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诺曹游戏:撒谎是孩子的社交策略

data.name
文心

认证作家

 原文标题:Understanding others' thoughts enables young kids to lie  

 

  译者:C.Rose丨译言


根据心理科学协会的期刊心理科学上新发表的研究,孩子如果被教育分析他人的精神状况,则更有可能通过欺骗来获得奖励。  

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理论”(ToM)的发展——一种对众多社交互动很重要的认知能力——可使孩子们为了有意欺骗他人而进行复杂的思维。

研究人员写道,“成功说谎要求故意在谎言接收者的思维中创造虚假的信念,而ToM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重要的认知工具。”

研究表明,孩子们在2-3岁就开始说谎,而研究已证实孩子的精神理论及其说谎倾向之间有相互关系。

心理科学家们如中国杭州师范大学的傅根跃(音译)、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李康(音译)及其同僚都想找到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证据。

研究人员首先进行了捉迷藏的游戏,找出尚不会说谎的孩子。

他们拿给孩子们一些贴纸,让孩子们选出来最喜欢的那个——孩子们被告知在捉迷藏游戏中得到10个糖果才能拿到这个贴纸。

游戏中,研究人员闭上眼睛的时候孩子要在两个纸杯的一个中藏一颗糖。

随后研究人员睁开眼睛,问这个孩子把糖藏在哪了,然后选择孩子指的那个杯子。所以,要想得到这颗糖,孩子只能撒谎。

一次谎也没撒的那42个孩子——这10颗糖的正确位置都说出来了——继续参与研究。

这些孩子大约3岁,被随机分配到精神理论训练或量化分析的控制任务中。  

精神理论训练包括标准的虚假内容任务,其中孩子们可以看到一个铅笔盒,然后猜里边有什么。当看到盒子里并没有铅笔时,他们被要求分析其他人的猜想。

孩子们隔一天进行训练或量化任务,共6次。

完成后,研究人员再次用精神理论任务和捉迷藏对孩子们进行测试。


跟预期的一样,接受精神理论训练的孩子最后在精神理论任务上有所进步,而控制组的孩子却没有进步。  

更关键的是,相比控制组的孩子,接受精神理论训练的孩子也更有可能在捉迷藏任务中撒谎。这一差别持续的时间超过30天。


虽然研究结果没有阐明引起这一效果的训练的具体内容,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结果为思想理论和说谎等社交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李及其同事写道,“通过增强他们对精神状况的敏感性,让他们参与分析虚假信念,我们使小孩子们不仅能快速使用他们的新知识来解决社交问题,也能在一个多月后继续这样。

整体来说,这两个结果还表示孩子们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他们在ToM训练中学习的内容;实际上,他们能够巩固这些知识并将其用于他们所面临的社交问题中。”

 
 

  来源:sciencedaily.com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举报
用户_XEY3

说谎都是被逼的

2018-05-05 · 回复
xinli_9803

解开了我很久的困惑,谢谢你。

2018-01-13 · 回复
xinli_776

仔细看了,好文章,看的我都哭了……

2018-01-13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