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人,都在沟通时“伤害”了你

data.name
七天路过

心理作者
文:七天可爱多
来源:天天成长研习社(ID:Taocituzi77)


-01-


“沟通就是20%的问题加上80%的情绪。


在微博上看到这句话时,我点了一个赞然后又点了收藏。


我最近的确因为沟通的问题陷入了糟糕的情绪里。


起因是我工作上遇到了一点困惑,然后想求助一个同样也是做营销的朋友,但是在我带着问题去找他的时候,首先是我非常脆弱非常迷茫的一个时刻,我期望当我表达出自己的困惑时,他能够首先来安抚我的情绪,然后再帮我解决问题。


结果他一上来就直接推翻了我的想法,说我的思维太局限了,应该尽快地扭正过来。后面的话我其实就不太能听进去了,当时内心只有一个感受——哦,我被你否定了。


虽然我承认他说的是有道理的,但我内心,就是很受伤呀。


  • 一是因为我信任他才去找他解决困惑,可是他一连串的否定让我的防线奔溃了,我突然觉得解决问题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我信任的朋友眼里,我做得竟然如此差劲。


  • 二是我一向自诩为“正能量少女”,平日里也很乐观,甚至可以说能够理解别人的不开心不快乐甚至主动去安慰支持,怎么突然被这种小事打击到呢?


我陷入了对自己的否定中,因为否定而变得更加焦虑。


我似乎又想起了小时候不小心摔倒了,妈妈骂我走路不长眼的那个时刻,然后委屈喷薄而出。再加上本来工作不是很顺利,周末在家里丧了两天。


-02-


当然也并没有沉浸在情绪里,刚好书架上有一本《非暴力沟通》,我就抽下来看了看,这本书的作者是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这本书也一直被誉为沟通圣经。


沟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说服对方,而是为了让对方准确无误地感受到你的需求。它其实,是一门关于协作的艺术。


我重新复盘了我跟那位朋友沟通的全盘过程。


他的思路是我找到他——我有问题——他从我的讲述中发现问题——他来帮我解决问题——over。


而我的思路是我找到他——因为我遇到了问题情绪很差——我希望他能安抚我的情绪,给予我一点支持——帮我发现我的问题——再次跟我确认我的问题,并且表达理解——最终解决问题。


或许是由于男女性思维的差别,在他的思路中,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安抚情绪”和“表达理解”两个步骤是缺失的,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即便是得到他的回答后,也并没有觉得问题被解决,反而更加严重的状况。


-03-


我们本身都不是暴力倾向的人,也从未想过会跟“暴力”扯上什么关系,但是仔细想想日常的沟通,会发现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谈话方式而受到了伤害。


比如说如果晚上我跟我妈打电话,她得知我在外面玩,会很生气地说,一个女孩子家为什么这么晚还在外面,出事了活该。


但如果我读过《非暴力沟通》后,我就能理解她的生气是因为她的请求,她潜意识里是希望我能注意自己的安全,早点回家,但是她用生气代替了请求。


还有我要给她买保险,她上来第一句话就是:你为什么要给我买保险,你是盼着我生病吗?我内心就会很受打击,我怎么可能是盼着你生病呢?只是为了防范风险而已。


因为我知道她的本意是心疼钱浪费了,而不是觉得我在,怎么说呢,在诅咒她。所以我会耐心地跟她解释保险是怎么回事,买了有什么好处。


这就是《非暴力沟通》中提到的第三点——自身需求。


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比如我要买保险,我妈说你是不是盼着我生病时,我们通常有四个选择。


  • 认为自己犯了错

  • 指责对方。

  • 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求。

  • 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正是因为当时我理解了她的感受和她的需求,首先买保险这件事让她感到担心,其次是她觉得花钱太多,我尝试做到了共情,所以当她说出这句有点伤人的话时,我选择了复述一遍她的问题,并且表达了我的请求。


“我给你买保险是因为这个就是一种防范,你想万一你有什么问题了,我们可以通过保险理赔承担一大部分压力,我花这个钱不仅仅是为你,也是减少自己以后的压力。你就让我买吧,就算也为了我。”


最后我妈妈妥协了,或许是她意识到,这件事并不是一件错误的选择。


-04-


心理学家李松蔚在讲沟通时说过一个观点——


我们对于自己看不惯的想法或者行为,往往会给一个简单粗暴的,负面的解释:你是因为「有问题」才会这么想/这么做!


你这么想是因为思想不成熟;

你不靠谱;

你三观有问题;

你有病(中二病);

你不负责任;

你无情,残酷,无理取闹...


但是,一旦我们认同了这样的解释,就失去了从对方的立场,来理解这件事的能力。——后者,才是建立有效沟通的基础。


这两种立场的区别在于:


简单粗暴立场:你这样做是因为你有问题。


有效沟通立场:你这样做是因为对你有好处。


如果在沟通中,对方的目的在于——认为你是有问题的,我跟你沟通的目的,是要耐心地,有技巧地,循循善诱地帮助你意识到问题。


当对方这么想的时候,这个沟通已经注定无效了。因为他没有跟对面的我在一个世界里。


沟通的艰难,在于理解。


这又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我们经历磨难,是为了更好地安慰他人。


从这一点来看,我突然又对自己的敏感报之以理解,或许是因为自己的触角够敏锐,才能以文字来带给人以安慰和共鸣吧。


分享了一些自己的切身感受,也把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现给了你们。我甚至非常坦诚地承认这里面有自己的问题,比如敏感,焦虑,玻璃心。


但是人和人的相处和靠近,或许就是一个暴露缺点之后发现他人可以理解和治愈的过程。


并不是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才能得到爱,而是因为袒露了不完美的时候,你同样也表达了爱,才让自己更加努力趋近于完美。


我们一次次掏出真心,无非也是想在无数次无效沟通中,再次勇敢出发,找到这样一个人。


作者简介:七天可爱多,专栏作者,多本畅销书营销策划人,理智谈成长,诗意聊人生,用读书与写作,加上自己的好奇心,书写一切可能。公众号@天天成长研习社(ID:Taocituzi77)

责任编辑:Spencer 周芝羽


举报
相关阅读
Sundaytoy113

不可否认,在于别人的沟通中受到过“伤害”,也许是自己没有get到ta真正的意思,或者说ta没有了解到我的需求 更多的我可能会想到我有没有在沟通中伤害到别人,答案是肯定的,别人的疑惑,我的想法是👉你是因为「有问题」才会这么想/这么做 一针见血(我以为的一击致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往往导致结果不尽如人意

2018-08-01 · 回复
xinli_716

我也觉得是写得最好的,我懂了好多

2018-07-28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