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不愿跟父母谈心事?

data.name
京师心理...

认证作家


放假呆在家里休息时被嫌弃太懒散:看看人家,多跟人家学学。
成绩不理想,觉得自己不够用功时被指责想太多:没事别老跟人家比,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当有不知道的事情时:你都这么大了这还不懂?
想要提出自己的见解时:你这么点年纪你懂啥!……


几次这样的经历下来,你还愿意跟父母谈心事吗?于是,屏蔽朋友圈、隐瞒行程、报喜不报忧甚至什么都不报……最终,父母对你的了解,似乎还比不上你的点赞之交们。


偶尔我也会感慨,为什么本来跟我们最亲密的父母,在我们长大成人后,却成了很少交流的陌生人?


跟我们交流的父母时刻都是爸/妈

父母常说,你长再大都是爸妈眼里的小孩。这句话一方面带给我们温暖,单一方面也意味着一种不良沟通模式。


想想小时候跟父母的沟通吧。小时候的你什么都不懂,依靠与父母的交流来学习这个新奇世界的一点一滴。这个时候的沟通明显不是对等的——你是询问、索取、好奇而幼稚撒娇的一方,而父母是回答、给予、成熟而具有威信的一方。


但是在你长大成人后,你不再是那个什么都需要父母指引的小孩,你也想从成人的角度对某件事发表评论,或者想跟他们聊聊已经成年的你的心事。可是如果父母这个时候还用小时候的沟通模式来对待你呢?


这时候的沟通模式在伯恩的沟通分析理论中被称为交错沟通。交错沟通的刺激和回应是交叉的,双方所预期的身份是不一样的,你期望自己是以成人的身份去跟同样是成人身份的父母平等交流,而父母却期望以父母的身份跟你——他们眼中的儿童聊聊。这种交错沟通就会使人产生不愉快的感受,而使得谈话中断。


undefined你觉得跟父母的沟通应该是成人(adult)对成人的,他们却觉得是父母(parent)对儿童(child)的


在你面前顽固偏执好为人师

却能与别人把酒言欢的父母——不同自我状态


你也许总觉得父母对你控制过度、既固执又偏见,完全不想跟他们沟通交流,但是他们跟自己的朋友相处得也很不错,把酒言欢、谈天说地,就像你跟你自己的朋友们一样。这简直令人匪夷所思,他们怎么做到的?


答案很简单,因为在跟不同的人交流时,人们可能采用了不同的自我状态。


伯恩提出,自我状态是一种思想与感觉一致的系统,并有相对应的外部行为模式。这种思想与感觉所构成的内在系统是无法观察到的,伯恩称之为自我状态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父母自我状态(Parent ego state)。当我们还小的时候,父母给我们答疑解惑,传授知识经验,教我们规范原则;而在我们长大后,父母可能不会再那样频繁地出现在我们身边提醒我们,但小时候他们教我们的这些东西仍然会储存在我们脑中,督促我们依照规范做事。父母对我们的训诫内化成了我们自我的一部分,也就是父母自我状态。这一自我状态给我们警醒和规范,但是一旦极端化,便是固执、偏见和控制感。


成人自我状态(Adult ego state)。“成人”这个词听上去就是理性客观的,确实,成人自我状态指的是我们会对现实状况做出判断,并且选择我们认为较佳的问题解决办法。日常生活中与解决问题有关的有效交流大部分都是成人自我状态间的交流。


儿童自我状态(Child ego state)。父母自我状态是自我中像父母、承担了父母角色的那部分,与之对应的儿童自我状态指的是我们内心世界中像过去小孩似的存在。儿童自我状态保存着小时候的思想、感觉和行动,即使我们长大了,仍会以过去经验的方式来反应,受到批评时流泪,被拒绝时撒泼,还有时不时的任性贪玩,这些小孩似的应对方式都是儿童自我状态的体现。


在上一部分中我们提到了不同自我状态的交错沟通,而如果沟通双方使用的是同一自我状态(即便都不是成人自我状态),也可以愉快地聊下去,比如:


“今天天气真好,写什么作业,出去玩吧!”“走走走!”“走呀走呀走呀走,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


也许在外人看来就像神经病,但也并不能阻止两位好友用任性的儿童自我状态聊得开心。而能运用各种不同的自我状态,并且在各种不同情境中适当地转换,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谈心事的正确打开方式

放下条件


如何顺畅地与父母谈心事呢?似乎很难提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因为从上面的分析来看,首先应该改变的是父母,而不是我们自己。


但是,每次提到为什么不愿意跟父母谈心事的问题,总会有人说何必非要跟父母谈呢,跟三观契合的朋友们谈不就够了吗?


我也一度抱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我也很难跟父母分享我的心事。我有一次跟朋友说,“每次跟爸爸打电话,一旦超过五分钟或说到深一点的话题时,就觉得分分钟要吵起来了。他以他几十年的长者经验为壁垒,我以我离开他身边后几年的知识见闻为壁垒,彼此固守,谁都攻不下对方。”而他说,“我倒是觉得我们跟父辈各有各的生活和经验,在各自的岛上彼此守望,传达温情,也不错呀。”


我说的是“攻下对方”,是想说服对方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而朋友给我的回应是“传达温情”,表达理解和支持就够了。


心理咨询中有一种万金油似的技巧,叫无条件积极关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无论来访者的品质、情感和行为怎么样,咨询师都不能对其做出个人评价或提出个人要求,而是对其表示无条件的温暖和接纳,使来访者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在日常交流中,放下条件、无条件地关注与接纳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容易。我们总是希望对方同意自己的观念,一旦观念有冲突,便认为对方三观不正、是xx癌,用这样的防御小心翼翼地生活在自己的安全区里,只有与自己观点相似的人才会被自己接纳,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圈子。


我与父母之间隔着几百千米的距离、二十几年的变迁、以及多年见闻的差异,父母可能也是因为怕随着孩子长大自己失去价值才想多说一些自己的看法。同样,想想我们想跟父母谈的心事,我们是真的想从他们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只想吐露一下自己的想法、寻求一些价值感呢?


如果非要观念一致才算是有价值,那真的太难了。下次给父母打电话时,不妨试试少一点争论,多一点无条件积极关注?


京师心理大学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出品,立志做最优质的心理学科普,让这里成为当代人们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大学堂。奉献百年积淀,带你脑洞大开! 微信公众号:bnupsychology 欢迎关注!
undefined


举报
哄哄

我们总是希望对方同意自己的观念,一旦观念有冲突,便认为对方三观不正、是xx癌,用这样的防御小心翼翼地生活在自己的安全区里,只有与自己观点相似的人才会被自己接纳,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圈子。结果使圈子越来越小。

2020-03-27 · 回复
xinli_1564

一语道破

2018-01-13 · 回复
xinli_1637

有些事情,只有经过了才会懂。

2018-01-13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