翻...

认证作家/鲸鱼社工

心理0时差 周刊 第44

国际心理资讯 | 有料 前沿

2018.08.13 星期一


壹心理独家 ◎ 荣誉出品
原创作者:张真Derek


今天这期周刊,从美国一则杀人案说起。



上图中的这位女性,名叫 Kitty Genovese(基蒂·吉诺维斯)。1964 年 3 月 13 日凌晨 2:30 分, Kitty 下了夜班、开车返回住所。当她停稳车子、正走向 30 米外的公寓入口时,一位男子突然手持刀具向她追去。


Kitty 拼命朝着公寓跑去,但歹徒速度太快,追上她后,歹徒一刀捅进了她的背部。Kitty 大声呼救:


“Oh my God, he stabbed me! Help me!”


天啊!他捅了我!救救我!


一个邻居在窗口后大声警告歹徒:“Let that girl alone! 放开那个女孩!”


歹徒一开始跑开了,但他发现其实没有一个人出来干预他、寂静的街道也没有警察出动的迹象,于是他又返回公寓,将 Kitty 一刀刀捅死、并实施强奸。


歹徒 温斯顿·穆斯利 Winston Moseley
以上2图来源:纽约警察局


断气之前,Kitty 多次呼救,直到最后终于有人报警。警察接到报警后两分钟便赶到了现场,但一切都太迟了,Kitty 已经死于非命,香消玉殒,歹徒也不知去向。


事后,警方调查记录显示:从歹徒第一次刺伤 Kitty 到最后的奸杀,公寓周围共有 38 个人目睹了这一袭击事件,整个行凶过程一共长达 35 分钟,最终才只有 1 个人报了警。


没错,上面那句 “天啊!他捅了我!救救我!”,就是目击者事后提供的证词。


你一定还记得:那是 Kitty 第一次被刺时的呼救。这是纽约一个安静的街区,周围的居民以美国中产阶级为主,街坊四邻明明清清楚楚地听见了、也记住了她的呼救,却并没有帮助她、也没有报警。


人心,人性,凉凉。我们不禁要问:“怎么会这样?就算你怕自己被歹徒伤到所以没有出手救人,那你就不能马上拿起身边的电话、报个警吗??”


这个问题,心理学家也很想找到答案。虽然这起谋杀案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在心理界,关于它的著名心理研究,本本教科书里都能找到,可谓人尽皆知。


本期心理0时差,笔者将为你呈现 5 项经典到不能再经典的心理学实验。从这些实验中诞生的 5 个社会心理学原理;每一个,都拷问人心,直击人性。



- 01 -

「责任扩散效应」

袖手旁观的人,良心不会痛吗?


第一个经典实验,就因上面 Kitty 被杀的案件而生。


美国心理学家 Darley 和 Latané 认为,我们的常识思路反了:不是 “怎么 38 个旁观者里都没一个出手相救”,而是 “正因为旁观者人数多达 38 人,所以每个人出手相救的概率才变小了”。


这就是社会心理学概念之「责任扩散效应(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救人的责任就像是分子,能够实施救援的人数就像是分母。当人们认为可施救的人数越多时,救人的责任就像被做了除法。等到分子扩散到所有旁观者身上,每个旁观者所感知到的责任就变得微乎其微了。


—— 结果,每个人感受到的不是 “我有一分责任”,而是 “我只有零点零几分责任”。所以,无人施救。


在心理实验室里,Darley 和 Latané 模拟了一个随机配对聊天的场景。想象一下,你来到这个实验室,研究人员告诉你:“今天和你一起参加实验的,另外还有 1 人、或是 2 人、或是 3 人…… 为了保护彼此隐私,你们每个人都会在单独的小房间里通过对讲机来沟通。”


突然,讨论进行到一半,你的耳机里突然传来讨论组内某位参与者痛苦的求救声:


“我…… 我好好好…… 好像遇到了问题………… 我好难难受,抽筋,痛痛痛苦…… 如如如如果有人能、能、能帮帮我………… 有有有人,能帮帮、帮帮我吗……”


接着,是痛苦的呻吟,然后对讲机那头陷入静默。


如果是你,你会出去报告研究人员、或是主动寻找那位需要帮助的人、向 ta 伸出援手吗?


其实,这是个假的求救声,没人遇到任何问题。研究人员关心的是:你在听到求救信号后,要过多久,才会出来帮忙?


事实证明:在参与者进入实验室时,研究人员说的 “今天和你一起参与讨论的共有 X 人”,这个 X 数值越大,参与者迟疑的时间就越长。


为啥?还是责任扩散效应。你以为在场可以帮忙的人越多、分母就越大、分子上那份救人的责任、就扩散得越淡。



Darley 和 Latané 指出:必须要注意的是,旁观者不伸出援手,不代表他们无动于衷。研究人员发现,在犹豫施救的过程中,参与者们手心出汗、紧握拳头、身体颤抖、心跳加速……


这说明,旁观者们虽然保持着 “旁观” 的状态,但他们确实是在关注、在关心的!


所以当我们发现有人需要帮助时,危机关头们需要跳出 “我们都是旁观者、谁都可以伸出援手” 这种群体观念。这样,你就不会是 “旁观者群体分母中的一员”,而是勇敢守护分子上那份责任的,人性守护者!


不然我们换位思考一下:某天当需要帮助的人是你自己时,放眼四周,你看到的会不会也都是、那一个个和自己一样的 “分母组成部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可能我们都要对这个社会,彻底绝望了。


这个理论对受害者也是有指导作用的。如果你需要紧急帮助,不要只叫 “救命” “帮帮我”,而是应该冲着人群中一到两个特定的人喊:“你!那位穿着黑色衬衫的男士!能不能救救我!” “那位红色衣服的姐姐,求求你帮我报警!”


这样可以促使被你指着的 “旁观者”,从 “旁观分母” 中分离开来。心理研究表明,这样做确实有效。


1968 年 4 月,在 Kitty 遇害后的第四年,Darley 和 Latané 关于旁观行为的研究终于发表成书。来到 2018,整整 50 年过去了。我相信:如果求救者、施救者都能多一份意识,悲剧会更少、人性也就更禁得起拷问。



- 02 -

「认知失调」

从欺骗别人,到欺骗自己


接下来 4 个心理理论和研究,不像上面第一个那样自带血腥味,但同样都是对人性的探索和洞察。擦亮眼睛,我们继续。


1959 年,斯坦福大学的心理本科生,正在参与一项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事后会名声大噪的研究。这项研究由 Leon Festinger 利昂·费斯廷格 教授设计主导,而这位教授是当之无愧的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理论鼻祖。


Leon Festinger
图源:百度百科


假设你去参加了这项实验。实验很简单,你需要执行超级超级超级无聊的一个任务:在一个盒子里绕线,绕啊绕啊绕啊,但要绕整整一小时。(笔者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帮我妈和外婆整理毛线,能撑住十分钟就已经很不错了……)


一小时过去了,正当你准备走人、终于要获得解脱的时候…… 研究人员拦住你说:


“诶诶诶,同学,我跟你说啊,之前来做这项实验的人,都觉得很有趣呢~ 你能帮我个忙吗?帮我去和下一个就要开始参加实验的同学说一声,这真的很有意思~ 我们主要也是想测量一下,对这件事情抱有有趣预期的人,会怎么看待这两项任务,所以你这么做也是在为科研做贡献。”


而且为表感谢,只要你违心地去跟下一位同学说:“这项实验很有趣!”,研究人员就会给你 $1 美金 作为报酬(这可是 1959 年的一美金啊)。


你照做了。然后良心开始痛了:


“我怎么能这样撒谎害人呢?怎么不跟那同学说这其实是超级无聊的浪费时间的实验、还不如去做点别的呢?”


“等一下,也许是我自己刚才没仔细体会这个实验吧?研究人员也说了,其他人都觉得挺有趣的,所以是我自己的问题咯?”


“对哦,刚才实验中碰到的器具,都很精美呢,旋转的韵律也很有节奏感,所以没能发现有意思的点,是我自己的问题咯?”


“嗯,一定是这样的,实验本身很有趣,是我辜负了它!”…………


说服了自己,良心不痛了,然后你回到宿舍,遇到了一小时前刚参加完同一项实验的室友。


要命了,你们俩一交流,发现实验过程都一样,室友也被要求去告诉下一个人说 “实验很有趣”。但是!你室友偏偏拿了 $20 美金


(再次提醒,这可是在 1959 年!$20 美金在那个年代值多少钱我是不太清楚,所以我问了我妈:“¥20 人民币,在 1959 年值多少钱啊?” 我妈诚实地回答我:“反正如果你要是弄丢了,我一定打到你屁股开花!如果你还有胆回家的话!!”)


羡慕嫉妒恨!你追问室友:“那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呢?这实验是有趣还是无聊啊?”


室友笑道:“当然是无聊!!无聊透顶!!要是最后没拿到这 $20 美金,我都要怀疑人生了~”


你开始反驳:“不对啊,我觉得是挺有趣的,你自己没仔细用心体会实验过程中的细节吧?”


……………… 你们开始争论,也不知道是针对实验本身,还是那 $19 刀的悬殊差距。



这背后的心理学道理,就是 Festinger 想通过证明的 “认知失调”。


其实无论是你还是室友,都觉得无聊、都在撒谎后痛了良心。之所以良心会痛,是因为你们对自己的认知都是 “我是个基本上还算比较诚实守信的人”,然而你们今天却作出了 “对一个无辜的人撒谎、造成对方浪费时间在无聊事情上” 的坏事。


—— 这层对自己的认知、和自己今天实际行为之间的差异,就是所谓的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可是很难受的事情!尽快回复调和,是你唯一的出路。


怎么调和呢?你必须说服自己:我今天撒的这个谎,是有理由的。


对你的舍友而言,他因为收到了一笔不小的金钱回报,所以可以这样说服自己:“作为一个穷学生,$20 美金这种收入实在难得,为了这份收入,我只是撒了个小慌,也没给别人造成太大的伤害,所以难得撒次谎,也并无大碍,平时不可能天天有 $20,我还是个有节操的人” —— OK,他搞定了,失调问题顺利解决。


而你呢?你只拿到了区区一块钱啊。对你而言,解决失调的方式只剩一个:试图说服自己,其实这个研究是真的有趣的、不是无聊的,心里才过得去这份良心上的自我拷问。


好吧,从欺骗那个无辜同学导致认知失调、到欺骗自己重新把认知调和…… 这个闭环算是完整了。


认知调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比皆是,这里我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有两家公司设开发上架了新的 APP,两家公司提供的服务种类、价格、质量都一模一样。第一家公司只要你下载后注册就可以直接使用 APP 了,第二家则设置了障碍:你需要获取个人推荐二维码、截图发给朋友帮你扫码、或是发到朋友圈集赞、达到一定数目才能开通账号使用。


你认为:哪个公司的用户粘性会更高、对服务更买账、APP 使用率更高?


—— 认知失调理论告诉你:必须是第二家!想一想为什么?诚邀屏幕前的你,在文末评论区发表你的答案~!


弄清这个道理,当你再感觉到不舒服、脑子里好像有个圈子绕不出来的时候,先别冲动急着下决定。你应该把影响自己感受和决策的因素都尽可能写下来,把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可能左右你心绪的因素也写下来。


慢慢培养这个习惯,认知失调虽然还会存在,但你重新调和心态的方式,会更理智、漏洞会更少、后悔的可能性也就更小。



- 03 -

「光环效应」

Ta 长得好看、又和蔼可亲

说的话一定也错不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认识 3 个心理学上的经典理论。为了节省大家的阅读时间,笔者会适当缩短篇幅。如有专业读者对各项理论对应的研究细节感兴趣,可查看文末参考文献列表第 [3]-[5] 号。


先来看第一个:光环效应,Halo Effect。


这个效应,名字起得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这两天有人去看了最新的《爱情公寓》电影没?爱情公寓一行人就是戴上了赤果果的 “主角光环”,从头耍帅到尾!



这光环到底有什么效果类?我是不会剧透滴,因为剧透是不道德滴~ 总之很牛X就是了。


在社会心理学上,这个 “光环” 效应也一样牛X,具体是指:


当我们对一个人作出某项特定的评价时、这项评价会自动延展到对方整个人身上的方方面面。


听起来有点复杂?举个例子:


为啥广告公司要找明星来代言?心理研究表明,如果我们对一个人作出了 “具有吸引力” “亲善” 的判断,那我们就会把这种好印象铺张开来、进而认为这个人 “聪明” “判断力高” “可信赖” 等。这自然就意味着 ——


明星推荐的产品,真实,可靠,亲测有效。


嗯哼~ 你还不买?


这当然不是说广告公司在故意欺骗我们,但这种心理效应确实好用。作为一名消费者,你一定要清楚的一点就是:


这个产品到底好不好、适不适合你,这和拍广告的人本身并无任何必然联系


光环效应最经典的研究之一,莫过于 Nisbett 和 Wilson 教授 1977 年的心理实验。


他们发现:学生对一个老师的评价高低,受这个老师讲课的语气影响。同一个老师讲的同一堂课、同样的内容,一次用和蔼可亲的语气授课,另一次则非常严厉,学生们给前者的综合评分高于后者,这就是 “好老师的亲切光环” 啊!


有兴趣查阅 Nisbett 和 Wilson “教学评价” 研究详情的专业读者,请看文末文献 [3] 号。



- 04 -

「社会认同理论」

作为团队的一部分

我无论如何都要维护组织!


人都是群居动物,有社会需求。古往今来,我们都依靠自己所从属的群体、依靠大家的力量,达成了生存的目的、保护自己、也争取到生命资源。


我们会和自己有血缘关系、认识一段时间的人 “组队”,这很好理解,但心理研究表明:哪怕是尚未谋面的人、这些人对我们也未必能带来什么好处,我们都会心甘情愿和对方 “组队”。


1971 年,心理学家 Tajfel 找来一群市民,每人都要看两幅油画,选出自己更中意的一幅。


“一会儿,你会和那些同样喜欢这幅油画的人,分成一组,” 研究人员如是说。


然而事实上,这只是个幌子(是的,心理学家又双叒叕骗人了…… [手动捂脸])


接着,市民被邀请进了一个小单间,从研究人员那儿领到一堆虚拟货币,并被要求按照自己的喜好把钱分配给今天在场的两组实验参与者。


结果你肯定已经猜到了:人们都给 “和自己喜欢同一幅图” 的人分了更多更多的钱。


这些和你喜欢同一幅油画的人,你认识吗?有血缘关系吗?对方长什么样你都不清楚,更别提这个人人品如何、将来是否会保护你、帮助你、为你提供什么好处…… 相反,另一组人就是和你在油画上的喜好不同而已,而且每个人看油画的平均时长也不到 30 秒…… 你就这么容易 “偏心”?


Tajfel 教授用 “社会认同理论” 来解释这个现象。我们其实很难说清楚 “自己是谁”,而是要用社会上的群组标签来定义自己。比如:“90后” “吃货” “作家” “单身狗” “南方人北方人” 等等。


认同这些社群标签,就是认同自己。维护这些群体、提升自己所在群体的整体价值,不也就是在维护自己、为自己提升档次吗?


这个效应,在我们东方文化 “集体主义” 的背景下,更为显著。


群体标签会降低我们表达自我的成本、也的确会帮助我们快速地找到 “志同道合” 的 “朋友”。但同时,它也是把双刃剑,很有可能导致自我的迷失


有多少人,一味追求合群,已然忘了去寻找真正的自己?在人群中左右逢源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回到家面对镜中自己的脸,却是无比厌倦?


请记住:对群体的认同,不能反过来绑架你对自己的认同。真正有高度的人,是到哪里都能找清位置,也会适时调整、作出取舍、维护平衡的人。这份对自我的追索和认同,你,值得拥有。


有兴趣查阅 Tajfel “油画实验” 详情的专业读者,请看文末文献 [4] 号。



- 05 -

「错误共识效应」

谁都觉得自己是半个心理学家


1970 年代,斯坦福大学 Lee Ross 教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简单粗暴:


参与者首先接触了这样一个场景:有两个人在吵架,矛盾重重。随后,研究者提供了两个可能帮助他们解决纷争的选项。接着,参与者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1. 你会选择哪个解决纷争的方法?

2. 你觉得,别的实验参与者,他们会怎么选?

3. 如果有一个人跟你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结果很有意思: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别人和自己选出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哎哟喂,你哪来的蜜汁自信?)


—— 此为错误共识效应(False Consensus Effect)


另外,对于那些和自己作出不同选择的人,参与者的评价都非常极端


“这个人脑子是不是有问题?”

“这个人肯定是从小受到的家庭和学校教育,跟我们很不一样。”

“什么人才会选另一个选项?我们肯定合不来,性格差了十万八千里!”


甚至还有的实验参与者,也不知道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还是咋地,直接报出了自己的性格测试结果,然后表示:那些和自己作出不同选项的人,肯定在性格的这个那个维度上,和自己的分数正好相反…………


好嘛,一个个都当自己是心理学家了是吧?


这个 “错误共识效应”,是在上面那个 “社会认同理论” 问世不久之后发表的。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微妙关联:


我们都希望这个世界上有自己能从属的群体(会和自己作出同样选择、站在同一阵线的 “友军”),进而天真地以为:自己和那些完全不了解的人之间,能轻易达成 “共识”;而那些和自己作出不同选择的人,自然而然就成了 “敌军”,和自己大相径庭、八字不合。


勇敢地表达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不合群、不一样,真的很难。但如果你和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达成 “共识”,而且默认那些抱持不同观点的人都 “合不来”,你要怎么和这个世界相处?


这种 “错误共识”,当然是可以克服的!上周我们就推过另两篇干货满满的文章:《深度思考,你需要克服这 4 个误区》(by Lachel),以及《比守身如玉更重要的,是守脑如玉》(by 拾遗)。有需要的读者,可点击这两篇文章的标题链接,自行取阅~


有兴趣查阅 Lee Ross “错误共识” 研究详情的专业读者,请看文末文献 [5] 号。



- 写在最后 -

现在的你,已通晓社会心理学八大经典!


来到文章的最后,我想告诉你:读完今天的 5 个心理概念和研究,再加上之前第 31 期周刊里推送的 3 个 —— 这八项研究,是当代心理学中经典中的经典


经典到什么程度?你随便拿一本综合心理教科书出来,这八项研究和理论绝对都有,而且还可能是占领两面 A4 纸的经典研究专栏!主导这八项研究的心理学家中,也有 3 位已经成了教科书的作者,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新进心理学家。


之前的那 3 项研究分别是:哥伦比亚大学阿希 Asch 教授的从众心理研究、斯坦福米尔格伦 Milgram 教授的遵从权威心理研究、以及菲利普·津巴多 Zimbardo 教授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当代网络阅读虽然是碎片式的,但放心,笔者会尽可能帮助大家系统性地消化和接收资讯。点击下面的卡片,即刻获取那期详细介绍这三项实验的周刊。首次接触的朋友可以八项研究一起食用,已经看过的朋友可以温故知新。



这八项实验,虽然离 “完整和完善” 还有一定距离,但那都是心理学对人心和人性的勤勉探索。


感谢这些活跃在心理研究一线的科学家们,带领我们用更好的姿态、和这个世界相处、也和自己相处。






上期周刊(2018.08.06 - 第43期)↓


往期全刊汇总:请点此查阅

References 参考文献 / 对应文中 01-05 五个章节:
[1] Darley, J. M., & Latané, B. (1968). 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emergencies: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4p1), 377.
[2] Festinger, L., & Carlsmith, J. M. (1959).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forced complianc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2), 203.
[3] Nisbett, R. E., & Wilson, T. D. (1977). The halo effect: Evidence for unconscious alteration of judgm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5(4), 250-256.
[4] Tajfel, H., Billig, M. G., Bundy, R. P., & Flament, C. (1971). 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intergroup behaviour.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2), 149-178.
[5] Ross, L., Greene, D., & House, P. (1977). The “false consensus effect”: An egocentric bias in social perception and attribution process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3(3), 279-301.

© 本文内容于壹心理旗下“壹心理精选”微信公众号独家原创首发(ID:yixinlijx),转载前请关注并联系我们获取授权。

赞赏
举报
听世界的喧嚣

是因为虽然完全一样的两款app,但第二款因为设置了一些更加繁复的开通限制,使得自己出现了认知偏差,认为这款app还有哪些地方是比第一款app好的而自己是不知道的。第二点,就算是这个额外的好处根本不存在,即使自己也知道这点,但为了弥补自己为了使用这款app所付出的辛劳,还是赌气一样的经常使用这款app,因为自己只用了一次就卸载,那些自己的努力在自己看来像是付诸东流了。

2019-06-10 · 回复
无聊中……

自己花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去下载这个APP,到现在别人可以0成本下载,所以自己心理不平衡,为了取消这种不平衡感,然后我们会极力去寻找两个APP的不同,因此,我们会为自己找到的不同点感到高兴,这种愉快的心情又让我们觉得自己选择的APP是对的,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更加喜欢这个APP😂️

2018-10-26 · 回复
  • 壹心理翻译社
    壹心理翻译社 Lv6  倾听海豚
    回复 壹心理翻译社 : 很棒的理解,要是考卷上有这题,小编可以给你打满分了~ ☘️
    2018-10-26 · 回复
xinli_9357

呃,有类似经历,我就是那个从头到尾都在对抗权威的。。。权威不过是一个名字,关我屁事

2018-09-18 · 回复
  • xinli_9357
    xinli_9357 Lv0  小虾米
    回复 xinli_9357 : 啊。。。回错文章了
    2018-09-18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