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过度关注是一种焦虑 |亲子课

精选
data.name
高寒

认证作家/优质答主

写下这个题目,往事涌上心头。我不能说童年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小孩有小孩的苦恼,甚至和大人的一样重,只不过以大人的承受力而言似乎很可笑。但唯一让人神往的是那种自由自在的成长。


和当今过分热衷教育、甚至有过度消费孩子之嫌的家长相比,我觉得特别幸运的是,我的老爸老妈在从前那个动辄三四个孩子的年代,每天上班下班疲于奔命,馒头要自己蒸,衣服鞋要自己做,星期天要买煤买粮手洗一大堆衣物,没有时间没有心情没有知识,把人生的聚焦灯停留在孩子身上,孩子的事无巨细全部暴露,孩子的一言一行皆引发无名的心焦。


于我是幸事,于我的老爸老妈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假如我的老爸老妈老早就把聚精会神的目光投注到我身上,那他们得经历多少次象过山车一样的心理起落,是否受得了,他们一准儿会变得焦虑而神经质。


当我坐在一堆小朋友里大声歌唱,他们是否会欣喜的期望我有唱歌的天赋;当我组织一帮小孩玩各种新花样的游戏,他们是否会喜滋滋的梦想我有组织能力;

当我刚进学校不敢对同桌男孩的霸道说不,他们会否一下子忧心忡忡的联想飞跃,这孩子将来是不是难以适应社会?


这种内心的自由在当今看来是多么难能可贵。没有背负任何人的希望和失望,没有背负任何人的焦虑和担忧,可以有歌唱的奔放,也可以任由害羞的天性滋长;可以在儿童时期是个强势的霸主,也可以在成年期自然成长为与世无争的隐士。


没有人手里握着一堆标签,用一双密不透风的眼睛盯紧了你,你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点儿退缩,一点儿优秀,都被细密的甄别、分类、定义和寻求定义,然后一张镇符样的标签就可能贴在你的后背上,让你的性格发展的多样性就此僵化。


看到有个妈妈在群里问,小孩上课老撕纸玩儿是什么心理?

两只笔一块橡皮就能玩一节课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是该说教育进步了吗?

还是说生活的也太精细了,以至于任何可能有悖课堂纪律、家长期望的人性使然都值得关注了?


我小学看《红楼梦》被老师一顿批评,我很高兴我家长没有立刻把怀疑的目光投到我脸上:

嘿,这孩子是不是太早熟了?我和同学上苞米地里掰了人家的苞米被人家抓个现行,被大人训斥,但没人会说你有品德问题,这只是个孩子的行为,应该纠正,但很正常;我和一个很能打架的女生约好了在校门口单挑,打的不分胜负,我家长根本不知道,但我也没变成太妹。


在高中谈过一段恋爱,只一个月就咽了气,要是家长全程跟进,可就白伤神了,说不定还能促进冲突,拉长战线。


每个孩子但凡有点活力,成长的过程中,难免都会和家长的要求,学校的纪律有冲突,尤其是现在的家长,大概应该想一想,不对劲儿的是孩子,还是自己不合理的要求。是孩子表现出异常行为,还是孩子正常的天性违逆了家长异常强烈的定向培养意志。


在我们的身上或许有太强的去芜存菁的愿望,什么是芜什么是菁标准就是孩子是否符合一般而论的优秀标准,最好学习名列前茅,拿奖拿到手软,没一点优秀标准之外的坏毛病,不打架,不骂人,不早恋,不玩游戏,学习之余,可以打球游泳健身,分分钟的闲工夫都用来读书、长见识做些有用的事。


孩子最好是从机器模子里印出来的。没有半点标准之外的瑕疵,而全是千足金的标准含量。


正是这种十足的定向培养意识,让家长卯足了劲儿,把孩子放在显微镜下,关注他的一举一动,符合自己期望的品质和能力有可能被过高的评价和期待、助长;而表现不佳的行为也可能被夸大,从而被过度担忧或过度纠正。


一个孩子,什么样的孩子也许比较能代表孩子的天性呢?


也许汤姆·索亚就很合适,他“厌恶枯燥的功课、骗人的教义和死板的生活环境,喜欢调皮捣蛋、招惹是非,动辄打架逃学,但是他富有正义感,有良知……


在我们为今天的孩子们的智力发展水平而自豪,为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少年天才而欢呼时,我们是否想过,在他们身上,像汤姆所具有的那活活泼泼、趋近自然的生命力是否有所丧失呢?”


很多家庭也许苦恼,在亲子关系中也许还有生活的方方面面,找不到矛盾产生的起源。


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看似一堆理不出头绪的乱麻,但那条衡量的主线,什么是自然正常的行为,什么只是不符合标准和期望的行为,捋清楚了这一点,起码可以知道不用那么焦虑,知道了可以干涉还是不干涉,干涉到什么程度。


很多父母子女之间关系的强烈冲突,来源就是过度关注。过度关注,也是一种焦虑,使得本来自然的小事儿上纲上线,在标签标明的框架之内,焦虑的对照着症状,恐惧的想象着后果。


明明是孩子成长的规律,现在分分钟不能忍、很煎熬,甚至想人为的缩短成长的过程,恨不得他一步到位。


所谓过度关注就是侵入成长空间,正是这个意思——孩子需要自己偷偷消化的不合规矩的“坏事儿”,自己的阴暗面,一时无力改观的缺点,需要假以时日发展的力量,和家长的急躁、焦躁、快速解决之间发生了不合拍的冲突。


双方都很难受,因为问题被曝光在两者之间,再也不能在粗糙混沌中,按照孩子自己的生长节奏有尊严的、安全的、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自行解决。


也许,不光是亲子关系,在生活中还是不要活得过于精细,凡事都要比照一下某种症状。


活得粗一点,混沌一点,其实是容许生活中那些自然正常却可能不合我们心意的东西合理的存在,接受这一点,也就有可能免受过度关注之苦了吧。




原创:高寒
责任编辑:一只梨
举报
xinli_5771

深有同感

2018-01-13 · 回复
xinli_9803

文章写的非常棒,受益匪浅,让我们一起加油!

2018-01-13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