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 | 陪孩子读绘本应该避免的两个误区

精选
data.name
高浩容

咨询达人/互动达人/认证作家

这几年,从青少年小说到绘本的制作经验,经常看两种大人干预的倾向:「幼稚化」与「焦虑感染」。


一种认为孩子就应该「幼稚」,就象好象女孩就该喜欢粉红色,孩子就该怎么穿才可爱,说话一定要叠字等等。


有日本绘本之父之称的松居直,就表示过这样的看法:「很多时候,是成人低估了孩子,限制了孩子。」


我们看看底下两个研究的成果:


  • a.台湾阳明大学脑科学研究所的报告也显示:儿童到实岁,体重方达到成人体重的50%,而大脑发育在婴儿出生后的六个月就已经达到成人的50%。

  • b.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的LynnVernon-Feagans教授,2006年的研究发现,对三岁儿童语言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母亲的教育程度」,「托儿所的教育质量」、以及「父亲与小孩互动时的相异字汇使用量」。


这两个研究都在说明孩子的学习的潜能,在大脑的结构与外在互动的接受能力,比成人想象的更巨大。


发展孩子潜能依靠的是环境中,孩子能够接触到的信息有多灵活、多元,而不是反过来,以简化与幼稚化为要。


undefined


继续以语言学习为例,尽管对于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几岁到几岁)还没有具体定论,但至少有个共通的结论是,「学习语言跟年龄成正相关,越早接触,对于该语言的学习效果越好。」


回头说对小孩说叠字,孩子在学习发音的过程中,确实因为身体发展的限制,导致刚开始无法准确的掌握发音的方式。但不等于孩子无法理解成人用「正常」语言表达的意思。


「这是一辆车」,跟「这是车车」,看见一个孩子就要用叠字跟他说话,或者有些成人认为这样比较可爱,那是成人自己的想法,不等于孩子的想法。


共读绘本的目的,本来应该是孩子发展自我的素材,而不是用大人的角度要他们扮演心中孩子的形象。


我们可以过滤跟孩子认知发展,差异比较大的作品,但不是把孩子看成「某种类型」的娃娃,这样无形中把孩子当成可以给他穿衣服、照着自己意思来的娃娃玩具。


说穿了,到底是孩子想要,还是家长自己喜欢,孩子年幼没有拒绝的力量,要是家长自己不认清自己,孩子逐渐大了,还是牙牙学语的套路。


造成任何影响,譬如把孩子养成巨婴或妈宝,反过来累了自己,家长自己得负责任。


因为很可能不是孩子不想长大,是家长不让孩子长大,要他继续演自己能操控的娃娃。


阅读这些作品的意义是「启蒙」,就像给孩子打开更多的窗,让他们有更多探索世界,藉此对自我也在互动中产生更多认知的对象。


其实每个个体的成熟都有各自的节奏,当孩子表现出高度的学习欲望,过份强调孩子就是要如何如何才像孩子,这压抑了孩子成长的潜力。


undefined


另一种就是「焦虑感染」,某些成人创造力的缺乏,导致连带的影响了对孩子创造力,包括想象力的评估。


背后原因主要来自成人世界的焦虑感,而焦虑感会随著成人在亲子共读时的态度,感染给孩子。


已经有明确的研究显示,成年之后人的想象力大幅下降,但实际上这并不是成人智力减退造成,而是多种外在因素导致的结果,连带影响的,就是创造力。


如学者赖贞利指出,成人创造力减退主要有六点:


  1. 没有兴趣。随着成长,更不容易被引发出发自内心,想要去实现一件事情的动机。

  2. 无法集中。生活需要兼顾家庭、工作等层面,无法专注于创造力

  3. 负面情绪。主要是「无力感」和「崩熬」(burnout),为了应付生活中的各种消耗,导致根本没有积极的心情投入创造。

  4. 角色压力。社会更多角色强调义务、规范,不给予个人创造的空间。

  5. 惯性影响。随着成长沉浸于规范生活、固有价值观,乃至于形成偏见,阻碍创造。

  6. 自我观念太强。和孩子相比,成人的成见太深,容易自我设限。

尽管研究显示多数成年人的创造力大幅衰退,并不意味着成年人没有办法维持创造力,或者再创创造力的高峰,关键在于能否保持心态与思维的活性。


譬如作品曾入选1923-2005年,西方百大小说的作家DavidFoster Wallace,他在Kenyon大学演讲中说的故事:


一条老鱼碰见两条小鱼,老鱼问:「孩子们,今天的水怎么样?」两条小鱼跟老鱼道别后,其中一条问另一条:「什么是『水』?」


当人们陷入一个固化的环境久了,逐渐的就会被这个环境反过来箝制。


undefined


拿过德国绘本大奖的作品《森林大熊》就是这么一个故事,一只熊误闯了人类的工厂,被人类派去作工,他刚开始跟人类说「我是熊」,人类不相信。


经过强迫作工的生活,他失去了自己的自我认知,他真的变成了人,天天工作、茫然生活、庸庸碌碌,失去了原先生活在自然原野的自由。


反观幼童,童年可以说是一个人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孩童在6岁就达到「游戏性想像」的高峰,能快速在现实与想像的角色中迅速切换,上一秒是消防员,下一秒又成了太空人。


好比3-5岁的孩子,他们相信圣诞老人,甚至幻想不存在的朋友,这是想像力的展现,也是创造力的泉源,《小飞侠彼得潘》谈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当成人用自己的「不可能」去看待作品,这种态度就会让孩子感觉这些想象是不对的、错的,然后他们的思想就「飞」不起来了。


一本好绘本,往往除了作者主要强调的观念之外,还充满各种孩子可以解读的空间。


实际上即使是一本作者意念特别突出的作品,孩子仍然有他自己阅读的脉络。


譬如在读《小红帽》的时候,孩子可能对「主线以外的画面或情节」感兴趣,如果成人硬是要把控孩子的阅读思路,这只是让孩子逐渐的放弃创造,提早进入创造力衰退的阶段。


想想上了小学、中学到大学,多少老师要求学生非得读的课本,非得写的作业。


就现实情况我们无法打破这样的制式教育,那么在孩子年幼,接触小说与绘本的阶段,屏除那些确实过份渲染暴力、色情且逻辑荒谬的作品。


过早控制他们阅读的材料与思路,是否也过早的让他们走上我们曾走过,那个不自由的道路?


undefined


§结语:绘本不是课本


课本的目的是教育,小说与绘本更大的意义是「启蒙」。


启蒙的精神是「自由」,有足够自由的空间探索自我、探索世界,通过探索了解自己,发展自己。


为什么《小王子》多年来仍是经典,就在于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玫瑰。


有趣的是,这两股力量往往交互产生,最后诞生的作品不是过分幼稚,符合大人心中的孩子形象;


就是目的性和框架太强,充满成人的压力与焦虑,就像他们的生活,失去想象的空间,就象没有留白的国画。


我在创作中尽量避免这两种倾向的干扰,一来别定位自己是在代表成人说话,孩子有自己的认知。二来避免象个老师,而是一个协助者,互相尊重对方的自主性。


亲子共读的角色亦然,成人是带来和平的外交使者,在绘本的世界和孩子跳起和谐的双人舞。


就象日本咨询大师河合隼雄,他谈咨询师如何做好沙盘,第一要务不是技术,而是「了解自己」。共读绘本依靠的也不是成人更高的词汇量,或故化的价值观。


第二就是扮演一个专注、倾听的角色,给来谈者安全感,好让他能够安心的自我觉察,乃至自我完善。


这个角色,对亲子共读中成人与孩童的角色,同样适用。


亲子共读的时刻,说故事给孩子听,是陪孩子一起探索绘本,而非孩子只是简单当一个听众,听成人表达单一面向,更美好的片刻往往来自孩子视野下,看见成人看不见的细节与想像。


最后,当成人提供小说或绘本给孩子,做为培养阅读习惯或成长的养分。


其实能给孩子最多的,就是一个适合阅读的环境,让他可以很轻易的接触到适当的绘本,让孩子在这个自由的环境中,发展自我,让他们成就属于他自身的美好。


undefined


原创:高浩容
责任编辑:一只梨


赞赏
  • 鲸厂问答君
1人打赏了作者
举报
xinli_2520

能不能多一点方法?

2018-05-26 · 回复
xinli_4699

说出我的心声

2017-08-19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更多心理学文章 心理学文章列表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

分享一篇觉得不错的文章,快来看看吧~

长按扫码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