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5年,心理咨询师将彻底失业?| 心理0时差 第02期

精选
data.name
壹心理翻...

认证作家/鲸鱼社工


最前沿、最有料、最权威的国际心理资讯

心理0时差 第02期

2017.9.18 星期一


壹心理翻译社 ◎ 荣誉出品
本期主编:张真Derek

壹心理翻译社欢迎新译员入驻,请点击此处查阅入社申请指南。


- 01 - 

比起真人,机器人是更好的咨询师?


心理咨询的效果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来访者是否配合。而这里所谓的“是否配合”,正是来访者在心理咨询师面前自我表露(self-disclose)的意愿强弱。


向心理咨询师坦诚揭示自我和内心,是寻求帮助的起点,但这一步,面对揭露内容背后的自我保护、勇气缺乏、羞愧和紧张等等一系列阻碍,让多少人对心理咨询望而却步。


日本心理学家联同高科技行业的飞速发展,正在积极探索另一种可能性:


若是把真人心理咨询师换成机器人,是否能够减轻这些来访者敞开心扉的阻碍?


来自大阪大学(Osaka University)的Takahisa Uchida带领心理团队就此问题展开了研究。


他们认为:人们可能更愿意把自己的种种负面情绪(negative feelings)在机器人面前吐露出来,因为比起这些负面情绪的主人本身,机器人所在的社会地位较为低下(lower social position


研究团队找来了三位“咨询师”:

  • 一位女性真人

  • 一位仿真女性机器人(the realistic humanlike android ERICA)

  • 一位标准机器长相的非仿真机器人(the non-human CommU)




(上图1:机器咨询师ERICA;上图2:机器咨询师CommU


他们设计了一张列举着45项人生经历的清单。在这45项经历中,有些是积极阳光的(positive)、有些是负面阴暗的(negative)、也有介于两者之间不带感情色彩的(neutral)。


接着他们找来了一群受测者,每个人都必须三选一:这45项人生经历,你更愿意向哪位心理咨询师吐露呢?


研究者们发现*:

  • 当需要坦露的人生经历相对积极时,70%的受测者更愿意选择第一位真人咨询师

  • 当需要坦露的人生经历偏向中立时,受测者对真人和两位机器咨询师的偏好近乎持平

  • 当需要坦露的人生经历比较阴暗时,只剩下不到一半的人会主动选择真人咨询师,而大多数受测者都偏爱机器咨询师


有趣的是,即便都是负面阴暗的内容,大家对后两位机器咨询师也是有偏好差异的:

  • 仿真ERICA机器咨询师成为了大家就羡慕嫉妒(jealousy)这个话题大倒苦水的首选

  • CommU则在个人经历中涉及情绪不成熟(emotional immaturity)或是情感受伤(emotionally hurt)等话题时更受欢迎


Takahisa Uchida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服务和资讯出现在了网络上,人们通过电脑和手机就可以接触到心理咨询。网络的自带属性允许任何人在不暴露自己真实身份的情况下,更安全地吐露自己的过去(也就是之前我们提到的自我表露,self-disclose)。


那么问题来了:即便人们更愿意选择向机器人倾诉自己的负面情绪,我们就能够断言“机器人即将取代人类咨询师”吗?


这个答案显然是:It's not that simple 没这么简单。


首先,这份实验中的45项个人经历,毕竟不是受测者本人的,因此他们作出的选择也未必能精准地代表他们个人。其次,自我表露只是心理咨询开始的第一步。


针对表露内容的交互讨论和深度思考,才是咨询师带领来访者反省人生的关键所在。


也许,我们在惊叹高科技进步的同时需要思考的问题,不是哪些事情机器可以替代我们完成,而是哪些事情我们利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可以把原来只是做完的事情,做到更好。


心理咨询,也是如此。


『人性,无论光辉或是阴霾,总有机器无法感知的一面。』



- 02 -

你的公正和诚实,该交给自己评判,还是他人?


我们总在用一把道德标尺衡量形形色色的人。同样,我们也难免成为他人道德评价的对象。


在许许多多道德和不道德的衡量中,没人会怀疑公平和诚信的重要性,只是我们很难把握:


公平不公平,诚实不诚实,该由我自己评价,还是让其他人来评价我,更客观准确?


让我们来看个心理实验。


以下两个问题,请先问问你自己,然后再找一个和你走得很近的人来为你打分(可以是你的好朋友、家庭成员、或是亲密伴侣;记得不要先告诉对方你对自己的评分结果):


① 处事公允(fairness):

你认为自己待人处事时是否公平?请从1到7打分(1代表完全不公平,7代表完全公平)


② 为人诚实(honesty):

你认为自己是不是一个诚实的人?请从1到7打分(1代表完全不诚实,7代表完全诚实)


上面这两个问题,出自德国University of Koblenz-Landau大学的心理学家Isabel Thielmann和同僚设计的一项心理实验。


研究者们在收集完实验对象的自我主观评分和他们亲友的主观评分后,又通过实际的行为观察来评估实验对象的客观公平度(objective fairness)客观诚实度(objective honesty)


行为观察包括:金钱的分配是否公平、陈述的信息是否真实等。


Thielmann的研究团队比对了主观和客观评分,他们发现:

  • 关于诚实:客观行为诚实度和实验对象的自我评分完美契合。

  • 关于公平:客观行为公平度和实验对象的亲友评分更为契合。


这样一来,我们在开头提出的问题也有了答案:


你是不是个诚实的人?这一点,其他人很难准确判断,无论对方和你关系远近。因此,你更应该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


你是不是个公平的人?这一点,你自己很难准确判断。人们总认为自己为人处事时能做到公平,但我们的这些认知往往都只是为了自己好,偏心得很。因此在这一点上,你应该学会接受身边人对你的判断。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求为人诚实的你问心无愧。』



- 03 -

听音乐能提升创造力?


真的可以,但你得选准音乐。


创造力,认知心理学家称之为“创造性认知”(creative cognition),是人们生成原创新点子、灵感、以及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集合。


好的创意,需要人们对问题本身和所处环境的正确认知,更需要别出心裁的创造。


在这个快节奏的复杂社会,对这个世界拥有强大的创造性认知,是致胜的关键。


创造力分为两种:

  • 发散型创造力(divergent creativity):利用有限的信息,产出无限多的创意、催生不同创意的全新组合。

  • 聚合型创造力(convergent creativity):整合大量信息,梳理出针对问题的一条最优解决方案。


聪明的你一定注意到了:真正的创意奇才,必定既是发散者,又是聚合者。


然而,聚合的前提条件,是发散,因为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宝贵的聚合素材。


那么问题来了:音乐是否会对发散创造力有影响呢?这和不同的音乐风格是否有关系呢?


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来自荷兰Radboud University大学的Simone Ritter和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的Sam Ferguson进行了一场心理实验。


155位实验参与者加入了这项实验。他们在解决一些创造力测试题的同时,被分成了5组:

  • 前4组边做题边听平静(calm)欢快(happy)悲伤(sad)焦虑(anxious)曲风的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

  • 第5组参与者不听音乐,在安静(silent)的环境下做题


实验结束,到底哪一组的创造力得分最高?


听欢快类音乐(happy music)的那一组实验参与者,比安静环境(silent)下做题的那一组,创造力得分优势显著。


Ritter和Ferguson表示:欢快的古典音乐同时具备正向情绪诱发力(positive emotional valence)和激发性强烈的觉醒成分(high arousal)两个特质,而这些都对思维的灵活性(flexibility)颇有助益,从而进一步提高创造力。


『音乐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你的创造力,也可以。』




References:

Uchida, T., Takahashi, H., Ban, M., Shimaya,J., Yoshikawa, Y., and Ishiguro, H. (2017) A robot counseling system –What kinds of topics do we prefer to disclose to robots? Proceedings of the 26th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obot and Human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RO-MAN), Portugal, 207-212.
*本篇资讯基于日本研究团队在葡萄牙里斯本报告的初步研究成果,因此呈现的实验数据完整性相对欠缺。图片来源:BT.com、Osaka University。

Ritter, S. M., & Ferguson, S. (2017). Happy creativity: Listening to happy music facilitates divergent thinking. PloS on__e, 12(9), e0182210.

Thielmann, I., Zimmermann, J., Leising, D., & Hilbig, B. E. (2017). Seeing is Knowing: On the Predictive Accuracy of Self‐and Informant Reports for Prosocial and Moral Behaviours.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31(4), 404-418.

点击阅读上期周刊:完美主义者自杀机率更高 | 心理0时差 第01期




加入壹心理翻译社,做一件小小你能完成又有很大价值的事情!请点击此处查阅入社申请指南。

© 本文内容于壹心理旗下“壹心理精选”微信公众号独家原创首发(ID:yixinlijx),转载前请关注并联系我们获取授权。



赞赏
  • 时差大叔
1人打赏了作者
举报
匿名

我51岁了,我闺女一冲我喊,我心里就难受,又想哭又想笑的,我是否得了抑郁症!

2020-04-26 · 回复
GDHack

一想到人工智能后面拖着一条叫做“大数据”的锁链,我就……

2019-03-03 · 回复
用户已注销

是我的话,我会让机器人当我助理,有些能做的他做了,有些不能做的我做了~相得益彰,互利共赢~嘿嘿~

2019-03-02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