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外坠入情网,“廊桥遗梦”般的爱情,是真爱吗?

data.name
曹怀宁

认证作家/优质答主
本文授权转载自好心情精神心理平台(ID: haoxqi)
文/练勤,曹怀宁心理咨询工作室专栏作者

1. 婚外坠入情网的困惑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最近很苦恼,因为工作关系,她认识了一位成熟知性的中年男性。相处过程中发现两人的成长经历极其相似,有很多共同话题,于是时常一起谈天说地,不料日久生情,坠入情网。


可是男已婚,女已嫁,两人都克制着各自的感情,仅仅保持精神上的交流。“遇见他之后重新感受到了爱情的滋味,不自觉坠入情网,这是真爱吗?值不值得为此放弃婚姻?”她带着这个困扰来寻求开导。


其实,有关坠入情网和真爱的差别,美国心理医生M·斯科特·派克早在《少有人走的路》里面就有过详细的解答。斯科特认为关于“真爱”,人们存在很大的误解,最常见的就是把男女恋爱,尤其是把坠入情网当成是真爱,其实坠入情网只是一种主观愿望罢了。


2. 心理的自我界限


要了解坠入情网的本质,必须认识心理学上所谓的“自我界限”:自我界限是指在人际关系中,个体清楚的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利范围。


从心理发展上看,一个人的自我界限从出生开始逐渐形成。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与重要他人(往往是母亲)在心理上分离的过程。分得越开,也就意味着成长的越好。


遗憾的是,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与母亲一部分分开,另一部分还在一起的状况,这是一种不安全的成长。处于这种状况的人,他的自我与重要他人之间的界限是不清楚的。 


这种界限不清楚的状况会投射到他的所有人际关系中。一方面,他会过多地在他人面前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过分的渴望他人了解自己,并过度的依赖他人;另一方面,他会过多的想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以便获得与别人融为一体的感觉。



3. 婚内孤独产生渴望


永远活在“自我界限”中,只会给人带来孤独,而孤独是人性所恐惧和回避的。每个人对爱都有强烈的渴望,希望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深层次联结。


而在长期的婚姻关系里,不少人尤其是女性都容易体验到孤独:夫妻之间,虽然没有大的争吵和矛盾,但是在一起的时候越来越无话可说,明明在一起,内心却经常感到孤独,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偏偏女性又是一个情感需求丰富的生物,当被尊重、被体贴、被倾听、被关爱的情感需求,一次次落空,她们会奋力求生,向外寻求感情的满足,求得真正的自己被看到和珍惜。


而一个人一旦感受到被看到、被接纳,很容易坠入情网,因为坠入情网即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溃,感觉自己与他人融为一体,又体会到了小时候无所不能的感觉,所以兴奋不已,很容易让人产生遇到真爱的错觉。



4. 坠入情网的本质


可是斯科特用他的研究指出:这种坠入情网的“爱”不会持续太久,不管爱的对象是谁,早晚我们都会从情网的羁绊中“爬出”。诚然,这不意味着我们不再爱对方,不再爱与我们坠入情网的人,可令人头晕目眩的恋情,终归有一天会彻底消失,这就如鲜艳的花朵,势必要枯萎凋零。


因为坠入情网实质上是自我界限的暂时崩溃,是短暂的满足。等到冷静下来,发现彼此的问题,才明白彼此的界限并没有融为一体,各自的自我界限又再次合拢。


坠入情网与真爱有着本质的差别,如斯科特所说,爱是不断拓宽自我界限、完善自我的意愿,自我完善,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坠入情网却可能无需气力。当坠入情网的经历终结,美好时光归于结束,自我界限必然恢复原状,你感受到的只是失落和幻灭,而心灵绝不会因此成长。


那人为何会产生坠入情网的感觉呢?这其实是人类内在性的需求和外在性的刺激所产生的典型生理和心理的反应,意义在于增加人类生殖机会,促进物种繁衍和生存。


也就是说,坠入情网是人类基因对于人类理性的征服,使我们心甘情愿地落入婚姻“陷阱”。倘非原始基因在起作用,不知有多少恋人或者配偶(包括幸福的人和不幸福的人)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前,就会因想到婚后要面对的现实,而感到张皇失措,只想落荒而逃!



5. 学会与伴侣相处


不少女性都是在步入婚姻之后才与伴侣“爬”出情网,面对婚内孤独,情感需求丰富的女性在无法得到伴侣情感回应的时候,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向外寻求满足,进入下一个情感的循环,就像我的女性朋友。


如何打破循环,避免一直沉醉于坠入情网的虚幻满足感呢?这需要我们学点情感心理学,掌握与伴侣相处的真正内涵。

情感心理学认为,任何感情都是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的。在感情的初期,我们体验到的更多是一种浪漫之爱,它最大的特点就让我们感受到强烈的亲密和激情,让人有一种坠入情网的迷醉感觉。


但是在感情稳定之后,我们体验到的更多是一种相伴之爱,这时感情的主要特点不再是激情,而是亲近、沟通、分享,以及对感情持续而长久的投入。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很多人都经常忽视的。在感情中我们过多的关注浪漫和爱,而很少去想如何相处和陪伴,久而久之就会令人产生孤独感。


要消除孤独感,首先得学会真正的陪伴,两个人除了身体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有感受的交流,有共同的心灵交流。比如谈论一件事情时,多交流一下彼此的感受。


如果关系里连关于感受的对话都没有,两个人的交流就带着情感隔绝的意味,无法沟通彼此的内心。


我们需要提高陪伴质量,而陪伴质量的好坏,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相处的感受。如果两个人在一起各忙各的,没有感受上的交流,即使天天腻在一起也算不上陪伴。倘若两个人在一起能充分、愉快的交流,即使短暂的相处也远胜一整天无意义的相处。



6. 与伴侣沟通无果,如何化解?


朋友问,要是另一半不肯给予真正的陪伴,始终忙于自己的工作事业,以一种“抱得起砖就陪不了你”的姿态拒绝妻子的情感需求,那该怎么办?


这种问题其实涉及婚姻道德和个人生命道德的博弈,是一个极其个性化的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要结合每对夫妻的婚姻关系去考虑。


如果伴侣开明,你可以选择和伴侣订立良好的婚姻契约,在边界之上对外寻求满足情感需求的自由空间。你也可以把充沛的情感需要转移到孩子身上(但别把孩子培养成妈宝男),或转移到你的工作事业上。


另外,一个总需要他人来满足自我情感需求的人,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Ta的人格不完善。如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真正的爱是给予而不是索求,真爱只出现在两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之间,是一种各自独立而又融合的状态。你不妨试着完善自我的心智,先追求人格和心灵的成长,再去追求真爱。


或许到时候,你会意外发现,婚姻里的那位才是你的真爱。不管你怎么选择,最关键的是你能为自己的选择做好承担后果的准备,让自己心安,也让关系里的另一位心安。


本文授权转载自好心情精神心理平台(ID: haoxqi)

作者简介:练勤,90后半职主妇,曹怀宁心理工作室专栏作者,爱好心理,关注婚姻育儿、自我成长。



赞赏
举报
xinli_4699

观点让我耳目一新。

2018-07-03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更多心理学文章 心理学文章列表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

分享一篇觉得不错的文章,快来看看吧~

长按扫码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